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擁有不愧於他人的哲學,不管是誰都能夠獲得成功
文:稻盛和夫 /
發表日期:2025-02-12

此外,我在一九八四年,伴隨著通訊事業的自由化,建立了第二電電企画這一間公司。
這間公司後來合併了國際電信電話公司(KDD)與日本移動通信(IDO),現在稱為KDDI,是日本國內僅次於NTT的第二大通訊公司。現在,KDDI的營業額大約是三兆日圓,若將京瓷與KDDI的營業額加總在一起,總營業額已經超過了四兆日圓(編按:本數字是二○○一年七月時的資料)。
以上這些,便是自從我二十七歲成立公司以來,歷經四十二年(編按:二○○一年當時),僅以「作為人,什麼才是正確的」的思考方式,當作人生的座標軸而一路走來的結果。
經常有國內外的各界評論家或經濟學者詢問我,「為何京瓷能夠發展至今天這種規模呢?」此外,也常有人說,「稻盛先生是一位優秀的技術人員,而且正好碰上陶瓷這種材質流行的時代,所以才能獲得空前的成功對吧?」
這時我總是回答,「並非如此。我能有今天,不是因為我跟上時代潮流,也不是因為我的技術很優秀。我認為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我所擁有的思考方式、哲學是正確的。這不僅限於我,而是所有員工共享的理念。」
我覺得,只要擁有不愧於他人的哲學,不管是誰,都能夠獲得成功。
在通訊事業開放自由經營以前,日本的通話費用非常高昂,一般民眾都感到十分困擾。由於我很久以前曾經在美國工作過,所以了解美國的通訊費用遠比日本來得便宜許多。
在美國,就算從西部的加州打電話到東部的紐約通話許久,電話費仍然十分低廉。相對的,若是在日本,哪怕只是出差從東京打公共電話回到位於京都的總公司,也必須將一百、兩百日圓換成十元硬幣,不斷投入電話機裡才能維持通話,兩者通話費可說是大相逕庭。
對這種現象,我一直感到十分不滿。電信通訊事業由於為單一企業所獨占,國民為此負擔很重,這種狀況實在太令人義憤填膺,因此我決定設立第二電電。
對於這個決定,不僅我自己覺得無謀,周圍的人當然也主張,「稻盛先生或許在陶瓷的領域上確實是一個優秀的技術人員,但對於電信通訊的技術完全一無所知。這樣的挑戰必然以失敗收場。」
我則秘密召集我們的幹部,如此說道:「有人說京瓷之所以成功,是因為我的技術很優秀,或是因為跟上時代潮流,但事實並非如此。成功,是因為我擁有哲學。但口說無憑,大談哲學也不會有人相信,因此我打算設立一家名叫第二電電的通訊公司,來證明我的哲學是對的。對於通訊事業,我既沒技術也沒知識,擁有的就只有經營哲學。光憑著經營哲學真的能夠使這個事業成功嗎?倘若成功的話,我們就能證明哲學在經營上有多麼重要。」
同時,我又告訴他們,「話雖如此,這的確是一場有勇無謀的挑戰,或許會以失敗收場。為此,我希望各位允許我最多投入一千億日圓。」
當時由於公司獲利而存了許多存款,我才會直截了當地對幹部們說,希望他們讓我使用其中的一千億日圓創業,如果花了這麼多費用還不成功,那麼我就撤退。最後,結果如各位所知,第二電電獲得了傲人的成功。
雖然周圍很多人都說「京瓷的成功在於陶瓷跟上了時代趨勢」,但我可以驕傲地說,不是我跟上了潮流,而是我創造了使用陶瓷的潮流。
近十年來,我開始在全球各地的材料工學學會等會議上,獲得這樣的評價:「因為有稻盛在日本創立京瓷並拚命努力,全球才興起一片世界級的陶瓷熱潮。如果沒有他在的話,也將不會有這股熱潮。」而我的如此功績,正是因為我有正確的「思考方式」,才能夠獲得。
話雖如此,我的思考方法一點也不複雜,只是「作為一個人,什麼才是正確、什麼是不正確的」這樣單純而返璞歸真的內容。
這種思考方式以一般的言語形容,便是正義、公平、公正、誠實、勇敢、博愛、勤勉、謙虛。也就是說,我們要實踐的事情其實非常簡單:有沒有違背正義、有沒有背棄誠實、有沒有失去勇敢、有沒有欠缺謙虛,並且對於世上所有一切都擁有博愛精神。我認為,我們須要做的便是重視這些道理,然後以不愧為人的生活方式活下來,這樣便已經十分足夠。
將這些原則當作內心的座標軸,不管面對何種障礙與困難都貫徹始終,我們就必然能夠獲得成功。
►►本文摘自:《稻盛和夫 活下去的力量:過好一生的六項精進之道(新裝紀念版)》
EPUB
稻盛和夫 活下去的力量(新裝紀念版):過好一生的六項精進之道
電子書 NT$ 338
紙本書 NT$ 450
本期內容簡介
怎麼確認自己走在實踐目標的正確道路上?
