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日子享生活誌 [第55期]:開一間理想中的 小吃店
-
點閱:91
19人已收藏
- 作者: 我城股份有限公司製作
- 出版社:我城股份有限公司
- 出版年:2016.11
- 格式:PDF,JPG
租期7天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4-12-18
本期內容簡介
NO.55《開一間理想中的小吃店》
We can't live without Taiwanese food
碗內見天地 真正的生活哲學家
認識臺灣不能不談吃,更不能不談臺灣人吃的方式。舒國治老師在《台北小吃札記》中寫到:「如今的臺北絕對是世界級都會,但在豪奢酒店餐廳的縫隙裡,質樸陳舊,甚至略顯笨拙的小館子、小吃攤卻仍如草木般怡然生長著。」舒老師這番話即是小日子55期的主題精神,這個月我們走訪臺灣五個縣市,挖出與時俱進的臺灣美食,主理人傳承了舊時一絲不苟的手藝,摻入新一代設計,再撒上些許叛逆跟用心,成就一道道別有滋味的臺灣料理。
高雄的不糊麵線,兩個餐飲外行人從零學起,在容器跟醬料都加入設計巧思;藏身老公寓二樓的臺北時寓牛肉麵,極有層次的口味,就如同它充滿故事的空間;臺中盛橋刈包主理人史奈普引用電影料理鼠王的臺詞:「並非誰都能成為偉大的藝術家,不過偉大的藝術家卻可能來自任何角落」。本期介紹的這些主理人,在我心中都是各據一方的藝術家,將臺灣小吃以職人精神對待,一小碗內蘊藏說不完的哲理。
小日子從本期將增頁為116頁,價格也調整到125元。之前單本100元的零售價,對我們的製作成本負擔頗大,如果銷量好的時候,我們小家庭還能簡樸度日,一旦景氣不好或是我們又雄心大發地挑戰冷門的封面題目,銷量不如預期,就會拉警報。這是獨立發行的出版社逃不了的宿命跟挑戰,即使家境不寬裕,但碰到想做的題目(像本期橫跨五個縣市的製作)錢還是忍不住花下去。
這期新登場的是「工作室的日常」,未來每期我們將走訪一位設計師的工作室,這些平常不開放參觀的私人工作場域,隱藏了設計師/創作者的靈感繆思跟生活用品。透過這些「偷窺」的角度,可以看到生活細節,或許做不出他們的作品,但活得像個設計師,也不錯呢。
開了店之後很多讀者親自跑來表達對我們的喜愛,時時刻刻可以感受第一線的熱情,是我們前進最大的動力。謝謝讀者們包容跟支持我們在內容跟價格上做的調整,我們不會讓大家失望的,小日子會一直努力,做得很好、更好、非常好。
認識臺灣不能不談吃,更不能不談臺灣人吃的方式。舒國治老師在《台北小吃札記》中寫到:「如今的臺北絕對是世界級都會,但在豪奢酒店餐廳的縫隙裡,質樸陳舊,甚至略顯笨拙的小館子、小吃攤卻仍如草木般怡然生長著。」舒老師這番話即是小日子55期的主題精神,這個月我們走訪臺灣五個縣市,挖出與時俱進的臺灣美食,主理人傳承了舊時一絲不苟的手藝,摻入新一代設計,再撒上些許叛逆跟用心,成就一道道別有滋味的臺灣料理。
高雄的不糊麵線,兩個餐飲外行人從零學起,在容器跟醬料都加入設計巧思;藏身老公寓二樓的臺北時寓牛肉麵,極有層次的口味,就如同它充滿故事的空間;臺中盛橋刈包主理人史奈普引用電影料理鼠王的臺詞:「並非誰都能成為偉大的藝術家,不過偉大的藝術家卻可能來自任何角落」。本期介紹的這些主理人,在我心中都是各據一方的藝術家,將臺灣小吃以職人精神對待,一小碗內蘊藏說不完的哲理。
小日子從本期將增頁為116頁,價格也調整到125元。之前單本100元的零售價,對我們的製作成本負擔頗大,如果銷量好的時候,我們小家庭還能簡樸度日,一旦景氣不好或是我們又雄心大發地挑戰冷門的封面題目,銷量不如預期,就會拉警報。這是獨立發行的出版社逃不了的宿命跟挑戰,即使家境不寬裕,但碰到想做的題目(像本期橫跨五個縣市的製作)錢還是忍不住花下去。
這期新登場的是「工作室的日常」,未來每期我們將走訪一位設計師的工作室,這些平常不開放參觀的私人工作場域,隱藏了設計師/創作者的靈感繆思跟生活用品。透過這些「偷窺」的角度,可以看到生活細節,或許做不出他們的作品,但活得像個設計師,也不錯呢。
開了店之後很多讀者親自跑來表達對我們的喜愛,時時刻刻可以感受第一線的熱情,是我們前進最大的動力。謝謝讀者們包容跟支持我們在內容跟價格上做的調整,我們不會讓大家失望的,小日子會一直努力,做得很好、更好、非常好。
- 小日子行事曆(第8頁)
- 一件事(第14頁)
- 住京都舊町屋 有靜好時光相伴(第15頁)
- 找一只飯碗 舒服吃飯(第18頁)
- 帶一雙筷子 慢食古樸小鎮(第20頁)
- 散發熱度的綠色鋪子 在花市閃閃發光(第23頁)
- 慢走巴黎 有一種渾然天成的電影感(第26頁)
- 到香港唐樓的藍人茶館 赤足暢談(第28頁)
- 持之以恆的減量之美(第30頁)
- 專欄(第32頁)
- 馬世芳:那老是晚八分之一拍的電風琴(第32頁)
- 姚謙:莫斯科的第一天(第36頁)
- 張曼娟:不要太愛我(第40頁)
- 聊聊天 趙德胤 × 吳可熙:試鏡之後 開始捲入的電影事件(第42頁)
- 封面故事 We can't live without Taiwanese food(第50頁)
- Part 01 他們開了一間臺灣小吃店(第52頁)
- Part 02 飽餐後 來道不一樣的臺灣小點(第78頁)
- Part 03 我們愛用的臺灣傳統廚具(第82頁)
- 中年大叔的生活偏見 大叔覺得保養身體和回家陪媽媽吃飯很重要(第88頁)
- 工作室日常 走入90後平面設計師的共同工作室(第94頁)
- 北臺灣旅人日記 海潮白浪襲來 一個人的寧靜時分(第100頁)
- 我們喜愛的藝文事物(第106頁)
- 陳栢青:咖哩是種信仰(第106頁)
- 編輯室:截稿期需要音樂相伴(第108頁)
- 小日子享生活選(第110頁)
其他刊期
同分類熱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