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邏輯性的思考和正確的價值觀是教育最基本的目標,小時候所看的書、所接觸到的事會形成我們對國家民族的認同、對人生的目的和對自己的抱負。小學和中學是人格成長的時候,不可為了無足輕重的分數和文憑,犧牲了真正教育的本質。――洪蘭
要弄清楚「大腦為什麼比你先知道」,從來就不是一件簡單的事。舉凡人生哲學的體悟、道德品格的培養、文化修養的表現、生命價值的探索及持續學習的堅持,背後其實都與大腦的運作方式息息相關。這次洪蘭要以深入淺出的筆觸,解釋人生中關於「腦科學」的各種疑問,同時告訴我們――人生究竟怎樣過才能輕鬆自在,而不陷入大腦製造出的各種謬誤。
《從大腦看人生》是以腦科學的各種實驗為基礎,結合五大人生課題以及對時事的評判,提醒讀者「終生學習」的重要。教育能夠改變命運,「活到老,學到老」不再是一句老生常談,而是創造人生旅途的無限可能。
- 自序
- 探究大腦,直視生命的意識
- 提供政客騙選票的方法
- 候選人為何敢開空頭支票?
- 可被訓練的耐痛力
- 大腦的奴隸
- 性侵者的衝動,從大腦去解決
- 吃得營養,預防犯罪
- 道德執照的陷阱
- 柴契爾夫人改革無效?
- 希望是痛苦的擋火牆
- 心跳慢犯罪率高?
- 道德來自懲罰與故事
- 「不准犯錯」讓我們更無知?
- 是誰造就了鄭捷與張彥文?
- 大腦為什麼比你先知道?
- 「不專心」也是上天的祝福
- 有「暴力基因」不必擔心
- 找到回家的路
- 「味道」決定來不來電
- 演化追不上文明
- 假久了也成真?你的大腦會騙你
- 犯錯的是你,還是大腦?
- 聰明大腦,學習是一輩子的事
- 孩子哪知什麼是難?
- 當虎媽的孩子長大後
- 不一樣的親子共讀
- 孩子怎麼學會說謊的?
- 心智健全發展,勝過就讀明星學校
- 耐心等醜小鴨變天鵝
- 激發孩子的身體韻律節奏
- 心快樂,身才會健康
- 先思考,再做主
- 學會「正直」,知識才有用
- 老師揮教鞭,學生學更好
- 聰明人,為什麼不成功?
- 聰明閱讀,養出未來領袖
- 數學學不好?先學習過生活
- 音樂美術好處多,孩子教育不能等
- 世界愈快,人才培育不能慢
- 教育多了音樂,社會少了監獄
- 善用大腦,讓生活過得更幸福
- 讓學生對生命有期待
- 運動助學習,快走最有效
- 給下一代免於恐懼的自由
- 餐桌上的民族性
- 價值觀才是教育本質
- 為了國家,你要出聲
- 還給警察應有的尊嚴
- 高捷廣播噪音,想起「自自冉冉」
- 海洋子民的驕傲與哀愁
- 從「信任賽局」學雙贏人生
- 為什麼高薪買不到員工心?
- 年輕時一定要努力儲蓄
- 了解大腦,幫助自己也幫助別人
- 時間換智慧,優雅老去又何妨?
- 天的顏色看不見,不代表不存在
- 老來動動手,大腦長出新細胞!
- 拔刀相助,不是俠客專有
- 簡單的快樂
- 如何保持大腦年輕,遠離失智風險
- 放下──飛往快樂的翅膀
- 學習到老,細胞不死
- 年輕不睡,老年失智
- 媽媽抱一下,社會更美好
- 動手兼動腦,老年不怕「下流」
- 壓力大嗎?助人幫你減壓
- 男人的心胸比較寬大?
- 改變心態,讓你大變身
- 不想被科技淘汰,請學會這四件事
- 「溝通」是大腦發展良藥
- 到美術館學「看」病的學問
- 從大腦來探討「富不過三代」
- 退休不悲觀,人生六五才開始
- 高齡不等於老化,大腦可能更好用
- 解讀大腦,找回文化的記憶
- 寫字,不能被取代的價值
- 我們的文化修養到哪去了?
- 利他的大腦
- 當醫學系輕忽國文……
- 失而復得的福氣
- 文質彬彬,然後君子
- 文憑只是一張紙
- 說外語讓人更理性?
- 悠遊卡太養眼,孩子傷腦筋
- 數位閱讀,大腦不愛
- 用學習的熱情,對抗科技的冰冷
紙本書 NT$ 400
單本電子書
NT$
300
同分類熱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