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工業時代講求「省時」,超連結時代卻要讓人「殺時間」?
文:盧希鵬 /
發表日期:2022-10-28
Photo by Glenn Carstens-Peters on Unsplash
網路的本質就是亂與無序。在Web 1.0 與Web 2.0 時代,我們希望用工程方法在無序的網路上建立次序,雅虎就是一個選單式的資料結構。但是到了Google 時代,它沒有分類目錄,但總可以用人工智慧的搜尋方式,幫我們找到需要的內容與圖片。
超連結資訊結構的另一個特色是「殺時間」,所以人們一掛網就是好幾個小時,讓時間飛逝而不自知。
超連結資訊結構的另一個特色是「殺時間」,所以人們一掛網就是好幾個小時,讓時間飛逝而不自知。
超連結的特性就是讓人「神迷」
有學生告訴我,他上網看老師的個人介紹,發現老師是美國威斯康辛州大學畢業的博士,於是他就連結到學校網頁去看看,然後又從學校網頁連結到威斯康辛州政府的網頁,發現原來美國有半數以上的牛奶都產自於這個州,因為這個州有一種特別品種的母牛⋯⋯這位學生說,他明明記得30分鐘前,還在手機上看老師的個人介紹,為什麼30 分鐘後卻在看一頭母牛呢?
這就是超連結的特性,讓人產生神迷(flow),忘記從哪裡來?要到哪裡去?也不曉得現在要做什麼。我第一次上亞馬遜(Amazon.com)買書時也陷入了神迷,我原本只是計劃買一本原文書,但是買了這本書之後,亞馬遜說買了這本書的人,也買過以下五本書。當你點了其中一本之後,網站又告訴我買了這本書的人,又買過另外五本書,如此環環相扣下去,讓我一逛就是三個多小時。原本只要買一本書的,結果卻多買了好幾本。
這就是超連結的特性,讓人產生神迷(flow),忘記從哪裡來?要到哪裡去?也不曉得現在要做什麼。我第一次上亞馬遜(Amazon.com)買書時也陷入了神迷,我原本只是計劃買一本原文書,但是買了這本書之後,亞馬遜說買了這本書的人,也買過以下五本書。當你點了其中一本之後,網站又告訴我買了這本書的人,又買過另外五本書,如此環環相扣下去,讓我一逛就是三個多小時。原本只要買一本書的,結果卻多買了好幾本。
這種神迷設計很重要,因為當一個人在網路上能待三小時,就會對該網站產生熟悉感,同時網站也能收集客戶更多的資料。
工業時代的企業邏輯圍繞在「省時間」的效率上,但在超連結時代,數位內容資訊架構卻是要想辦法讓客戶「殺時間」。
舉例來說,一部好看的影集,通常都是在幾個場景間跳來跳去,在一段劇情達到高潮,就跳到另一個場景,再跳回原本的高潮。這種多劇情、多主角、錯亂的時空也是一種超連結,讓人們不知不覺看完一齣三小時的電影。
舉例來說,一部好看的影集,通常都是在幾個場景間跳來跳去,在一段劇情達到高潮,就跳到另一個場景,再跳回原本的高潮。這種多劇情、多主角、錯亂的時空也是一種超連結,讓人們不知不覺看完一齣三小時的電影。
人類創造的新時空旅行
超連結,也是人類在網路上所創造的一個在歷史中從未有過的新時空。我們也可以在任何時間、任何空間、毫無限制地跟這個世界上的每一個人、每一個店家,進行連結與資訊交換。
在真實宇宙中,天文學家想像各個空間是彎曲的,各個空間存在著許多蟲洞(wormhole),只要穿越蟲洞,就可以在點對點之間瞬間移動,進行時空旅行。而在超連結時空中,「結構洞」(structural hole)就如同蟲洞一般存在於原本該連結而未連結的兩個節點之間。
「結構洞」這個名詞最早是由社會學家羅納德.伯特(Ronald Burt)在《結構洞:競爭的社會結構》一書中正式提出,意指社群或個體之間存在著尚未連結的空缺,有如在網路結構中出現了一個空洞,如果有人填補,就能獲取兩個社群社會資本(social capital)所帶來的資訊與控制的優勢。
舉例來說,原本「我」和「四川中藥商」之間完全沒有連結,也就是在這兩者之間存在著結構洞,而淘寶彌補了這個結構洞,也取得了兩者社會資本所帶來的交易資訊與控制的優勢。
