EPUB PDF JPG
本書有DRM加密保護,需使用HyRead閱讀軟體開啟
  • 社會大躍進
  • 點閱:567
    180人已收藏
  • 譯自:The social leap:the new evolutionary science of who we are, where we come from, and what makes us happy
  • 作者: 威廉.馮.希伯(William von Hippel)著 , 蕭美惠譯
  • 出版社:時報文化
  • 出版年:2020
  • 集叢名:知識叢書:1081
  • ISBN:9789571380742
  • 格式:EPUB 流式,PDF,JPG
  • 頁數:308
  • 字數:169243
  • 書籍難度(SR):601 SR值是什麼?
  • 適讀年齡:九年級
  • 附註:版權頁副題名: 人類為何愛吹牛、會說謊、喜歡聊八卦?從演化心理了解我們是誰, 什麼會讓我們感到幸福快樂

探索600萬年來人類的演化
如何塑造我們今日的生活
從工作、人際關係,到領導力、創新
以及最重要的:我們對幸福的追求
 

人類心理充滿矛盾。我們努力達成目標,但是一旦成功了,幸福感與付出的努力相比卻是轉瞬即逝。我們希望朋友過得好,但是當他們過得很好時卻無法克制自己的嫉妒。想到我們認識的人被謀殺,即使我們討厭他,還是會覺得很驚駭,但如果我方的武裝軍人殺死我們不認識的敵人,卻覺得毫不在意。我們會抱怨難搞的老闆,但是當我們成為掌權者,卻也變得一樣糟。
 
這些矛盾也許看起來非常不理性,但是每一個都是經過演化後在我們的生活中具有重要功能。事實上,人類的心理最基礎的部分,都是長年以來被我們祖先從雨林來到草原時所踏出的「社會大躍進」所塑造。我們的祖先在開放的大草原上掙扎生存,他們將團隊合作和社交放在第一順位,因而創造出全新的智慧,改變了我們在這個星球的地位。
 
在《社會大躍進》,頂尖心理學家希伯(William von Hippel)結合人類學、生物學、歷史、心理學和演化科學,告訴讀者,人類的演化如何形塑今日我們的行為:是什麼讓我們快樂?如何解釋成功?怎樣才能過快樂生活?又如何面對衰老?
 
以前的理論認為,我們大腦的演化是為了應付致命的威脅,例如凶猛的野獸、饑餓、風寒,但新的研究認為,我們大腦的演化其實來自社會的挑戰:人類從山洞採集,躍進到農業耕作,必須適應如何透過合作以求生存。本書提出三個關鍵:大草原、語言的起源,和農業革命,藉此我們將能瞭解,為何這些影響人類過去心理的事件,會不斷在演化中改變我們至今。
 
相較於許多談論演化的著作,本書除了結合專業的理論素材,也兼具大眾的可閱讀性,即使沒有相關知識的讀者,也能從書中獲得與生活息息相關的知識,而更加認識我們心理的演變從何而來。


作者簡介
 
威廉‧馮‧希伯(William von Hippel)
 
在阿拉斯加長大,耶魯大學學士、密西根大學博士。於俄亥俄州立大學任教數年後,前往澳洲昆士蘭大學擔任心理學教授。已發表超過百篇文章,他的研究曾被《紐約時報》、《今日美國報》、《經濟學人》、英國廣播公司、法國《世界報》、西班牙《世界報》、德國《明鏡》週刊、《澳洲人報》引用。現在與妻子及兩個孩子住在澳洲布里斯本。

 
譯者簡介
 
蕭美惠
 
畢業於國立政治大學英語系,從事新聞及翻譯二十餘年,曾獲吳舜文新聞深度報導獎和經濟部中小企業處金書獎,譯作包括《成為賈伯斯》、《貝聿銘:現代主義泰斗》、《投資人的生存戰役》、《透明社會》、《強國爭霸南海夢》等數十本。


  • 前言
  • | 第一部 | 我們如何成為自己
    • 第一章 逐出伊甸園
    • 第二章 遠離非洲
    • 第三章 作物、城市與國王
    • 第四章 性選擇與社會比較
  • | 第二部 | 經由過去瞭解自己
    • 第五章 社交人
    • 第六章 創新人
    • 第七章 大象和狒狒
    • 第八章 部落與苦難
  • | 第三部 | 以過去的知識打造更好的未來
    • 第九章 演化為何讓我們擁有快樂
    • 第十章 從演化的使命中尋求幸福
  • 後記
  • 致謝詞
  • 參考書目
紙本書 NT$ 450
單本電子書
NT$ 315

還沒安裝 HyRead 3 嗎?馬上免費安裝~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