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常春月刊 [第412期]:熱出一身病
-
點閱:30
4人已收藏
- 作者: 臺視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製作
- 出版社:臺視文化
- 出版年:2017.07
- 格式:PDF,JPG
- 頁數:182
封面故事
盛夏注意!熱出一身病
台灣的夏天越來越熱,進入盛夏之際,許多人已「熱」出一身病!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光是6月份通報的熱傷害急診人次已突破300人大關,至 6月24日為止,共計318人次。5月份急診熱傷害就診人次則有160人次。
入夏的天氣悶熱潮濕,動輒飆出35℃以上的高溫,不僅會中暑,心臟病、中風、糖尿病、皮膚病、尿路結石、泌尿道發炎、冷氣病等問題也容易發作,不可輕忽,稍不注意,會熱得讓病情惡化,甚至有猝死的危險。
【PART1】夏季常見3大熱病危機
地球發燒,夏季均溫屢創新高,要慎防「熱病症候群」發生!尤其老年人的器官和生理功能逐漸退化,常有一些大小病痛,包括循環系統疾病(如心血管疾病、中暑、冷氣病等)、皮膚疾病(如香港腳、濕疹等)、泌尿系統問題(如結石、泌尿道發炎)等,夏季容易發作。此外,腸胃炎、熱感冒等,也都是夏天常見疾病,稍不注意,輕則身體不適,嚴重者會猝死,別輕忽「熱」浪威脅。
【PART2】中西醫聯手擊退熱病症候群
盛夏高溫炎熱的季節來臨,因「熱」而生的各種病症傷害不可小覷!特別是有三高等慢性疾病的老病號、高齡長者、常在戶外或整天關在密閉冷氣房裡工作者……等高風險族群,更應多加留意!
針對人體循環系統、皮膚系統、泌尿系統等三大系統的「熱病症候群」,在夏天該如何進行預防保健?且看西醫及中醫師進一步提供的良方對策。
【2-1】抗暑熱!循環系統熱病處方箋
酷暑盛夏熱出毛病?有三高、心臟病、中風或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老病號,更應小心防患未然。此外,常進出或待在冷氣房裡的人,也要小心中「陰暑」哦!
【2-2】抗暑熱!皮膚系統熱病處方笺
高溫濕熱的夏季,給了皮膚上的細菌「坐大」機會,因熱及流汗而生的各種皮膚疾病變多,「去除汗漬、保持肌膚乾爽」,是炎夏肌膚保健重要的一環。
【2-3】抗暑熱!泌尿系統熱病處方箋
盛夏泌尿系統「熱」出問題,和「排尿量」大有關係!不只是有沒有「喝水」而已,喝的方法對不對?喝的量夠不夠?更是重要關鍵
【特別報導】補益生菌 提升免疫養體質
益生菌的產品很多元,從小朋友愛喝的養樂多,減肥的人常吃的優格、優酪乳,還有加入飲品中的粉狀益生菌,甚至是做成膠囊的益生菌保健食品,琳瑯滿目的產品令人目不暇給,選擇相當多樣化,但益生菌到底是什麼?有哪些功效?又該怎麼挑選呢?
