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荒野機器人
- 點閱:243
- 譯自:The wild robot
- 作者: 彼得.布朗(Peter Brown)文圖 , 劉清彥譯
- 出版社:遠見天下文化出版 大和書報圖書總經銷
- 出版年:2017[民106]
- 集叢名:文學館:160
- ISBN:9789864791743
- 格式:EPUB 流式,JPG
內容簡介
★美國《紐約時報》排行榜暢銷書、美國《出版人週刊》年度最佳文學類童書、美國圖書館協會傑出童書提名!
羅茲森7134號機器人,
一個嶄新的人工智慧產物,
因為船難而意外漂流到無人島嶼。
在偏離正規機器人航道、擺脫為人類服務的宿命後,
她要如何生存?又會留下什麼樣的生命軌跡?
面對險惡的生存環境、充滿敵意的野生動物,
機器人能融入小島生態圈,成為大自然的一分子嗎?
「你們好,我的名字叫羅茲。」
動物們全都屏氣凝神。
撲撲鼓動翅膀從樹枝上飛起來嗚嗚叫:「它是怪物!」
「我不是怪物,」羅茲說:「我是機器人。」
一群麻雀突然飛了起來。
「離我們遠一點!」阿箭蹲伏在草叢中尖聲叫嚷。「不管你來自哪裡,快回到你原本可怕的地方去!」
「我來自這裡啊,」羅茲說:「我這一生都在這座島上。」
機器人的荒島漂流
機器人羅茲第一次睜開眼睛時,就發現自己孤伶伶的在一座荒島上。她不知道自己為什麼來到這裡,也不知道生存目的何在,只知道她得想辦法活下來。撐過強勁暴風雨的摧殘、逃離兇猛大熊的攻擊後,她明白自己若是想存活,唯一的方法就是去適應這個環境,向島上那些不歡迎她的動物居民們努力學習。
當羅茲慢慢和島上生物建立友好關係,甚至擁有自己的動物家人之後,她開始覺得這裡就是她的家。直到有一天,機器人不為人知的神祕過往前來糾纏……。
童書暢銷作家暨得獎常勝軍彼得.布朗透過這個高潮迭起又溫暖動人的故事,以寓言童話的形式,訴說在不遠的未來,自然與科技之間可能產生的衝突與對話。
得獎紀錄
美國《紐約時報》排行榜暢銷書
美國亞馬遜網路書店年度選書
美國獨立書商聯盟排行榜暢銷書
美國《柯克思書評》中年級年度最佳童書
美國《出版人週刊》年度最佳文學類童書
美國《書單》雜誌編輯選書
美國圖書館協會傑出童書提名
Goodreads網站讀者票選書獎
好評推薦
跨領域名家感動推薦(依姓氏筆畫排列順序)
兒童文學作家 林世仁
童里繪本洋行負責人 林幸萩
兒童文學閱讀推廣者 李貞慧(水瓶面面)
童書插畫家 李瑾倫
閱讀推廣人 海狗房東
新聞工作者 黃哲斌
泛科學總編輯 鄭國威
作家、小學老師 老ㄙㄨ老師
這本小說層次十分豐富,科技產物與大自然生物看似對立的兩方,因為機器人電子腦感性卻理智的人性設定,因而發展出類似族群融合與多元成家的溫馨故事。無人小島上的所有生物原本各司其職,各自過著自己的生活,而機器人羅茲的出現,將大夥兒串連、凝聚起來,一同面對生活的困難和敵人攻擊,甚至成為彼此家人般的存在。羅茲可以是我們每一個人,可以是學校新生,可以是新手父母,也可以是社會新鮮人……在人生的每個場景,我們期許自己像羅茲那樣堅定又溫暖,感性又理性的面對自己與身邊所有人。──童里繪本洋行負責人 林幸萩
以萌萌機器人和森林動物間的互動為主題,《荒野機器人》是契合時代、啟迪人心的故事,非常適合爸媽跟孩子一起共讀,因為自己也是個爸爸,正迫切需要更多這類好故事。不過除此之外,這本看似輕鬆的書,其實有好多議題值得細細深究。
第一,機器人到底能不能有意識?而有意識就算不算是活著的呢?第二,我們如何判斷所有權?如果機器人擁有高等意識,我們還能聲稱我們擁有機器人的所有權嗎?即使我們現在認為動物有意識,目前人類還是可以聲稱擁有動物,但卻也創造了動物保護法這樣的法律來限制人類對動物的行為,所以未來會出現機器人保護法嗎?第三,先不管機器人有無意識,能否「愛上」其他動物。問問自己:我們能夠愛上一個機器人嗎?這種愛跟對人的愛、對寵物的愛、對模型玩具的愛、對二次元偶像的愛……種種愛之間有什麼不一樣嗎?
