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你覺得生活理所當然,或許可以聽些不一樣的。
若你覺得目前的生活理所當然,或許可以聽聽一些不一樣的。 對現代社會而言,所謂無家者常是是令人無措的議題。該幫,不該幫?他們的意願?他們的心理狀態,他們的過往呢?這其間的種種,著實不是一條法規、一道命令或一種作法便能解決。 而一個年少社工,在她接觸實際案例後,更深知其中的百般無奈。所以,她沒有要大張旗鼓的呼求制定法律,反而寫下這些故事,任憑人們思考。因為更重要的是,在知道這些事之後,社會能否有一更臻完善的因應之道。
這件事,就發生我們的有生之年。
這件事,就發生我們的有生之年,民主得來不易,自由如此脆弱。 這本書讀來,總揮不去一種既視感:獨裁、北韓、抗爭、戒嚴、轉型正義??民主的韓國這一路走來,有著許多和台灣重疊的過往,518光州事件,其執政者的血腥鎮壓,就猶如台灣的228。同為亞洲民主國家,彷彿走在同一光譜上接受試練,一是半島,一是小島,同有內憂及外患,都生活在民主自由稍縱即逝的不安中。 然而,光州事件中,光州人民的表現,無不給我們希望。而身處今天的台灣,我們更不容輕看人民的力量,也就是你我的力量。
生活若是充滿變數,感覺更是浪漫。
米果在這一人旅行的遊記中,娓娓敘述一人旅行的自在及突如其來。不必多做計畫,不必詢問旅伴的建議,也不論東西南北,眼前一輛沒搭過的公車來了,不如就坐上去,看看司機將帶你到何方。一個人的旅行,安然、閒適,不再需要為他人拍照,只需細細品味眼下所有的新奇。當我們無法出國,在島內一個人的旅行,或許最是舒適。
怎麼會有人這麼喜歡台灣?
我們早已習慣山在那裡、海在那裡,甚至視而不見。又或者,提起山林破壞、摧毀環境的議題,又有多少人在乎,又有多少人無動於衷? 未想,卻有一個來自異邦的人,著迷於這座島嶼,並希望向世界宣傳這裡的美。他是曾說出「我想從老鷹的背上俯瞰全世界,發現臺灣。」的小林賢伍。 在他的鏡頭下,台灣無疑是廣闊且包容的;也在他的鏡頭下,台灣人顯得像是迷途羔羊,不知自己身在何等美麗境界,同時也理解到,小林賢伍為什麼這麼喜歡台灣。透過他的視角,願我們都能對這裡的一景一物,備加珍惜。
還沒安裝 HyRead 3 嗎?馬上免費安裝~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