【part1】益生菌的6大功能
早期對益生菌的研究,發現對於腸道機能、消化功能、腸道酸鹼值、腸黏膜障蔽等功能具有好處,但其實益生菌的好處不只這些,甚至對大腦發育、改善憂鬱都有幫助。
【part2】吃錯了,補再多也沒用
益生菌好處雖多,但益生菌畢竟是活的細菌,吃錯時間、用錯方法、配錯食物,一不小心,可是會破壞菌的活性與功能,白忙一場。
【part3】益生菌Q&A
【特別報導】過度疲勞,健康大崩壞
「好累喔~」說出這句話時,很多人會不自覺地深深嘆一口氣,每天忙忙忙,永遠有處理不完的事,總是在跟時間賽跑,緊抓著每分每秒,認真打拚,讓老闆看得到成績,然而這時候,疲勞已經悄悄上身。
【part1】累了不休息,身體負擔大
當身體長時間無法休息,疲倦長期累積,便成為長期疲勞。原因為過度勞累、睡眠不足、壓力等,會產生身體沈重或提不起勁的感覺,最終導致疾病的出現。
【part2】一定要知道的7個疲勞常識
你知道嗎?疲勞的元凶是活性氧,而FF疲勞因子,則是活性氧侵蝕細胞後產生的廢物所誘導出的物質,可從抽血中測得疲勞程度;而眼睛疲勞,可能不僅僅是用眼過度,很可能是腦部疲勞所引起;而且,經常疲勞感沉重,會老得更快。
【part3】六大消除疲勞法
健康的基本是休養、飲食與運動,再加上植物香氛、泡澡、轉換心情等方式,根據研究證實,具有減少疲勞因子FF、活化副交感神經等功效,能有效恢復體力,消除疲勞。
- 編輯筆記 熱病季節(第4頁)
- 健康新訊(第16頁)
- 當個健康的胖子?別傻了,胖就是不健康(第16頁)
- 爬一點坡,改善糖尿病症狀(第16頁)
- 小感冒讓心臟病風險增17倍(第17頁)
- 鮪魚肚有助增強免疫力(第17頁)
- 低GI食物可預防黃斑部病變(第18頁)
- 吃堅果能降低癌症復發率(第18頁)
- 運動後吃乳製品,增肌力又防慢性發炎(第19頁)
- 失智症新藥有譜,臍帶血可能有解藥(第19頁)
- 1招動一動 紓解壓力與恐慌妙方:仙人踱步(第20頁)
- 專題報導 盛夏注意 熱出一身病(第23頁)
- 夏季常見3大熱病危機(第24頁)
- 中西醫聯手擊退熱病症候群(第30頁)
- <2-1>抗暑熱!循環系統熱病處方箋(第31頁)
- <2-2>抗暑熱!皮膚系統熱病處方箋(第38頁)
- <2-3>抗暑熱!泌尿系統熱病處方箋(第44頁)
- 醫療保健(第50頁)
- 看見凱旋 南向醫療外交有成(第50頁)
- 成人矯正牙齒,老來少假牙(第54頁)
- 免開心!經導管換心臟瓣膜存活率高(第62頁)
- MRI+肝臟標靶顯影劑 鷹眼找出小腫瘤,以利早期肝癌現蹤影(第68頁)
- 免開刀、打一針,改善膝關節退化有效嗎?(第72頁)
- 老人多重用藥,危險知多少?(第78頁)
- 腦瘤難預防,定期健檢揪惡病(第96頁)
- 特別報導 補充益生菌,提升免疫養體質(第82頁)
- 需要益生菌的6大理由(第83頁)
- 吃錯了,補再多也沒用(第88頁)
- 益生菌Q&A(第93頁)
- 健康生活(第100頁)
- 有效減脂增肌,醣類、蛋白質開啟運動能量(第100頁)
- 維生素C吃過量5大危害(第106頁)
- 地中海飲食,助類風濕關節炎不復發(第112頁)
- 不只夏天,全年慎防食品中毒腸胃炎發生(第116頁)
- 不想被登革熱「叮上」?實證有效4防蚊成分(第122頁)
- 別搞錯!安寧療護不是安樂死(第146頁)
- 常被靜電電到,健康出了問題嗎?(第150頁)
- 特別報導 過度疲勞,健康大崩壞(第126頁)
- 累了不休息,身體負擔大(第127頁)
- 一定要知道的7個疲勞常識(第130頁)
- 6大消除疲勞法(第135頁)
- 好食主義(第156頁)
- 抗過敏、助減重 無麩質飲食真健康嗎?(第156頁)
- 體內發炎疾病多,吃對食物來抗炎(第162頁)
- 養生穴位 改善焦慮恐慌3大好用穴位(第166頁)
- 心理對話 不想和公婆同住,就是不孝?(第169頁)
紙本書 NT$ 180
單本電子書
NT$
180
其他刊期
同分類熱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