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期14天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5-02-06
內容簡介
充滿故事的美國歷史
這是世界上最強大、最有力量,甚至是說話最算數的超級大國,但這也是一個非常奇怪的國家。這個國家沒有悠久的歷史,沒有輝煌的文明,甚至沒有一個單一的主體民族;這個國家五百年前還是莽荒之地,四百年前才建立了第一個殖民地小鎮,三百年前還沒有像樣的城市,兩百年前才開始脫離英格蘭而獨立。
但就是這樣一群大英帝國的流浪者,乘風破浪滿載希翼,經過幾百年的艱苦努力,終於茁壯成長,超過了地球上所有的對手,成為唯一的超級大國,成為世界的主導。
這就是美國,全稱美利堅合眾國,綽號「山姆大叔」。美國歷史完全可以看成一個國家的奮鬥史,這期間不僅有建國初期的苦難和血淚,還有開拓時期的艱辛與奮進,以及成功之後的驕傲自滿。
一個沒有文化背景的民族是沒有力量的。美國的成為超級大國的力量來自於歐洲的歷史傳統和今天的時代創新。作為歐洲在美洲的開拓和探索,美國在歷史上僅有300年左右。但是,美國所依賴的文化傳統卻已源遠流長,可以上溯5000年。
歷史就像一條河,上游的支流縱橫交錯,複雜多變,讓人分不清哪是支流,哪是源頭。面對錯綜複雜的形式,最簡單的方法往往最有效。要想找到美國歷史的源頭,只能快刀斬亂麻:要麼找最長的支流,要麼找最粗的支流。
美國歷史上最長的支流,毫無疑問是哥倫布發現新大陸的那次航行;而最粗最壯的支流,則應該是五月花號上的那群清教徒們。歷史無數次地告訴我們,悲劇的開端,往往也是榮耀的起點。
初期的探索過程並非全部一帆風順,探索者的路上荊棘遍佈,既有滔天海浪和暴風驟雨的威脅,更有死亡陰影的隨時召喚。美國歷史的開頭也許充滿坎坷,但這並不影響他成為世界超級大國。
但從此以後,不管是最初的英國人,還是後來的法國人、愛爾蘭人,他們都改變了原有的認知,從一個「入侵者」的角色漸漸轉變為「擁有者」。
在美國生活過的法國人赫克托‧聖約翰‧克雷夫科爾認為:「美國人——到底是什麼人?他們或是歐洲人,或是歐洲人的後裔,他們是你在任何其他國家都找不到的混血人。」
自此以後,美國開始了充滿故事的歷程。這裏有一群農民、商人和律師擬定美國憲法,以及1787年9月17號憲法大會代表在費城簽署憲法的故事;有林肯與道格拉斯辯論爭奪伊利諾州參議員席位的故事;有股市崩盤,引發現代社會最嚴重的一次經濟災難的故事……
這裏有喬治‧華盛頓領導美國打贏獨立戰爭的故事;有德潛艇攻擊把美國推入一戰的故事;有二戰時英美在諾曼地登陸的故事;有911改變了世界的故事;還有美國深陷越南戰場的故事……
美國人的故事,本質上是憑藉智慧和技巧、憑藉信仰和意志的力量、憑藉勇氣和堅持來戰勝困難的故事。美國的每一個經歷就是一個故事,每一個故事都是那麼精彩絕倫;每一個精彩絕倫的背後,或帶著辛酸,或帶著榮耀,伴隨著美國成長。
本書特色
歷史不但是一個國家和民族的發展史,也是一部有思想、有靈魂的生活史和奮鬥史。研讀世界歷史,不僅可以豐富我們的歷史知識,還可以讓我們從世界歷史的興衰演變中體會生存智慧、開闊眼界,感悟與中華文化不同的風俗民情。
■ 全方位、新視角、多層面的編排方式,國際年表對照,輕鬆瞭解國內外大事。
我們本著為廣大讀者提供一本通俗歷史讀物的思想,特別採用編年體制,按歷史順序編寫,版面編排用心,兩側附上簡易大事紀年表,讓讀者在讀美國歷史的同時,可以清楚明白的知道當時國際上發生的事情。
■ 掌握美國趨勢演化的精髓,簡單扼要地勾勒出美國歷史的發展。
歷史是一面鏡子,更是一部五花八門、包羅萬象的百科全書。本書精選了美國歷史上一個個叱吒風雲的歷史人物、可歌可泣的豐功偉業與驚心動魄的重大事件將之完整再現,讓讀者可以開啟眼界、啟發智慧。
■ 本書的敘述手法,輕鬆而詼諧,讀者可以因此進入歷史的時光隧道,與古人的生活合而為一。
本書以歷史故事的形式為基礎,以時間為序,精選了重大事件、風雲人物、輝煌成就、燦爛文化等內容,使讀者能從歷史中汲取睿見卓識,深化並拓展人生閱歷。精練簡潔的文字、多種視覺元素、全新的視角、科學的體例,結合全面豐富的內容,使讀者能深入地瞭解美國歷史,從全新的角度和嶄新的層面去感受歷史、思考歷史。
- 前言:充滿故事的美國歷史(第3頁)
- ∣ 序章 ∣ 兩種文明的衝突(第11頁)
- 後來居上的美洲文明(第13頁)
- 與世無爭的印第安人(第15頁)
- 哥倫布的意外收穫(第18頁)
- 從維吉尼亞撒下的殖民網(第21頁)
- 五月花號揚帆起航(第24頁)
- 【專題】火雞,走,過節去(第27頁)
- ∣ 第一章 ∣ 覺醒吧,冒險者們(第29頁)
- 財富的迷失與覺醒(第31頁)
- 勝利不會掌握在嘲笑者手中(第33頁)
- 要自由,不要印花稅(第35頁)
- 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有反抗(第38頁)
