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內容簡介
食農教育
吃,不只是吃飽,學校的營養午餐也可以是一堂課,
食農教育給孩子終生帶著走的能力,包含選食力、環境關懷,以及感謝他人等內涵,
嚴選全台47個小農市集、18家安心餐廳,家庭用消費愛地球,
親子、師生重新學習吃飯,擁有飲食素養。
文/陳珮雯、李京諭、王常怡、楊鎮宇、施逸筠 攝影/曾千倚、黃建賓、楊煥世 版面設計/王瑋薇
世界與視野 World & Vision
延續天下集團對國際趨勢與全球視野的關注,每期報導最先進教育趨勢與行動,呈現更廣闊的世界觀。
學校與教育 School & Learning
親師生三方溝通平台,深入探討教育領域看似針鋒相對的議題,如「一綱多本」等。每期固定”親師交流道”、”相對論”、”校園新視界”等欄木,強化親師、親子間的深度溝通。
家庭與教養 Family & Parent
針對家長的需要提供更多更實用的家庭教養法則。每期固定”教養一點通”、”親密關係”、”學習幫手”等欄目,更貼近親子家庭每日面對的實際需求。
生活 Life
以「友善家庭」價值觀為核心,提供更有品質「家庭與生活」資訊。每期固定有適合親子共享休閒生活建議、家庭健康提案、親子共讀書,全方位促進家庭生活的豐富與親密。
親子、師生重新學習吃飯,擁有飲食素養。
文/陳珮雯、李京諭、王常怡、楊鎮宇、施逸筠 攝影/曾千倚、黃建賓、楊煥世 版面設計/王瑋薇
世界與視野 World & Vision
延續天下集團對國際趨勢與全球視野的關注,每期報導最先進教育趨勢與行動,呈現更廣闊的世界觀。
學校與教育 School & Learning
親師生三方溝通平台,深入探討教育領域看似針鋒相對的議題,如「一綱多本」等。每期固定”親師交流道”、”相對論”、”校園新視界”等欄木,強化親師、親子間的深度溝通。
家庭與教養 Family & Parent
針對家長的需要提供更多更實用的家庭教養法則。每期固定”教養一點通”、”親密關係”、”學習幫手”等欄目,更貼近親子家庭每日面對的實際需求。
生活 Life
以「友善家庭」價值觀為核心,提供更有品質「家庭與生活」資訊。每期固定有適合親子共享休閒生活建議、家庭健康提案、親子共讀書,全方位促進家庭生活的豐富與親密。
- 專欄與短波(第22頁)
- 編者的話(第16頁)
- 新鮮事(第18頁)
- 洪蘭 管教有助創造力(第22頁)
- 吳靜吉 AR幫助學習動起來(第24頁)
- 柯華葳 面對失敗的幽默感(第26頁)
- 葉丙成 關心孩子,就請為他當好老師的後盾!(第28頁)
- 趨勢(第32頁)
- 主持人謝哲青 生活才是最壯闊的冒險(第32頁)
- 芬蘭課綱計劃主席哈梅琳 高品質的學習關鍵:照顧孩子需求的課綱(第40頁)
- 另類教育不是萬靈丹(第42頁)
- 家庭(第46頁)
- 我帶孩子一起走路環島(第47頁)
- 請問教養專家(第48頁)
- 你先生不是真的3C中毒(第54頁)
- 別拿「讚美」當心理控制的工具(第56頁)
- 背誦分類號,不是圖書館教育的核心(第60頁)
- 孩子一天能吃多少糖?(第64頁)
- 天黑時,孩子必須單獨回家 怎麼做才安全?(第66頁)
- 父子情(第70頁)
- 惱人的孕婦糾察隊(第72頁)
- 學習(第76頁)
- 公立實驗學校就在你家旁(第76頁)
- 台北市博嘉國小 捷運站旁就有實驗小學(第78頁)
- 宜蘭縣岳明國小 別人體育課踢球 我們駕帆船(第80頁)
- 台南復育風獅爺 用想像力守護傳統文化(第84頁)
- 教科書 為什麼這麼難看?(第88頁)
- 迎戰人工智慧AI的未來人才(第90頁)
- 一堂為難代課老師的師生情緒課(第94頁)
- 金鐘獎最佳男主角吳慷仁 跟15歲的自己說:你害怕的事情都沒發生(第98頁)
- 封面故事 食農教育(第105頁)
- 飲食素養三大內涵與行動 擁有選食力拒當吃的文盲(第106頁)
- 學校教出選食力(第112頁)
- 家庭採買愛地球(第120頁)
- 生活(第131頁)
- 甜鹹好滋味 醬醬好食光(第132頁)
- 教養裡的溫和與堅持(第134頁)
- 日本家居設計師石村由起子 眼睛開心的環境 心也會變柔軟(第138頁)
- 知性之旅1台北 古蹟裡探訪金庫的祕密(第140頁)
- 知性之旅2宜蘭 全亞洲第一座積木博物館(第142頁)
- 活動快報(第144頁)
紙本書 NT$ 220
單本電子書
NT$
70
其他刊期
同分類熱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