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ow it works知識大圖解 [2018年07月號] [ISSUE 46]:終結51項知識迷思
-
點閱:109
74人已收藏
- 作者: LiveABC互動英語教學集團編輯
- 出版社:希伯崙股份有限公司
- 出版年:2018.07
- 格式:PDF,JPG
本期內容簡介
編輯室的話
網際網路對21世紀的我們來說,早已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從睡前瀏覽Facebook的好友動態、查看天氣預報和新聞、無意間點擊廣告而展開網購之旅,到在Instagram分享購物喜悅等,無一不是借助了網路的便利性。但你可知道網路的鼻祖──ARPANET──於1960年代設立時,僅是為了軍事用途嗎?
到了1980年代,美國國防部公開了網際網路協定套組(TCP/IP)技術,使得網路正式轉為民用,並蓬勃發展至今。而本期的〈IP位址〉(p.44)便會一窺構成IP位址的數字、符號或字母組合,以及它如何因應日益增長的網路需求。
網路之所以能如此普及,皆是因為英國電腦科學家提姆.柏內茲—李爵士的發明──全球資訊網(World Wide Web,簡稱WWW)──大幅簡化了網路的瀏覽方式,讓我們能透過電腦與行動裝置,輕易登上任一網頁。但柏內茲—李爵士為何會發明全球資訊網?對網路又有哪些偉大貢獻?〈科技大人物〉(p.48)就要帶大家深入瞭解這位「全球資訊網之父」。
然而,隨著網路資訊變得極易取得,如何辨別消息的真偽便成為現代人的難題之一。「智慧型手機得將電量耗盡才能充電?」、「人類是從黑猩猩演化而來?」、「麥田圈是外星人的傑作?」,以及「沒穿太空衣,人在太空中就會爆炸?」等流言和陰謀論透過網路,以不可置信的速度流傳開來。速翻到〈流言終結者〉特輯(p.14),讓專家帶領我們,以理性的思維破解51項知識迷思。
然而,隨著網路資訊變得極易取得,如何辨別消息的真偽便成為現代人的難題之一。「智慧型手機得將電量耗盡才能充電?」、「人類是從黑猩猩演化而來?」、「麥田圈是外星人的傑作?」,以及「沒穿太空衣,人在太空中就會爆炸?」等流言和陰謀論透過網路,以不可置信的速度流傳開來。速翻到〈流言終結者〉特輯(p.14),讓專家帶領我們,以理性的思維破解51項知識迷思。
- Regulars(第8頁)
- 全球瞭望(第8頁)
- 問問題 長知識(第84頁)
- 現代人該知道(第88頁)
- 金頭腦大考驗(第89頁)
- 本期特輯 流言終結者(第14頁)
- 科技大觀(第44頁)
- 顯示卡(第44頁)
- IP位址(第44頁)
- 電弧焊與超音波焊接(第45頁)
- 鷹架的運作(第46頁)
- 守衛諾克斯堡(第47頁)
- 科技大人物──提姆.柏內茲─李爵士(第48頁)
- 科學新知(第56頁)
- 走鋼索的作用力(第56頁)
- 為什麼會流鼻血?(第57頁)
- 活性碳(第57頁)
- 細胞的規模(第58頁)
- 眼睛如何聚焦(第60頁)
- 馬鈴薯電池的運作原理(第60頁)
- 克隆氏症(第61頁)
- 氣紋(第61頁)
- 交通運輸(第62頁)
- 威尼斯平底船(第62頁)
- 折疊腳踏車(第63頁)
- 較鮮為人知的長度單位(第63頁)
- 福特野馬改款再出發(第64頁)
- 太空探索(第66頁)
- 星際訪客(第66頁)
- 天文測量學的演變(第68頁)
- 火星2020探測車任務(第69頁)
- 何謂太陽系儀?(第70頁)
- 研究日冕(第70頁)
- 新視野號的新目標(第71頁)
- 金星的電子風(第71頁)
- 環境生態(第72頁)
- 座頭鯨(第72頁)
- 一座冰山的誕生(第74頁)
- 玻璃蛙(第75頁)
- 為什麼樹木會脫皮?(第75頁)
- 強大的苔蘚(第76頁)
- 彎曲森林(第77頁)
- 歷史回顧(第78頁)
- 科夫城堡(第78頁)
- 聖石陣(第80頁)
- 圖製倫敦(第80頁)
- 羅馬浴場(第81頁)
- 博涯堡壘(第82頁)
- 酒吧的起源(第83頁)
紙本書 NT$ 220
單本電子書
NT$
165
其他刊期
同分類熱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