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有DRM加密保護,需使用HyRead閱讀軟體開啟
  • 令人腦洞大開的藝術思考法:活化創意,跳脫機械式思維,讓生活與工作升級
  • 點閱:791
    44人已收藏
  • 譯自:ハウ.トゥアート.シンキング:閉塞感を打ち破る自分起点の思考法
  • 作者: 若宮和男 著 , 湯雅鈞 譯
  • 出版社:時報出版
  • 出版年:2022
  • ISBN:9786263353213
  • EISBN:9786263354876 EPUB; 9786263354869 PDF
  • 格式:EPUB 流式
  • 字數:66067

「藝術不是抄襲就是革命。」──法國印象派畫家高更
「所有創造的過程皆始於破壞。」──畢卡索
「何謂藝術思考,單用一句話來解釋的話,就是為了發想出『與眾不同』的創意與概念。」──若宮和男

為什麼小便斗會變成二十世紀最著名的藝術品?

手機跟衛生紙都是生活必備用品,為什麼大家只記得手機品牌?
想要開啟創意或斜槓人生,卻又不知道自己想要做什麼?
活躍於藝術跟商業領域的新創顧問,帶你培養與眾不同的視野與能力!

這個是所謂的VUCA時代,許多事物變化快又充滿不確定性,科技產品、網路名人、流行語常常在轉眼間就被過氣淘汰。而幾十年來,大企業與製造業常使用的邏輯思考(重視分析與推論)與設計思考(強調使用者體驗)已面臨瓶頸。為了找尋新的刺激,我們得從藝術家的角度學習新思維。

很多人以為,藝術就是「美」、「有技巧」。但從現代美術史來看,許多作品既古怪,甚至帶來強烈的感官衝擊,卻成為天價的經典作品。杜象的〈噴泉〉只是工廠生產的男用小便斗,卻因為其創作理念變成經典。草間彌生、塩田千春的作品則是充滿強烈的個人色彩。

今日,人們的消費需求多樣又難以捉摸。身為創業者或企劃人,得拋棄以「複製貼上」為特色的「工廠思維」,而從藝術思考來發想創意,重點在於:

一:不是標新立異,而是從個人的偏愛出發,找出自己最敏感的議題。
二:暫時放下理性的思考原則,而是全面體會感覺與感官。
三:不害怕有瑕疵或失敗,那是多樣性的展現,也是下一個新創意的契機

作者多年來於大企業開設創意培訓課程,也針對許多女性進行創業輔導。透過解析畫作、培養美學思維,他希望讀者不管在工作上或生活上,都能跳脫制式的思考法,不再一味地想尋求正確解答。本書並沒有正確的閱讀方法,而是像參觀藝術展覽一樣,全憑個人的視角與感受去欣賞、思索。好好享受這本書帶來的啟發,它一定能為你創造改變人生的契機。

創意推薦
田定豐|種子音樂創辦人∕安眠書店主持人
邱奕霖|圖像思維商學院─圖解力教練
思葒(S編)|自媒體社群事業顧問
洪震宇│金鼎獎作家、《精準提問》作者
洪璿岳|讓狂人飛教育創辦人
陳文玲|政治大學廣告學系教授
鄭緯筌|「Vista寫作陪伴計畫」主理人
盧建彰|廣告導演


若宮和男
uni'que顧問公司CEO,曾任職於日本最大的外包接案網站LANCERS,INC,志在推廣藝術思考,引導創業者創造核心價值。
他以建築師身分開啟職業生涯,之後於東京大學研讀藝術。2006年,他跳槽至科技業界,於NTT DoCoMo、DeNA等公司負責開發新事業。2017年,他成立新創事業uni'que,致力幫助女性創業或開展斜槓生涯。此公司成績卓越,榮獲「東洋經濟」網站評選為「百大厲害新創公司」、獲得「工作故事獎」(Work Story Award)的創新賞,並入選「萬代南夢宮」集團的新創提案徵集「BANDAI NAMCO ACCELERATOR」。
憑著無數的輔導創業經驗,他在資生堂、樂天等大企業擔任經營顧問,也在經濟新聞COMEMO網站開設藝術思考的專欄。

  • 封面
  • 前言 改變人生的契機 (章節次序為作者隨機編排)
  • 2. 藝術作品的價值從何而定?培養出「與眾不同」而非「複製貼上」的能力
  • 13. 如何用身體來「思考」?活用差異性,就能保持靈活有彈性的思維
  • 11. 如何透過藝術來提升自我?資源有限,創意無限
  • 17. 藝術有隱藏的含意?以多層次的角度看世界
  • 4. 藝術有沒有正確解答?創新與創意來自於新奇而難解的想法
  • 16. 技術與藝術的連帶關係?文化改革的啟發與挑戰
  • 19. 於新事業中加入藝術思考?創業的首要工作是找到獨一無二的特性
  • 14. 藝術的特點在於難以預測?人生的意外與挫敗有其價值
  • 3. 「藝術思考」充滿詩意?享受困惑的片刻
  • 20. 藝術思考是培養細菌?創造新價值,而非消耗現有資源
  • 10. 藝術的本質就是變化多端?以冒險精神挑戰「真、善、美」等傳統的價值觀
  • 15. 藝術是一種腦部刺激?觀賞與臨摹作品,就能提升感受力與創造力
  • 12. 藝術的能量源自於偏愛與違和感?超越理論的束縛,用熱情創造新價值
  • 18. 創業與藝術創作的目標是一樣的?藝術家與創業者都以永續經營為優先考量
  • 7. 藝術思考不是猜題?唯有愛自己,才能建立自己的價值
  • 1. 為何會誕生出「藝術思考」?商業思考方法的進化過程
  • 9. 長大後就忘了藝術思考?莫忘初衷,偶爾回到出發點,才有前進的動力
  • 6. 自我欺騙的三大陷阱 剔除不切實際的自我期待,才能找到自己的特性
  • 5. 在藝術創作中,你就是自己的首要客戶?想在個體時代存活下來,就得找到自己真正的特色。
  • 8. 藝術與玩樂是無益的?迂迴前進、保留自由度,工作才會變有趣
  • 總結:找回工作的樂趣
  • 後記
  • 參考文獻
  • 版權
  • 封底
紙本書 NT$ 350
單本電子書
NT$ 245

還沒安裝 HyRead 3 嗎?馬上免費安裝~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