如果阿里巴巴只在淘寶上發展,最終會遇到單一社群網路效應(network effects)的上限,於是它又發展出了支付寶與餘額寶,彌補「電商社群」與「金融社群」之間的結構洞;然後又發展出O2O(Online to Offline,線上線下整合)模型,彌補「電商社群」與「實體社群」之間的結構洞,成為更大的個人生活社群。接著,阿里巴巴再發展出了芝麻信用數據服務,進一步連結「生活社群」與「信用社群」⋯⋯最後是發展出跨境電商,又把全世界的個人生活社群給連結起來。
從淘寶、支付寶⋯⋯到跨境電商,阿里巴巴的發展表面上看來很複雜,但其實它只是在網路世界中掌握了一個簡單的規則——以個人為中心,不斷穿越各個結構洞,連結多重網路,以此取得擴大社會資本所帶來的優勢。
我們可以說,這是阿里巴巴集團運作的底層邏輯,也是它所信奉的第一性原理(First principle)。
►►本文摘自:《結構洞:面對超連結複雜世界的簡單規則》
在真實宇宙中,天文學家想像各個空間是彎曲的,各個空間存在著許多蟲洞(wormhole),只要穿越蟲洞,就可以在點對點之間瞬間移動,進行時空旅行。而在超連結時空中,「結構洞」(structural hole)就如同蟲洞一般存在於原本該連結而未連結的兩個節點之間。
「結構洞」這個名詞最早是由社會學家羅納德.伯特(Ronald Burt)在《結構洞:競爭的社會結構》一書中正式提出,意指社群或個體之間存在著尚未連結的空缺,有如在網路結構中出現了一個空洞,如果有人填補,就能獲取兩個社群社會資本(social capital)所帶來的資訊與控制的優勢。
舉例來說,原本「我」和「四川中藥商」之間完全沒有連結,也就是在這兩者之間存在著結構洞,而淘寶彌補了這個結構洞,也取得了兩者社會資本所帶來的交易資訊與控制的優勢。
如果阿里巴巴只在淘寶上發展,最終會遇到單一社群網路效應(network effects)的上限,於是它又發展出了支付寶與餘額寶,彌補「電商社群」與「金融社群」之間的結構洞;然後又發展出O2O(Online to Offline,線上線下整合)模型,彌補「電商社群」與「實體社群」之間的結構洞,成為更大的個人生活社群。接著,阿里巴巴再發展出了芝麻信用數據服務,進一步連結「生活社群」與「信用社群」⋯⋯最後是發展出跨境電商,又把全世界的個人生活社群給連結起來。
從淘寶、支付寶⋯⋯到跨境電商,阿里巴巴的發展表面上看來很複雜,但其實它只是在網路世界中掌握了一個簡單的規則——以個人為中心,不斷穿越各個結構洞,連結多重網路,以此取得擴大社會資本所帶來的優勢。
我們可以說,這是阿里巴巴集團運作的底層邏輯,也是它所信奉的第一性原理(First principle)。
EPUB
結構洞:面對超連結複雜世界的簡單規則
電子書 NT$ 315
紙本書 NT$ 450
本期內容簡介
入選史丹佛大學「全球前 2% 頂尖科學家」的EMBA名師
結合社會學、經濟學、資訊科學、生物學、未來學
從亂而無序中,還原出7個面對超連結世界的簡單規則
帶領你和你的企業預見元宇宙、Web 3.0,未來次世代的市場和商機所在
當我們的工作、消費、學習、娛樂、生活⋯⋯在真實和虛擬間穿梭,交織成一個複雜的超連結網路,而在這個網路結構中的個體或社群,存在著許多該連結卻未連結的空洞,就是所謂的「結構洞」。誰能成功穿越結構洞,連結多重網路;誰就可以取得兩個社群間資訊及交易的控制權,擴大自身社會資本的優勢。
我們可以把結構洞想像成一個市場,譬如房屋仲介藉由結構洞,將「賣屋者」與「買屋者」兩個社群連結起來,取得自身在中古屋市場中社會資本的優勢。我們也可以把結構洞當成一種商機,因為一個穿越多重網路的超級連結者,手中會掌握兩個以上社群的資訊及交易控制權。
可以說,結構洞就是千變萬化的網路時代下,恆常不變的底層邏輯。
這個世界的變化愈快、愈複雜,我們愈要學會把資源放在不變的本質上;所有的創新和努力,才能在變動中持續累積、進化。如同作者在書中的妙喻:
一顆雞蛋,受到外力打破,是個災難;一顆雞蛋,從裡頭打破,卻是生命的成長。
因為前者把雞蛋當物質,後者把雞蛋當作物種,物質與物種的差別在於,物種擁有思考力。本書藉由精彩的思考辯證,整理出7個簡單規則,包括:
規則1|結構洞|掌握網際網路運作的底層邏輯
規則2|社會資本|你的位置,決定了你的價值
規則3|隨經濟原理|時間與弱連結將重塑產業
規則4|轉型定律|物種才有思考和演化的能力
規則5|組織生態系|不是強者生存,而是適者生存
