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期14天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2-07-21
內容簡介
本書特色
本書主要在論述依於《華嚴經》所建立的重重無盡法界中,其真正的意旨在能落實於生活上;於眾生界裡如何善巧方便的修行與利眾,是為本書所欲揭示的華嚴義涵。另有論述華嚴與禪宗關係的相關論文,以見華嚴所涵攝的思想範疇。
- 壹、《華嚴經》如來依正莊嚴的境地(第1頁)
- 人人皆同一正覺平等心(第2頁)
- 人際經營學的布施、愛語、利行與同事(第3頁)
- 精勤修行自能與諸佛相會(第5頁)
- 佛光與我之光本是相融相合(第7頁)
- 心定則能與一切眾生感同身受(第8頁)
- 深信一意念可遍滿無盡法界(第10頁)
- 隨眾生的心念呈現一切的法界(第11頁)
- 心別則業別業別則所見亦別(第13頁)
- 與諸佛菩薩的同智與同行(第14頁)
- 保持當下覺知的心境(第16頁)
- 貳、《華嚴經》的一與多(第19頁)
- 名號將因修行而具有功德力(第20頁)
- 圓滿的智慧與慈悲源於修行的不疲厭(第21頁)
- 圓融善巧方便的應對態度與方法(第23頁)
- 共為相同的生存空間努力(第24頁)
- 人人本具足無量的光明(第26頁)
- 每一個生命就是一個世界(第27頁)
- 心念不同則所感所受皆將不同(第29頁)
- 體證理境而行於娑婆(第30頁)
- 日常生活即是成佛之道(第32頁)
- 善用其心於日常生活之中(第33頁)
- 信為成就佛聖的根源(第35頁)
- 依定力深則往來一切無礙(第36頁)
- 參、《華嚴經》修證的歷程(第39頁)
- 正心念則能往來自在於天上與人間(第40頁)
- 依清淨心則所見亦皆平等(第41頁)
- 於正法不退轉初心則可得入聖位(第43頁)
- 住就是精進不已歷劫不退轉的修行(第44頁)
- 真正的梵行在於一切法無執無著(第46頁)
- 修行的要旨在有其事而無其心(第48頁)
- 精進之道在於永持初發心(第49頁)
- 一切所成皆源於發利眾之心(第51頁)
- 明法得以入心則必能確實行持於生活上(第52頁)
- 於所修學皆迴向一切眾生(第54頁)
- 心靈境界的提昇在於對法義精進不捨(第55頁)
- 隨順因緣與眾生結法緣最是自在(第57頁)
- 信與解將因行持而轉增堅固精進(第59頁)
- 自心定功是修學的根本(第60頁)
- 為度眾生則需培養多聞多能力(第62頁)
- 立於無限生命的願力與慈悲(第63頁)
- 莊嚴妙寶皆為成就眾生(第65頁)
- 應時應機的活潑相處方式(第67頁)
- 因迴向則能廣大無量無邊(第68頁)
- 迴向的依據就是宇宙與我同體(第70頁)
- 為轉增明淨以是有修行階位之說(第72頁)
- 由歡喜心至自在隨緣的生活(第75頁)
- 肆、《華嚴經》時空間的維次(第79頁)
- 修一切法門其目的皆為得定(第80頁)
- 以定為基礎才能得真實智慧(第81頁)
- 神通源於心的清淨平等(第83頁)
- 一切眾生本具不可思議的神通(第84頁)
- 忍是智慧觀照下安住於理的行為(第86頁)
- 忍辱是意志堅強的表現(第88頁)
- 時間無盡性的立志修行(第89頁)
- 歷劫修行是為彰顯佛德深廣(第91頁)
- 無窮無盡層層翻轉的信願行證(第93頁)
- 一念萬年的時間延展性(第94頁)
- 任何空間皆是好修行之地(第96頁)
- 昔與今是為一體的觀照與精進(第97頁)
- 伍、《華嚴經》深入法界的目的(第101頁)
- 清淨心念可遍及一切法界(第102頁)
- 正向心念的不可思議(第103頁)
- 圓滿的相好來自於因地修行(第105頁)
- 不同於世俗的外相追求(第106頁)
- 正念光明可令法界離苦得樂(第108頁)
- 觀照一切業報皆是虛妄不可得(第109頁)
- 忍辱可遠離瞋恚的百萬障門(第111頁)
- 普賢菩薩的十大願行(第113頁)
- 人人本具如來智故當成佛(第114頁)
- 依自性而起以觀一切的人事物(第116頁)
- 悟一切空以行一切有(第117頁)
- 常在世間而不染世間的菩薩行(第119頁)
- 深入世間與眾生相處(第121頁)
- 謙和、慈悲、寬容以待一切眾生(第122頁)
- 附錄:論《華嚴經》「佛始成正覺」與《六祖壇經》「自性具足」之義涵(第125頁)
- 摘要(第126頁)
- 壹、前言(第127頁)
- 貳、佛智之覺具(第128頁)
- 參、佛德之圓遍(第134頁)
- 肆、佛身之證成(第140頁)
- 伍、佛境之悟入(第145頁)
- 陸、佛土之示現(第152頁)
- 柒、結論(第158頁)
- 參考書目(第160頁)
紙本書 NT$ 270
單本電子書
NT$
189
點數租閱
20點
租期14天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2-07-21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2-07-21
同分類熱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