──泛科學總編輯 鄭國威
她要如何生存?又會留下什麼樣的生命軌跡?
面對險惡的生存環境、充滿敵意的野生動物,
機器人能融入小島生態圈,成為大自然的一分子嗎?
「你們好,我的名字叫羅茲。」
動物們全都屏氣凝神。
撲撲鼓動翅膀從樹枝上飛起來嗚嗚叫:「它是怪物!」
「我不是怪物,」羅茲說:「我是機器人。」
一群麻雀突然飛了起來。
「離我們遠一點!」阿箭蹲伏在草叢中尖聲叫嚷。「不管你來自哪裡,快回到你原本可怕的地方去!」
「我來自這裡啊,」羅茲說:「我這一生都在這座島上。」
機器人的荒島漂流
機器人羅茲第一次睜開眼睛時,就發現自己孤伶伶的在一座荒島上。她不知道自己為什麼來到這裡,也不知道生存目的何在,只知道她得想辦法活下來。撐過強勁暴風雨的摧殘、逃離兇猛大熊的攻擊後,她明白自己若是想存活,唯一的方法就是去適應這個環境,向島上那些不歡迎她的動物居民們努力學習。
當羅茲慢慢和島上生物建立友好關係,甚至擁有自己的動物家人之後,她開始覺得這裡就是她的家。直到有一天,機器人不為人知的神祕過往前來糾纏……。
童書暢銷作家暨得獎常勝軍彼得.布朗透過這個高潮迭起又溫暖動人的故事,以寓言童話的形式,訴說在不遠的未來,自然與科技之間可能產生的衝突與對話。
得獎紀錄
美國《紐約時報》排行榜暢銷書
美國亞馬遜網路書店年度選書
美國獨立書商聯盟排行榜暢銷書
美國《柯克思書評》中年級年度最佳童書
美國《出版人週刊》年度最佳文學類童書
美國《書單》雜誌編輯選書
美國圖書館協會傑出童書提名
Goodreads網站讀者票選書獎
好評推薦
跨領域名家感動推薦(依姓氏筆畫排列順序)
兒童文學作家 林世仁
童里繪本洋行負責人 林幸萩
兒童文學閱讀推廣者 李貞慧(水瓶面面)
童書插畫家 李瑾倫
閱讀推廣人 海狗房東
新聞工作者 黃哲斌
泛科學總編輯 鄭國威
作家、小學老師 老ㄙㄨ老師
這本小說層次十分豐富,科技產物與大自然生物看似對立的兩方,因為機器人電子腦感性卻理智的人性設定,因而發展出類似族群融合與多元成家的溫馨故事。無人小島上的所有生物原本各司其職,各自過著自己的生活,而機器人羅茲的出現,將大夥兒串連、凝聚起來,一同面對生活的困難和敵人攻擊,甚至成為彼此家人般的存在。羅茲可以是我們每一個人,可以是學校新生,可以是新手父母,也可以是社會新鮮人……在人生的每個場景,我們期許自己像羅茲那樣堅定又溫暖,感性又理性的面對自己與身邊所有人。──童里繪本洋行負責人 林幸萩
以萌萌機器人和森林動物間的互動為主題,《荒野機器人》是契合時代、啟迪人心的故事,非常適合爸媽跟孩子一起共讀,因為自己也是個爸爸,正迫切需要更多這類好故事。不過除此之外,這本看似輕鬆的書,其實有好多議題值得細細深究。
第一,機器人到底能不能有意識?而有意識就算不算是活著的呢?第二,我們如何判斷所有權?如果機器人擁有高等意識,我們還能聲稱我們擁有機器人的所有權嗎?即使我們現在認為動物有意識,目前人類還是可以聲稱擁有動物,但卻也創造了動物保護法這樣的法律來限制人類對動物的行為,所以未來會出現機器人保護法嗎?第三,先不管機器人有無意識,能否「愛上」其他動物。問問自己:我們能夠愛上一個機器人嗎?這種愛跟對人的愛、對寵物的愛、對模型玩具的愛、對二次元偶像的愛……種種愛之間有什麼不一樣嗎?