規則6|去中心化|讓每一個節點都有決定權
規則7|新物種NO.1-5|瞄準未來市場結構的網路新經濟
書中也列出去中心化新物種1到5號,幫助你比別人早一步演繹並瞄準即將到來的未來市場。第一類是充滿了競爭者的已知未來,包括:
1號|零工經濟|一人服務多企業的新產業結構
2號|個人化巨量經濟|弱連結成為訂閱經濟的實力
3號|物聯網科技|馬上成真的實體化智慧生活
第二類則是屬於未知的未來,仍在不斷的失敗中繼續演化,充滿了機會與挑戰,包括:
4號|元宇宙|第二人生的沉浸體驗與邊玩邊賺
5號|Web 3.0|去中心化的數位金融資產
面對未來,唯一可以確定的就是充滿變動。求生存、拚轉型的路上,與其去預測那些不確定性,更應該學習與不確定性共處。本書將打破你和你的企業從工業時代殘存的慣性舊觀念,啟發你
擴大思考維度,激發創新轉型的DNA
形成生態組織,養成創新轉型的骨骼肌肉
連結去中心化,長出創新轉型的神經系統
最終找到你和你的企業在超連結世界中最具競爭優勢的位置。屆時,才能跳脫現有商業模式,掌握下一波網路新經濟的指數型成長。
重量推薦
許士軍|管理學大師.逢甲大學人言講座教授
何英圻|台灣電商教父.91APP董事長
葉福海|全球最大半導體通路商.大聯大副董事長
結合社會學、經濟學、資訊科學、生物學、未來學
從亂而無序中,還原出7個面對超連結世界的簡單規則
帶領你和你的企業預見元宇宙、Web 3.0,未來次世代的市場和商機所在
當我們的工作、消費、學習、娛樂、生活⋯⋯在真實和虛擬間穿梭,交織成一個複雜的超連結網路,而在這個網路結構中的個體或社群,存在著許多該連結卻未連結的空洞,就是所謂的「結構洞」。誰能成功穿越結構洞,連結多重網路;誰就可以取得兩個社群間資訊及交易的控制權,擴大自身社會資本的優勢。
我們可以把結構洞想像成一個市場,譬如房屋仲介藉由結構洞,將「賣屋者」與「買屋者」兩個社群連結起來,取得自身在中古屋市場中社會資本的優勢。我們也可以把結構洞當成一種商機,因為一個穿越多重網路的超級連結者,手中會掌握兩個以上社群的資訊及交易控制權。
可以說,結構洞就是千變萬化的網路時代下,恆常不變的底層邏輯。
這個世界的變化愈快、愈複雜,我們愈要學會把資源放在不變的本質上;所有的創新和努力,才能在變動中持續累積、進化。如同作者在書中的妙喻:
一顆雞蛋,受到外力打破,是個災難;一顆雞蛋,從裡頭打破,卻是生命的成長。
因為前者把雞蛋當物質,後者把雞蛋當作物種,物質與物種的差別在於,物種擁有思考力。本書藉由精彩的思考辯證,整理出7個簡單規則,包括:
規則1|結構洞|掌握網際網路運作的底層邏輯
規則2|社會資本|你的位置,決定了你的價值
規則3|隨經濟原理|時間與弱連結將重塑產業
規則4|轉型定律|物種才有思考和演化的能力
規則5|組織生態系|不是強者生存,而是適者生存
規則6|去中心化|讓每一個節點都有決定權
規則7|新物種NO.1-5|瞄準未來市場結構的網路新經濟
書中也列出去中心化新物種1到5號,幫助你比別人早一步演繹並瞄準即將到來的未來市場。第一類是充滿了競爭者的已知未來,包括:
1號|零工經濟|一人服務多企業的新產業結構
2號|個人化巨量經濟|弱連結成為訂閱經濟的實力
3號|物聯網科技|馬上成真的實體化智慧生活
第二類則是屬於未知的未來,仍在不斷的失敗中繼續演化,充滿了機會與挑戰,包括:
4號|元宇宙|第二人生的沉浸體驗與邊玩邊賺
5號|Web 3.0|去中心化的數位金融資產
面對未來,唯一可以確定的就是充滿變動。求生存、拚轉型的路上,與其去預測那些不確定性,更應該學習與不確定性共處。本書將打破你和你的企業從工業時代殘存的慣性舊觀念,啟發你
擴大思考維度,激發創新轉型的DNA
形成生態組織,養成創新轉型的骨骼肌肉
連結去中心化,長出創新轉型的神經系統
最終找到你和你的企業在超連結世界中最具競爭優勢的位置。屆時,才能跳脫現有商業模式,掌握下一波網路新經濟的指數型成長。
重量推薦
許士軍|管理學大師.逢甲大學人言講座教授
何英圻|台灣電商教父.91APP董事長
葉福海|全球最大半導體通路商.大聯大副董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