- 【專題】用風箏捕捉雷電的人(第41頁)
- ∣ 第二章 ∣ 自由,給我自由(第43頁)
- 黎明時分的一聲槍響(第45頁)
- 折斷的橄欖枝(第47頁)
- 自由的吶喊(第50頁)
- 美法聯盟挑戰日不落帝國(第53頁)
- 最後一道防線的崩潰(第56頁)
- 【專題】誰是真正的山姆大叔(第59頁)
- ∣ 第三章 ∣ 美利堅初現雛形(第61頁)
- 到底誰才是真正的贏家(第63頁)
- 自由國度的誕生(第65頁)
- 戰後社會需要新鮮感(第68頁)
- 【專題】偉人中的偉人(第71頁)
- ∣ 第四章 ∣ 年輕政府遭遇挑戰(第73頁)
- 苦難的開始與悲壯的結束(第75頁)
- 千呼萬喚始出來的憲法(第77頁)
- 高人一籌的漢米爾頓(第80頁)
- 《傑伊條約》:美國人心中的疤(第83頁)
- 【專題】戰火中飛出的國歌(第86頁)
- ∣ 第五章 ∣ 站在巨人的肩上(第89頁)
- 一個逃兵引起的封港令(第91頁)
- 門羅拒絕了坎寧的建議(第93頁)
- 傑克遜和卡宏的對決(第96頁)
- 工業航母的起航時刻(第98頁)
- 【專題】向酒神宣戰(第101頁)
- ∣ 第六章 ∣ 青年人,到西部去(第103頁)
- 德克薩斯的麻煩(第105頁)
- 奧勒岡邊界之爭(第107頁)
- 垂涎加利福尼亞(第110頁)
- 充滿血淚的西進之路(第112頁)
- 【專題】黃金!黃金!(第116頁)
- ∣ 第七章 ∣ 內戰來臨(第119頁)
- 流血的堪薩斯(第121頁)
- 引起紛爭的憲法(第123頁)
- 南部七州的叛離(第125頁)
- 【專題】四海之內,有誰肯讀美國文學作品?(第128頁)
- ∣ 第八章 ∣ 國家不可分(第131頁)
- 山姆特堡打響了第一槍(第133頁)
- 最血腥的戰鬥(第135頁)
- 改變歷史的驚天謀殺(第138頁)
- 非法組織「3K黨」(第141頁)
- 【專題】你自由了!(第145頁)
- ∣ 第九章 ∣ 戰後重生(第147頁)
- 南方重建的艱辛(第149頁)
- 五一罷工,雄起的工人(第151頁)
- 壓倒海上霸主的最後一根稻草(第154頁)
- 爭奪國中之國(第156頁)
- 【專題】電燈只是一個小小的開始(第159頁)
- ∣ 第十章 ∣ 威爾遜與意外的大戰(第161頁)
- 塞拉耶佛青年引爆的一場世界大戰(第163頁)
- 橫空出現的德國潛艇(第165頁)
- 沒有勝利的和平(第167頁)
- 中立的巨人被迫參戰(第169頁)
- 【專題】為世界裝上輪子(第172頁)
- ∣ 第十一章 ∣ 大蕭條來了(第175頁)
- 黑色星期四(第177頁)
- 蕭條下的悲慘世界(第179頁)
- 補償金遠征軍的聚會(第183頁)
- 百萬富翁的兒子上臺(第185頁)
- 【專題】像鳥一樣飛(第189頁)
- ∣ 第十二章 ∣ 戰爭是筆大生意(第191頁)
- 打還是不打,這是一個問題(第193頁)
- 不能忽視的奇恥大辱(第195頁)
- 義大利戰場上的勝利(第197頁)
- 諾曼第戰役(第200頁)
- 【專題】「小男孩」和「胖子」(第204頁)
- ∣ 第十三章 ∣ 冷戰時期(第207頁)
- 友善的面紗變成敵對的戎裝(第209頁)
- 麥卡錫主義(第212頁)
- 來自古巴的恐慌(第214頁)
- 【專題】個人一小步,人類一大步(第218頁)
- ∣ 第十四章 ∣ 美國世紀的無奈(第221頁)
- 誰耗得起時間(第223頁)
- 麥戈文的硬傷(第226頁)
- 真相背後的真相(第228頁)
- 我有一個夢想(第230頁)
- 【專題】製夢工廠裏的奇蹟(第234頁)
- ∣ 第十五章 ∣ 美國總統(第237頁)
- 親民謙和的吉米‧卡特(第239頁)
- 70歲才當選的演員總統(第241頁)
- 軟弱共和黨喬治‧布希(第244頁)
- 話題總統比爾‧柯林頓(第247頁)
- 一票勝出的小布希(第250頁)
- 第一個黑人總統歐巴馬(第252頁)
- 【專題】樂園無界,快樂無限(第256頁)
- ∣ 第十六章 ∣ 超級大國的抉擇(第259頁)
- 改變美國的102分鐘(第261頁)
- 一場來自美國的報復之戰(第263頁)
- 伊拉克背的黑鍋(第266頁)
- 金融市場的風暴(第268頁)
- 新的大選,新的抉擇(第271頁)
- 【專題】你的可樂,我的歌(第274頁)
紙本書 NT$ 300
單本電子書
NT$
210
點數租閱
20點
租期14天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5-02-06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5-02-06
同分類熱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