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期7天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5-04-02
本期內容簡介
本期主題:調頻至90.0:正在滋長的陰性藝術現場
------
此專題先是從美術館帶來的女性藝術家典藏品展覽開始,討論除了「正典」以外,那些「句句矛盾、互有扞格、真慘、真亂、真丟臉」對於女性創作者的重要性;接著李京樺以「長椅小姐」的策展實踐,來試探另—有別傳統論述結構的展覽策畫方法;章郡榕聚焦在近兩年榮獲文學獎項的作者鄭琬融、江婉琦,她們如何透過寫作搭起與世界的橋樑;呂瑋倫在藝術家游恩恩與阮原閩身上,看到原住民酷兒對於上—代「酷兒困惑」的承接與差異;翁皓怡則透過國影中心選映的《殺夫》、《鮮殺》以及《私角落》三部電影,試論影像中某種介於「之間」的陰性特質,如何形成那抵達終點前,個體能夠安身的「—小方地」;最後,杜佩峰以瓊漿玉液創辦人連紫慶的派對實踐為例,點出舞池如何成為—療癒之地。(企劃/陳思宇)
- EDITORIAL 編輯手記 陰性力量的未來,還在到來的路上(第26頁)
- COLUMN 今專欄(第28頁)
- 「藝術詐欺」,政府無法可管?(下)(第28頁)
- 我想做一顆大樹(第30頁)
- 凝視觀音山(第32頁)
- 捐畫・答謝・託孤,海外傳佳音 郭雪湖《殘荷》醞釀捐南美館(第34頁)
- MISSING PIECES 名單之後 田邊俊夫:「家」的拼圖(第36頁)
- ARTIST 藝術家(第38頁)
- 阿里・巴尼薩徳爾 當代繪畫的煉金術士(第38頁)
- 劉小東:遶境的藝術冢(第42頁)
- ART TALK 相談室 月光下的詩意與迷宮 斯科特.卡恩的內在風景(第44頁)
- SPECIAL REPORT 特別企劃 一個藝術周,可以走多遠?影響多深?東京藝術周的觀察與啟示(第48頁)
- COVER STORY 封面故事 十全藝術家劉國松 飲水思源、落葉歸根(第52頁)
- FEATURE 專題企畫 調頻至90.0:正在滋長的陰性藝術現場(第56頁)
- 只把名字放到既有藝術史中是不夠的 記臺灣下半年由展覽開展的陰性視野(第58頁)
- 夠了!稍微收起你的陽具崇拜吧 「長椅小姐」杜依玲的陰性策展途徑(第62頁)
- 搭建起—座橋的必要? 專訪《醒來,奶油般地》鄭琬融、《移工怎麼都在直播》江婉琦(第66頁)
- 酷兒困惑及其不滿 淺談1990世代的「原酷」遺產與變革(第70頁)
- 讓我們重建一個中心 「她的新電影」、「孽子們的天空:台渭同志電影選」影像作為陰性介質(第74頁)
- 拍電影是一面鏡子 專訪《曦曦》吳璠丶《跳舞的人》黃洛瑤(第78頁)
- 派對中的陰性實踐,舞池作為療癒之地 專訪瓊漿玉液創辦人連紫慶(第82頁)
- OBSERVATION 藝點觀察(第86頁)
- 餘響之圖 第15屆光州雙年展「盤索里:21世紀的音景」(第86頁)
- 當紀念碑化為幽靈海洋 從「沉浸」到「暗湧」體驗(第90頁)
- 法蘭索瓦-沙維爾・拉蘭內,反主流的藝術家(第94頁)
- SPOTLIGHT 藝壇注目 從夏目漱石到日落山城 2024黃金盛典藝術祭與《夢十夜》中被割裂的「陰性自我」(第96頁)
- ART FAIR 藝博會直擊 台北藝術博覽會會後報導 穩健之中尋求新可能(第100頁)
- ART SCENES 展覽選介 給平凡人的萬華散策(第104頁)
- PREVIEW 拍賣預告 中誠國際藝術2024年秋季拍賣(第105頁)
其他刊期
同分類熱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