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 JPG
本書有DRM加密保護,需使用HyRead閱讀軟體開啟

本期內容簡介
 
冬寒將至 觀音送暖
 
今期,慈山誌以觀音菩薩為專題題目。慈山寺的素白觀音聖像,造型追模宋式,法相慈悲莊嚴,頭頂髮髻中現阿彌陀佛像,正如善導大師所說「天冠化佛高千里,念報慈恩常頂戴。」其右手持智慧寶珠——摩尼珠,左手持淨瓶, 施灑淨水,清涼世界。法身佩戴瓔珞,衣帶當風,典雅飄逸。觀音頭部微微低垂,俯瞰眾生,以慈悲與智慧廣渡一切有情。我每次步行於其腳下,皆增慈添慧,心安自在。觀音在中國文化中,由男相變女相,既反映著信仰與社會的互動,展現母性的溫暖安全,讓平民百姓在社會變遷,個人遭遇中,能獲最簡單,也最難得到的心安。

 
在佛典東傳中譯的過程中,觀音菩薩被譯作「觀世音」及「觀自在」,正好說明觀音觀察的聲音,來自兩個方向:「觀自在」是傾聽內心的聲音,「觀世音」是外在的聲音,這樣我們或許更易理解觀音的層次及意思。傾聽內心的聲音,是因為要認識我們認知、價值賦予及思維的運作。十二月,港冬將至,風大且寒,是刺骨還是醒神,在乎一心,我們學習事情沒有絕對「好」還是「不好」。例如天寒地凍,還要早起床,的確是辛苦,但總不能一直縮在被窩裡,人要認清楚自己的弱點,並且克服它;而另一方面,我們要有同理心,對別人要寬容,例如寬恕別人因天冷不願起床以致遲到,不會太責怪他。這樣可培養慈悲心。如果有慈悲心,每當遇到寒風刺骨,便會多關心家人,以及社會中未能得到溫暖的不幸的一群。真正認識自己內心的苦,才會體恤別人的苦,學會愛自己,才更懂得愛別人。
 
觀世音菩薩傾聽世間眾生祈願,讓她成為最受歡迎的菩薩之一,這也是觀世音菩薩教導我們的智慧。不論是面對風吹雨滴跟車水馬龍,還是聽別人的嘮嘮叨叨及惡言相向,我們不是立即反擊,而是理解別人內心的痛苦與糾結,這也是一種修持。觀音的悲智超越時間地域,東方的慈悲,西方的仁愛,只因文化或宗教不同,而字眼不同,但這必然是全世界的普世價值。至於觀音的聆聽,即是接通佛理與世間的路徑:
 
若諸菩薩以大悲水饒益眾生 則能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 是故菩提屬於眾生若無眾生 一切菩薩終不能成無上正覺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四十
 
我曾經說過大家要讓心先靜下來,因為心靜,便能聆聽自己及別人的真正心聲。先處理心情,再處理事情,這不論對己對人,人只要心安,便有方法,便有出路。在此祈願觀世音菩薩的悲智能讓香港心安,也希望我們能學習到觀世音菩薩的甚深聆聽,讓我們更增加彼此間的了解。


雜誌簡介
 
《慈山誌》創刊於2014年11月,為慈山寺出版發行之季刊。刊物旨在以生動活潑、清新雋永之文字傳遞佛法正能量。透過慈山寺舉辦之各項活動簡介、講述生命故事等欄目,與讀者分享人生體驗,培養慈悲與智慧之心,共享「活在當下」的自在與歡喜,服務大眾與香港社會。

  • 住持的話(第3頁)
  • 普渡有情,弘法不離地(第4頁)
  • 菩薩變身為渡六道眾生(第10頁)
  • 聆聽,消弭心之藩籬(第17頁)
  • 《心經》書法藝術之美(第20頁)
  • 專欄:如是我觀 饒公觀音畫像貫古今(第26頁)
  • 燃香說道,芳引禪境(第33頁)
  • Column: Contemplative Mind The Terror of Wrong Views(第36頁)
  • 慈山事紀(第38頁)
  • 書評:《中年的意義》(第46頁)
  • 專欄:慈悲如山智如海 人間妙音(第48頁)
  • 專欄:陶傑心經 觀音的欣賞(第50頁)
紙本書 NT$ 0
單本電子書
NT$ 0
還沒安裝 HyRead 3 嗎?馬上免費安裝~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