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為什麼學習?因為不能只這樣活著──
什麼是中秋節?首爾大學政治外交系教授金英敏,曾用這個直搗根本的問題,撼動韓國社會,掀起全民思辨熱潮。教學嚴謹,讓學生又愛又恨的他認為,追究本質性的問題,會讓我們有能力應付危機。除了問出「什麼是中秋節」之外,他還問什麼是成長、什麼是威力、什麼是韓國等問題,不斷向社會拋出話題。
新冠疫情0年,史無前例地在線上授課,金教授又拋出了有關學習本質的問題。
他認真的與學生討論「禿頭」的定義,探討「精確用詞」「無矛盾寫作」「主見的意義」「批判者要具備的品德」,幽默又犀利的分享自己的學習經驗,因為愛學習的人,在任何環境中都能走得又穩又長!
韓國名校教授關於學習的思辨──
●對看似無用之學的熱情
透過出於好奇的知識探索,可以期盼今天的我比昨天更好;透過學習,可以擺脫過去無知自我,樂在其中。
●詞意的社會含義
搞不清楚「不同」和「不對」的差別,要如何實現一個多樣化或公平正義的社會呢?
●讀書是把利斧
為了逃離社會而讀書,反而使得溝通的語言變得更豐富,這種悖論就存在於讀書之中。語言豐富了,即使不到社會上與人溝通,每一天也能過得像小小嘉年華會一樣。
●批判者必備的品德
批判性的討論應該針對對方主張的優點,而不是缺點。越是庸才,越會抓著對方微不足道的缺點不放。
學習無法讓人從地獄移居到天堂,但至少能讓我們看到名為「卓越」的星光!
哈佛博士、首爾大學教授以「見佛殺佛」的犀利,鍛造你的思考力,引導你看見滿天的星光!
★入圍YES24網路書店2020年年度選書!★搭配30多幅經典閱讀名畫,引人深思學習的美好。
★盛讚推薦:宋怡慧、洪瀞、徐慧玲、陳沛穎、歐陽立中、鄭俊德、謝伯讓、鍾樂偉、羅鈞鴻(小虎)
韓國名校教授關於學習的思辨──
●對看似無用之學的熱情
透過出於好奇的知識探索,可以期盼今天的我比昨天更好;透過學習,可以擺脫過去無知自我,樂在其中。
●詞意的社會含義
搞不清楚「不同」和「不對」的差別,要如何實現一個多樣化或公平正義的社會呢?
●讀書是把利斧
為了逃離社會而讀書,反而使得溝通的語言變得更豐富,這種悖論就存在於讀書之中。語言豐富了,即使不到社會上與人溝通,每一天也能過得像小小嘉年華會一樣。
●批判者必備的品德
批判性的討論應該針對對方主張的優點,而不是缺點。越是庸才,越會抓著對方微不足道的缺點不放。
學習無法讓人從地獄移居到天堂,但至少能讓我們看到名為「卓越」的星光!
哈佛博士、首爾大學教授以「見佛殺佛」的犀利,鍛造你的思考力,引導你看見滿天的星光!
★入圍YES24網路書店2020年年度選書!★搭配30多幅經典閱讀名畫,引人深思學習的美好。
★盛讚推薦:宋怡慧、洪瀞、徐慧玲、陳沛穎、歐陽立中、鄭俊德、謝伯讓、鍾樂偉、羅鈞鴻(小虎)
- 書封
- 作者簡介
- 譯者簡介
- 出版序
- 目錄
- 前 言 落花岩上落下的不一定全是花
- 第一部 學習的道路 知識的成熟過程
- 直白讓人生氣 正確的用詞法
- 用合適的名字呼喚我 給概念下定義是必要的
- 寫一篇關於世界的論說文 沒有矛盾的寫作法
- 含糊其辭有時是掌權者的武器 論說文中該避免的寫法
- 詞彙的社會含意 詞彙和社會
- 我也討厭下標題 標題的用處
- 第二部 學習的生活 對看似無用之學的熱忱
- 這門課的目標在於改變對學習的理解 第一堂課
- 立一根精神的豎脊肌 學習所期待的效果
- 沒有逆轉人生的滿分全壘打 學習的生命週期
- 若不想在知識上胡扯 學習與體力
- 留學代表什麼 孤獨與自律
- 每個人都需要研究年 深化學習的時間
- 第三部 學習的基礎 提問和脈絡
- 想學習卻下不了決心 學習和積極性
- 只靠模範生姿態是不夠的 學習和創意性
- 找出精神的利斧 何謂讀書
- 說說對整本書的看法 何謂書評
- 為自己製作一份索引 資料整理的工夫
- 骨盆可以歪,提問要正確 提問的方法
- 第四部 學習的深化 思考的精細化
- 投入有爭議餘地的領域 設定主題
- 沉醉於發言快感之前該思考的事 聽眾與讀者
- 計畫的特徵就是趕不上變化 研究計畫書的寫法
- 越知道自己要什麼,就越懂得節制 有關文風
- 不要對愚蠢的見解做出愚蠢的批判 批判的美德
- 主見的意義 討論的技巧
- 懶惰的主持人搞砸討論 主持的技巧
- 掌握文本核心的分析式摘要 闡發題意的方法
- 擺脫課堂討論的悲劇 享受課堂討論的方法
- 第五部 學習的相關對話 如饑似渴地尋找學習的機會
- 學習的時刻也如愛情,在不意間到來 《中央SUNDAY》訪談
- 大學,學習說寫的時期 《首爾大學人》校刊訪談
- 後 記 對休息的幻想
- 版權頁
紙本書 NT$ 420
單本電子書
NT$
294
同分類熱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