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 JPG
本書有DRM加密保護,需使用HyRead閱讀軟體開啟

內容簡介
 
自我實現的萌芽,時常是以惡的形態顯現的。──河合隼雄
 
為了避免孩子惹事生非,家長、教師往往極力防堵孩子犯下惡行,一心想調教出走在「正軌」的「好孩子」。但日本榮格分析心理學泰斗河合隼雄認為,一味地「排除惡」,恐會引來更大的惡。表面上的「惡」,可能背後藏著珍貴的成長訊息,值得我們深入思索。

 
河合隼雄發現,許多才華洋溢的人,年少時都是「壞孩子」──霸凌、偷竊、說謊、拒學……這讓他不禁開始思考:什麼是惡?上帝創造世界,為什麼把惡也放進來?
 
「一個人為了成為他自己,必須破壞過去支撐他的支柱。」個人的成長與獨立、革命性的創造和進步,往往是從突破既有規範開始,而「破壞規矩」會讓一般人覺得孩子開始「變壞」了。惡,讓人驚恐,卻又魅力無窮,因為那是人發展健全自我的動力。
 
本書從日本許多名人青少年時的「壞行為」出發,直搗人心深處「害怕惡」又「想作惡」的矛盾心理,提出發人深省的建議。勇敢接納孩子天性裡的惡,並不意謂縱容孩子胡作非為,而是要拿出更大的耐心傾聽、不過早論斷是非,才能幫助孩子找到突破成長瓶頸的門道。
 
名人推薦
 
史 英/人本教育文教基金會董事長
李偉文/作家、牙醫師、荒野保護協會榮譽理事長
吳佑佑/精神科醫師、宇寧身心診所院長
周仁宇/兒童精神科醫師、國際精神分析學會精神分析師
陳質采/桃園療養院兒童精神科主任
黃心怡/諮商心理師、督導、親子作家
 
我們唯有凝視著自己內在的「惡」,才有辦法面對眼前孩子的「惡」。這是我從這本書所得到最有力、最深刻的訊息。──岩宮惠子/島根大學教育學部教授
 
河合先生讓我們有機會從「除惡務盡」的嚴厲與焦慮中稍稍脫身,並蹲下身來,以更深刻的眼光重新認識身邊的小孩。──史英/人本教育文教基金會董事長
 
作者是日本最權威的心理分析師與教育家,他的這本書可以讓我們思索孩子行為背後的動機,是每個關心孩子,關心社會的人重要的參考書籍。──李偉文(牙醫師、作家)
 
讀者將不斷被書中的故事提醒,當開始覺得自己絕對正確、不必再思考時,我們將會錯過多麼重要的事。──周仁宇/兒童精神分析師
 
以精神分析觀點,重新詮釋孩子所謂的「惡」與「不良行為」,讓父母或老師在處理這些不良行為時,多了不同層次的思考。──陳質采/桃園療養院兒童精神科主任


作者簡介
 
河合隼雄(1928-2007)
 
出生於日本兵庫縣,畢業於京都大學數學系。1962年赴瑞士蘇黎世榮格學院學習,是第一位取得榮格分析師資格的日本人。持有世界沙遊學會執照,為該會創始人之一,也是日本沙遊治療的主要推動者。曾任京都大學教育學院院長、國際日本文化研究中心所長、日本文化廳廳長、日本臨床心理醫師學會會長、京都大學榮譽教授等職。

 
河合隼雄以深厚的心理學知識為基礎,長年針對日本文學、政治、教育、社會問題等不同領域進行論述、對話。著作甚鉅,其中《日本人的傳說與心靈》一書曾榮獲大佛次郎獎,《高山寺的夢僧:明惠法師的夢境探索之旅》榮獲首屆新潮學藝獎。其他重要著作包括《河合隼雄著作集》、《佛教與心理治療藝術》、《村上春樹去見河合隼雄》、《原來如此的對話》、《走進小孩的內心世界》、《心的棲止木》等。
 
編者簡介
 
河合俊雄
 
1957年生,河合隼雄之子,京都大學教授,榮格分析師,於1990年於蘇黎世榮格學院取得分析師執照。他的興趣在於研究心理治療的文化與歷史背景,陸續從事多項心理學相關書籍之編著譯介,文章與著作已有英語、德語及日語版發行,作品已譯成中文的有《當村上春樹遇見榮格:從《1Q84》的夢物語談起》(心靈工坊出版)。
 
譯者簡介
 
林暉鈞
 
畢業於國立藝專,為國內知名小提琴家。醉心哲學與當代思潮,2011年起引介並翻譯日本思想家柄谷行人著作,已出版的有《論理21》、《柄谷行人談政治》、《世界史的結構》、《哲學的起源》、《帝國的結構》,另譯有《高山寺的夢僧》、《當村上春樹遇見榮格》、《革命的做法》等書(均由心靈工坊出版)。


  • 河合隼雄.孩子與幻想系列 發刊詞/河合俊雄(第9頁)
  • 〔推薦序 1 〕從除惡務盡的焦慮中稍稍脫身/史英(第13頁)
  • 〔推薦序 2 〕傾聽那些叛逆孩子的心聲/李偉文(第15頁)
  • 〔推薦序 3 〕原來是這麼一回事啊!/周仁宇(第18頁)
  • I 惡與創造(第21頁)
    • 1. 具有創造性的人們(第23頁)
    • 2. 個性的顯現(第30頁)
    • 3. 自立的契機(第36頁)
    • 4. 惡與想像(第44頁)
  • II 惡是什麼?(第51頁)
    • 1. 惡的心理學(第53頁)
    • 2. 惡的兩義性(第60頁)
    • 3. 根源惡(第66頁)
  • III 偷盜(第73頁)
    • 1. 偷盜的魅力(第76頁)
    • 2. 盜火(第82頁)
    • 3. 想要的東西是什麼?(第88頁)
  • IV 暴力與攻擊性(第101頁)
    • 1. 攻擊性(第104頁)
    • 2. 身體與惡(第111頁)
    • 3. 遊玩與惡(第118頁)
    • 4. 感情的爆發(第125頁)
  • V 謊言、祕密、性(第133頁)
    • 1. 謊言的評價(第135頁)
    • 2. 祕密(第146頁)
    • 3. 孩子與性(第154頁)
  • VI 霸凌(第163頁)
    • 1. 霸凌的根源(第166頁)
    • 2. 現代的霸凌(第174頁)
    • 3. 霸凌與對策(第183頁)
  • VII 包圍著孩子的惡(第193頁)
    • 1. 從一件事例談起(第196頁)
    • 2. 以善意為名的惡(第207頁)
    • 3. 大人、惡、孩子(第214頁)
  • 後記(第217頁)
紙本書 NT$ 350
單本電子書
NT$ 245

還沒安裝 HyRead 3 嗎?馬上免費安裝~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