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期7天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5-01-28
本期內容簡介
Editor's Note 編輯台時間
內在驅動的求新求變
今年是《經理人月刊》舉辦年度「MVP經理人」選拔的第9屆。從2008年起,我們每一年都從產官學界,找尋在工作崗位上,努力把事情做到最好的專業經理人和個人工作者。
我們的遴選標準無關乎產業、領域、規模、位階、職級、年齡、資歷,9年來始終如一的評量指標,就是工作者是否為自己所屬的組織、產業和整個台灣社會,做出了關鍵性的貢獻和影響。
如同在球場上的最有價值球員(MVP,Most Valuable Player)一般,這群身處在各行各業的MVP們,不管是總裁、董事長,或店長、里長,他們可能是直接得分者、士氣帶動者、運籌帷幄者、也可能是靈活應變者,最終都促成團隊成效更上一層樓,在同業裡、在全球舞台上,取得領先地位。
回顧歷年來MVP經理人的名單,得主除了來自規模大小不等的企業之外,也有許多來自文化領域、藝術創作、醫療機構、教育事業、公務機關、社會公益組織,充分說明了無論是營利、非營利組織,不管職稱上是不是叫「經理人」,社會上各個角落都有一群專業工作者,在他們每天做的事情上,落實經營管理的理論和實務,帶領團隊成員創造更高的效益,發揮更大的影響力。
關於管理的定義,不同學者專家給的界定不同。在《管理在管什麼》(臉譜出版)這本書裡,讀到兩位美國管理學者為管理下的定義時,覺得這最貼近許多MVP經理人在受獎前後所發表的言論(有時候也是婉拒受獎的理由):
美國管理學者哈洛.庫茲(Harold Koontz)認為,所謂管理,是指「在正式組成的團體裡,藉由眾人的力量才成事的一門技巧。」
英國管理學者羅絲瑪麗.史都華(Rosemary Stewart)指出,管理是「先決定好該做什麼,再找其他人去辦。」
「眾人的力量」正是關鍵字所在。每一年、每一次採訪,一定會有受訪者說,這個獎不是他個人得到的,而是整個團隊一起努力的成果。
「決定好該做什麼」則是領導者或管理者責無旁貸的日常工作,他們也許不再需要把手弄髒,但是絕對需要捲起袖子,和團隊攪和在一起,讓每個人都知道自己為何而戰、為誰而戰。
由於經理人是透過眾人的力量以成事,所以無論是前景未明、局勢艱難、景氣低迷的時刻;苦無對策、挫敗沮喪、心生倦怠的時候,經理人不但要能激勵團隊,更要能激勵自己,因為眾人都在等待你提供方向和指引。
在有限的工作經歷中,我看過功成名就,卻從未停止想要變革創新、做出貢獻的傑出領導人,彷彿工作永遠也不累;也聽聞過做事沒幾年,老嚷著不想上班的工作者。矛盾的是,熱愛工作的人,未必一直都在工作,他們把人生過得挺充實的;而逃避工作者,最常埋怨的往往是工作徹底侵蝕了他們的人生,欲除之而後快。
每一年,我們都設法為當年度的MVP經理人活動賦予一股精神,發現不管字詞如何包裝修飾,說穿了就是「求新求變」。凡是抱持著這個信念的經理人或工作者,不管所處的環境蓬勃或低潮,在他們的體內,永遠都有一股強大的內在驅動力,讓他們必須突破窠臼、超越自己。
我們的遴選標準無關乎產業、領域、規模、位階、職級、年齡、資歷,9年來始終如一的評量指標,就是工作者是否為自己所屬的組織、產業和整個台灣社會,做出了關鍵性的貢獻和影響。
如同在球場上的最有價值球員(MVP,Most Valuable Player)一般,這群身處在各行各業的MVP們,不管是總裁、董事長,或店長、里長,他們可能是直接得分者、士氣帶動者、運籌帷幄者、也可能是靈活應變者,最終都促成團隊成效更上一層樓,在同業裡、在全球舞台上,取得領先地位。
回顧歷年來MVP經理人的名單,得主除了來自規模大小不等的企業之外,也有許多來自文化領域、藝術創作、醫療機構、教育事業、公務機關、社會公益組織,充分說明了無論是營利、非營利組織,不管職稱上是不是叫「經理人」,社會上各個角落都有一群專業工作者,在他們每天做的事情上,落實經營管理的理論和實務,帶領團隊成員創造更高的效益,發揮更大的影響力。
關於管理的定義,不同學者專家給的界定不同。在《管理在管什麼》(臉譜出版)這本書裡,讀到兩位美國管理學者為管理下的定義時,覺得這最貼近許多MVP經理人在受獎前後所發表的言論(有時候也是婉拒受獎的理由):
美國管理學者哈洛.庫茲(Harold Koontz)認為,所謂管理,是指「在正式組成的團體裡,藉由眾人的力量才成事的一門技巧。」
英國管理學者羅絲瑪麗.史都華(Rosemary Stewart)指出,管理是「先決定好該做什麼,再找其他人去辦。」
「眾人的力量」正是關鍵字所在。每一年、每一次採訪,一定會有受訪者說,這個獎不是他個人得到的,而是整個團隊一起努力的成果。
「決定好該做什麼」則是領導者或管理者責無旁貸的日常工作,他們也許不再需要把手弄髒,但是絕對需要捲起袖子,和團隊攪和在一起,讓每個人都知道自己為何而戰、為誰而戰。
由於經理人是透過眾人的力量以成事,所以無論是前景未明、局勢艱難、景氣低迷的時刻;苦無對策、挫敗沮喪、心生倦怠的時候,經理人不但要能激勵團隊,更要能激勵自己,因為眾人都在等待你提供方向和指引。