──泛科學總編輯 鄭國威
- 第一章 海洋(第7頁)
- 第二章 海獺(第10頁)
- 第三章 機器人(第13頁)
- 第四章 機器人誕生(第14頁)
- 第五章 機器人墳場(第16頁)
- 第六章 攀爬(第19頁)
- 第七章 荒野(第22頁)
- 第八章 松果(第25頁)
- 第九章 山(第27頁)
- 第十章 提醒(第30頁)
- 第十一章 機器人睡覺(第31頁)
- 第十二章 暴風雨(第32頁)
- 第十三章 餘波盪漾(第36頁)
- 第十四章 熊(第38頁)
- 第十五章 脫逃(第41頁)
- 第十六章 松樹(第44頁)
- 第十七章 偽裝蟲(第46頁)
- 第十八章 偽裝機器人(第48頁)
- 第十九章 觀察(第51頁)
- 第二十章 動物的語言(第52頁)
- 第二十一章 自我介紹(第55頁)
- 第二十二章 一個新字(第59頁)
- 第二十三章 受傷的狐狸(第60頁)
- 第二十四章 意外(第63頁)
- 第二十五章 蛋(第65頁)
- 第二十六章 演員(第69頁)
- 第二十七章 雛雁(第75頁)
- 第二十八章 老灰雁(第78頁)
- 第二十九章 河狸(第84頁)
- 第三十章 鳥巢(第89頁)
- 第三十一章 第一個夜晚(第95頁)
- 第三十二章 鹿(第97頁)
- 第三十三章 花園(第99頁)
- 第三十四章 母親(第102頁)
- 第三十五章 第一次游水(第106頁)
- 第三十六章 小野雁長大了(第112頁)
- 第三十七章 松鼠(第114頁)
- 第三十八章 新朋友(第116頁)
- 第三十九章 第一次飛行(第118頁)
- 第四十章 船(第123頁)
- 第四十一章 夏天(第125頁)
- 第四十二章 奇怪的家庭(第129頁)
- 第四十三章 小野雁起飛(第133頁)
- 第四十四章 逃家(第136頁)
- 第四十五章 死去的機器人(第139頁)
- 第四十六章 打鬥(第145頁)
- 第四十七章 遊行(第151頁)
- 第四十八章 全新木腳(第156頁)
- 第四十九章 飛行家(第161頁)
- 第五十章 按鈕(第163頁)
- 第五十一章 秋天(第167頁)
- 第五十二章 雁群(第170頁)
- 第五十三章 遷徙(第173頁)
- 第五十四章 冬天(第178頁)
- 第五十五章 借宿的動物(第183頁)
- 第五十六章 新屋(第187頁)
- 第五十七章 火災(第191頁)
- 第五十八章 交談(第194頁)
- 第五十九章 春天(第199頁)
- 第六十章 魚(第202頁)
- 第六十一章 機器人的故事(第206頁)
- 第六十二章 返回(第207頁)
- 第六十三章 旅程(第209頁)
- 第六十四章 特別的機器人(第218頁)
- 第六十五章 邀請(第220頁)
- 第六十六章 慶祝宴會(第222頁)
- 第六十七章 日出(第226頁)
- 第六十八章 瑞可機器人(第228頁)
- 第六十九章 有缺陷的機器人(第232頁)
- 第七十章 開始追捕(第236頁)
- 第七十一章 森林攻擊行動(第238頁)
- 第七十二章 巔峰對決(第242頁)
- 第七十三章 追逐(第249頁)
- 第七十四章 喀啦(第255頁)
- 第七十五章 最後一槍(第258頁)
- 第七十六章 毀損的機器人(第263頁)
- 第七十七章 會議(第265頁)
- 第七十八章 再會(第269頁)
- 第七十九章 離開(第273頁)
- 第八十章 天空(第274頁)
- 創作動機 關於這個故事(第276頁)
紙本書 NT$ 320
單本電子書
NT$
240
同分類熱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