稻盛和夫27歲創立京瓷、52 歲創立第二電電,連續創立兩家全球五百強企業,更以78歲高齡接下重建日航的重責大任,成功帶領日航重生。這一路走來,他歷經石油危機、全球金融風暴、內部員工的不信任、新品研發陷入困局,健康亮紅燈⋯⋯無數挫敗,但他始終沒有被擊倒,更在一片不看好下屢次跌破眾人眼鏡,締造奇蹟般的成功。
他反思這一路走來支持他不被外界動搖,一心朝向目標前進的關鍵,他發現,唯有具備「飢渴精神」——胸懷強烈的渴望、形塑堅定的信念以及持續不斷的努力,進而能專心致志,成就非凡。本書整理自他返回母校鹿兒島大學,鼓勵年輕學子在出社會之前必備的人生與工作哲學,並且鼓勵以「六項精進」為行事基準,持續提升品格,以實踐自我,邁向美好人生。
無論順境逆境,在人生的巔峰或低谷,
貫徹六項精進,提升品格、實踐自我,成就美好人生:
努力:付出不亞於任何人的努力。
謙虛:不驕傲。
反省:每日反省。
感謝:活著,就值得感謝。
善行:行善,利他。
韌性:不為感性的煩惱所困。
「成功的人不會左顧右盼,而是拚命投入該做的事。」——稻盛和夫
*本書為《活下去的力量》新裝紀念版
稻盛和夫27歲創立京瓷、52 歲創立第二電電,連續創立兩家全球五百強企業,更以78歲高齡接下重建日航的重責大任,成功帶領日航重生。這一路走來,他歷經石油危機、全球金融風暴、內部員工的不信任、新品研發陷入困局,健康亮紅燈⋯⋯無數挫敗,但他始終沒有被擊倒,更在一片不看好下屢次跌破眾人眼鏡,締造奇蹟般的成功。
他反思這一路走來支持他不被外界動搖,一心朝向目標前進的關鍵,他發現,唯有具備「飢渴精神」——胸懷強烈的渴望、形塑堅定的信念以及持續不斷的努力,進而能專心致志,成就非凡。本書整理自他返回母校鹿兒島大學,鼓勵年輕學子在出社會之前必備的人生與工作哲學,並且鼓勵以「六項精進」為行事基準,持續提升品格,以實踐自我,邁向美好人生。
無論順境逆境,在人生的巔峰或低谷,
貫徹六項精進,提升品格、實踐自我,成就美好人生:
努力:付出不亞於任何人的努力。
謙虛:不驕傲。
反省:每日反省。
感謝:活著,就值得感謝。
善行:行善,利他。
韌性:不為感性的煩惱所困。
「成功的人不會左顧右盼,而是拚命投入該做的事。」——稻盛和夫
*本書為《活下去的力量》新裝紀念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