在有限的工作經歷中,我看過功成名就,卻從未停止想要變革創新、做出貢獻的傑出領導人,彷彿工作永遠也不累;也聽聞過做事沒幾年,老嚷著不想上班的工作者。矛盾的是,熱愛工作的人,未必一直都在工作,他們把人生過得挺充實的;而逃避工作者,最常埋怨的往往是工作徹底侵蝕了他們的人生,欲除之而後快。
每一年,我們都設法為當年度的MVP經理人活動賦予一股精神,發現不管字詞如何包裝修飾,說穿了就是「求新求變」。凡是抱持著這個信念的經理人或工作者,不管所處的環境蓬勃或低潮,在他們的體內,永遠都有一股強大的內在驅動力,讓他們必須突破窠臼、超越自己。
- Column 專欄(第18頁)
- 編輯台時間 齊立文/ 內在驅動的求新求變(第18頁)
- 小編信箱 周品均/ 資深幹部做事被動、交差了事,教導、賞罰都無效,該怎麼辦?(第22頁)
- 社長學步集 何飛鵬/ 雞犬不可一起昇天(第24頁)
- 講理 盧希鵬/ 金融的未來:機器可能比銀行更可信(第32頁)
- 創河塾物語 溫肇東/ 城市風格的改變,來自市民品味(第36頁)
- 青梅煮酒論 林文政/ 向穆罕默德學領導:威權與威信缺一不可(第40頁)
- 管理顧問的工具箱 徐瑞廷/ 科技業績優生的成長策略:併購、優化服務、數位轉型(第44頁)
- 論‧人才 蔡維奇/ 好主管的兩大任務:讓員工高效工作、有個人生活(第138頁)
- 職場溝通塾 黑立言/ 年輕人想的不一樣!跨世代領導的藝術(第140頁)
- 全球大講堂 許毓仁/ 政府設立資訊長的戰略思考(第142頁)
- Ideas Update 管理在線(第48頁)
- 《Inc.》/ 激勵教練年收50 億美元關鍵:把自己和客戶放在同一艘船上(第48頁)
- 《The Atlantic》/ 受寶可夢熱潮啟發,博物館用AR 活化歷史,讓參觀者身歷其境《Chief Strategy Officer Magazine》/ 商標設計新趨勢:一目了然、圖像勝過文字(第49頁)
- 《The European Business Review》/ 企業成功轉型的領導技能:會說故事、實現承諾(第50頁)
- 《MIT Sloan Management Review》/ 讓最了解公司的人做決定,公司的策略走向自己人說了算!《Entrepreneur》/ Uber 服務的新藍海:鎖定微型創業家,駛向物流服務(第51頁)
- 《Fortune》/ AlphaGo 棋藝驚艷全球,大企業爭相投入深度學習技術(第52頁)
- 《Chief Learning Officer Magazine》/ 美國人不愛上大學!企業推進修方案,提升人力素質(第53頁)
- 《TD》/ 航運龍頭力抗產業寒冬之道:加碼投資「主管教育訓練」《Sales & Marketing Management》/ 用社群媒體打廣告、推業務,先「社交」,再銷售(第54頁)
- Working Tips 實用祕技(第58頁)
- 組織管理/以前的做法不一定都對!成功變革從「革心」做起(第58頁)
- 領導帶人/做好授權、謙虛、教導,主管不必「無所不能」(第59頁)
- 職涯規畫/辭職創業,日子更悠閒?中國電商鬼才的3 個人生體悟(第60頁)
- 人際溝通/厭倦一成不變的生活嗎?放下手機、試試與陌生人聊天(第61頁)
- Diagram 管理圖解 出奇圖像法則:走出創意枯竭困局/ 6 法則啟動大腦聯想力,一張圖解決提案企畫難題(第64頁)
- Business Book Review 商管選書(第68頁)
- 英文書介 _《混亂:如何在規範的世界中保持創意與彈性》(暫譯)/擁抱、甚至刻意製造混亂,才有機會從「夠好」邁向「更好」(第68頁)
- 中文書介 _《恆毅力》/努力加上努力,天賦才會轉化為成就(第70頁)
- 主題學習 2016年 100MVP經理人 再啟動──創新轉型,破局而出(第74頁)
- 重啟「第二曲線」:避開盛極而衰的宿命 快速位移、勇於捨棄,啟動一場創新、轉型的變革(第76頁)
- 產品創新 product 整合技術、顧客需求,創造最有價值的新品(第79頁)
- 行銷創新 MARKETING 洞見市場趨勢,將產品推向世界舞台(第89頁)
- 服務創新 service 貼近消費者內心,讓人主動選擇你的服務(第103頁)
- 社會公益創新 social 為急迫的社會議題把脈,開出最良善的解方(第115頁)
- 組織管理創新 organization 優化製造流程,提高生產效率(第123頁)
- 2017《經理人月刊》100 MVP經理人參選辦法(第178頁)
- Special Report 特別企畫(第150頁)
- 邏輯思考 筆記術(第150頁)
- Mini Special Report 2016年台灣國際品牌價值調查 站在品牌優勢基礎上,布局「拓、合、升、智」商機(第170頁)
- Manager's Life 下班後 名人的勵志課Best Quotes _巴拉克.歐巴馬(Barack Obama)/ “Change will not come if we wait for some other person or some other time. We are the ones we've been waiting for.“(第177頁)
其他刊期
同分類熱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