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期7天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5-01-27
本期內容簡介
當太魯閣消失在台灣觀光版圖
重啓花蓮旅遊方程式
七成產值雪崩,花蓮能撐過最冷的夏天?
▪東華大學校長沉痛告白:0403震出「複合型災害」危機
▪慈濟大學公開防災總動員:二十分鐘神速救災SOP
▪當佳興檸檬汁不再排隊,新城老街拚震後重生
▪花蓮真的需要「花東三法」?東部交通茫與盲
趙錫成、趙小蘭父女的傳奇故事
從一無所有到船王,從不會英文到出任二個美國部長
▪2024台灣最佳大學排行榜揭曉
▪AI是助手更是代理人?將反客為主?
▪獨家》李開復解讀大型語言模型之戰
▪環境部長彭啓明綠色戰略,助企業碳排「減肥」
▪星級主廚回鄉,端出Fine Dining在地美味
▪東華大學校長沉痛告白:0403震出「複合型災害」危機
▪慈濟大學公開防災總動員:二十分鐘神速救災SOP
▪當佳興檸檬汁不再排隊,新城老街拚震後重生
▪花蓮真的需要「花東三法」?東部交通茫與盲
趙錫成、趙小蘭父女的傳奇故事
從一無所有到船王,從不會英文到出任二個美國部長
▪2024台灣最佳大學排行榜揭曉
▪AI是助手更是代理人?將反客為主?
▪獨家》李開復解讀大型語言模型之戰
▪環境部長彭啓明綠色戰略,助企業碳排「減肥」
▪星級主廚回鄉,端出Fine Dining在地美味
- 總編輯的話 如果太魯閣請假7年/林讓均(第18頁)
- 名人專欄(第22頁)
- 高希均/觀念衝擊 趙小蘭攀登人生另一座高峰:促進「美中台」的「和平交流」(第22頁)
- 王力行/字裡行間 香港沒救了嗎?更重要的是找出路(第26頁)
- 楊振宇/華人三地:上海 基礎研究正在起步(第28頁)
- 洪蘭/把脈社會 聽音樂、彈鋼琴,延緩老化不是夢(第30頁)
- 姚仁祿/創新講堂 嶄新AI時代經營者的腦科學 知足。感恩。善解。包容(第32頁)
- 邱冠明/醫療新視野 當健康成為奢侈品,趁早自我投資(第34頁)
- 王儷玲/金融最前線 保險業因應IFRS與ICS 魔王級挑戰的在地解方(第36頁)
- 尤虹文/弦外之音 托勒的新世界:喚醒內在的力量(第38頁)
- 江振誠/餐桌外的哲學 每一次跨界合作成功與否的關鍵―經典或創新(第208頁)
- 精采內容(第42頁)
- 遠見會客室(第42頁)
- 遠見看世界 洗腦短影音太狂 TikTok成Z世代求職新平台/吳季柔(第76頁)
- HBR精選 要抒解員工負面情緒 先自問兩個問題(第82頁)
- 前瞻科技業(第124頁)
- 文教新語 不只工程師搶手!文學院也有AI造浪者/李加祈(第138頁)
- 大健康新勢力 「還原」北榮院長陳威明 台灣百岳常駐心頭/王美珍(第144頁)
- 智慧財金(第192頁)
- 封面故事 當太魯閣消失在台灣觀光版圖 重啓花蓮旅遊方程式(第90頁)
- 7.2級大震過後,受傷的太魯閣請好好休息/林讓均(第92頁)
- 東華大學校長沉痛告白:災防準則要適時適地/林仕祥(第102頁)
- 慈濟救災動員超神速 20分鐘集結成軍/林仕祥(第104頁)
- 完整防災系統奏功!花蓮遠雄 海洋公園成震後復甦領頭羊/吳婉瑜(第108頁)
- 不當太魯閣觀光受災戶 新城老街商家串聯自救/吳婉瑜(第111頁)
- 太魯閣缺席的夏天 花蓮市區兩策略撐住C位/吳婉瑜(第116頁)
- 耗時耗資的「花東三法」能給花蓮一條安全的路?/林仕祥(第119頁)
- 特別企畫 2024《遠見》台灣最佳大學排行榜,見證教改30年轉型奇蹟 台塑三校異軍突起 「地名大學」揮灑競爭力(第150頁)
- 高教深耕最受校長歡迎 3+1兵役學制被評最瞎/李建興(第168頁)
- 2024最佳大學排行榜傑出表現英雄榜/李建興(第172頁)
- 特色大學1〉長庚大學、長庚科大、明志 科大 穩坐高教績優生/李加祈(第176頁)
- 特色大學2〉鬆綁訂單式人才 元智成企業辦學典範/蔡炆璇(第180頁)
- 特色大學3〉客家庄隱形「智庫」 聯大落實多元共榮/謝祐安(第182頁)
- 特色大學4〉併校六年更強大 高科大走出自己的路/王筱慈(第184頁)
- 特色大學5〉18種入學管道齊發 屏大開創最大綜效/蔡炆璇(第186頁)
- 特色大學6〉接軌全民運動風潮 臺體大航向新藍海/謝祐安(第188頁)
- 好享生活 返鄉主廚×地方創生 開啟Fine Dining 美味新篇章/吳婉瑜(第197頁)
- 花蓮日治古蹟裡 fūjō restaurant融合山海的味蕾饗宴/吳婉瑜(第200頁)
- L'Atelier par Yao隱身台中住宅區 台灣食材與法式料理的對話/吳婉瑜(第204頁)
其他刊期
同分類熱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