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每段感情都因為相似的理由分手?心理師告訴你停止情感耗損的關鍵!

文:張家齊  / 發表日期:2025-02-11


一段愛情,如果只是「錯」的,通常會慢慢走向終點;然而,一段愛情,如果是「虐」的,我們會忐忑、掙扎、煎熬,讓我們囚禁於愛與痛的交織網,走不出去也看不清楚。
 
在虐愛中再怎麼堅持,也很難得到甜美的果實。一旦我們進入了虐戀模式,我們會接收到對方捏造的很多安慰我們的虛幻說詞:
 
「對不起,是我的錯,我以後不會再對你發那麼大的脾氣,我以後絕對不會再這樣攻擊你了。」
 
然後,過了三個月,對方似乎又累積了難以承受的負能量,再一次讓我們承受痛苦不堪的言語甚至肢體攻擊。或者,他會這麼說:
 
「這是最後一次,相信我,你是我的唯一,我不會再出軌了。」
 
可是,不到半年的時間,我們又再一次發現,那個誰和伴侶又產生了對方口口聲聲保證「不會再發生」的曖昧關係。
 
在虐愛模式中,同時,我們有時候也會不自覺地對自己說謊,傻傻地安慰自己會有離開虐愛的一天:
 
「我不要再為了他付出,我不要再犧牲自己了,我有我的人生,我不會再被他左右了!」
 
幾天過後,我們又發現,我們花了好多時間看著手機,掛念著他怎麼還沒回訊息,擔憂著他會不會需要我們為他做什麼。或者,我們會對自己說:
 
「這已經是我對他的底限了,我已經決定要放棄他了,我不可能會再回頭的!」
 
然後,我們還是和那個虐人的他一起度過了下一個情人節。

 

回溯成長過程的傷,找回愛的第一步
 

在我過去曾接觸的個案中,有很多人飽受這些親密關係中的虐愛之苦,明明傷得很痛,卻難以調整或改變。原本我單純地將不同個案所經歷的虐愛歷程,視為每一段關係的獨特經驗,但是當我接觸了更多的虐愛故事,我似乎漸漸地感覺到不同個案所經歷的那些苦,其實有一些令人驚訝的一致性。因此,我嘗試去尋找一個能夠適度幫忙解釋這些掙扎與傷痛的方式。
 
當我在撰寫自己的博士論文過程中,發現了「心理失控感轉移」這個概念,讓我突然對於虐愛有了很不一樣的理解。有的時候,一段愛情之所以陷入虐愛,原因不僅僅來自於這一段愛情,而是由於我們以前某些經歷造成了心理失控感,讓我們不知不覺把那些失控感,「轉移」到現在的親密關係中。
 
也就是說,我們每個人其實都很不自覺地在期待,現在的親密關係,能夠為我們填充過去經歷的心理失控感,為我們補好遲遲無法修復的心理黑洞。然而,我們愈想填補什麼,現在的親密關係卻好像愈失去平衡。於是,現在的親密關係逐漸轉化為一段虐心的關係,變成心理失控感的犧牲品。
 
簡單來說,一段親密關係的開始,雖然是由愛情中的兩個人決定從此靠近,認定雙方就是那個能滿足彼此現在與未來需求的人;可是,我們卻很容易輕忽,一個人過往需求的不滿足,對於將來的親密關係其實有著很大的影響力。
 
如果我們過去曾經受困於心理需求無法被滿足的失控感,那麼,我們進入親密關係之後,就很容易會失控地去索求一些難以被滿足的補償。
 
關係破裂會帶來心理失控感,而這些心理失控感,會讓我們的下一段關係繼續破裂,讓我們在關係中發生一堆不想要繼續,卻一直不斷重複的錯誤。
 

►►本文摘自:《在關係變成傷害之前:為什麼愈相愛愈受傷?停止悔恨、執迷與焦慮的關係修復心理學,療癒內在失控感,重建愛人與被愛的力量


在關係變成傷害之前:為什麼愈相愛愈受傷?停止悔恨、執迷與焦慮的關係修復心理學,療癒內在失控感,重建愛人與被愛的力量
電子書 NT$ 315
紙本書 NT$ 450
本期內容簡介
在撕心裂肺的爭吵中,在明明痛到不行卻無法放棄的關係中,出問題的,難道只是愛情?
 
真正折磨你的,並非他人的不愛,而是你沒看透的錯誤期待;
修復心碎、逃離情感的耗損,關鍵在於解開親密關係的索求與操控!

 
臨床心理師張家齊博士,綜合多年來幫助個案走過親密關係傷痛的經驗,觀察到親密關係之所以破裂,很多時候並非源於彼此不夠親密,而是我們往往不自覺地會去索求伴侶,要他們填補我們過去在原生家庭未被滿足的重要心理需求,也就是填補我們的「心理失控感」。
 
然而我們愈索求什麼、愈想填補什麼,親密關係卻愈容易失衡。本書透過與個案的深度談話,分析了六種常見失衡的親密關係模式,源於怎樣的心理失控感,以及企圖從親密關係獲得補償的各種樣貌:
 
    1.容易在愛情裡委屈求全——心理價值感失控,感受不到自己的價值。
    2.容易在愛情裡嫌棄對方——心理負罪感失控,覺得讓人失望的自己是有罪的。
    3.為什麼由愛生恨,無法放手——心理壓迫感失控,陷於情緒被壓迫的成長傷痛。
    4.容易在愛情裡一直查勤——心理安全感失控,欠缺值得信賴的父母。
    5.明明知道不對,卻還是劈腿——心理權力感失控,不想當弱者的恐懼。
    6.常常黏著另一半——心理存在感失控,無法肯定自己的存在意義。
 
釐清昨日的傷痛,才能找回今日的幸福。失控的愛帶來的苦,很可能不只存在於某一段關係,甚至會像病毒般入侵我們的多段感情,重複愈愛愈痛的負循環。
 
本書提出的自我重建與成長建議,將幫助我們停下腳步覺察內在的匱乏;同時幫助我們認清愛與傷害的界線,在關係變成傷之前及時修復,找回在愛裡連結彼此卻不失去自我的力量!
 
 
暖心推薦
「心理師的媽寶研究室」作者、臨床心理師 曾心怡
「心理師想跟你說」共同創辦人、臨床心理師 蘇益賢
「心理師想跟你說」共同創辦人、臨床心理師 丁郁芙
諮商心理師、Podcaster   海苔熊
「你的網路閨密」/知名兩性YouTuber、作家  SKimmy
 
 
*本書為《失控的愛》新編版
 



還沒安裝 HyRead 3 嗎?馬上免費安裝~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