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常春月刊 [第426期]:長者重聽 失智風險增5倍
- 點閱:38
- 作者: 臺視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製作
- 出版社:臺視文化
- 出版年:2018.09
- 格式:PDF
本期內容簡介
編輯筆記
從無聲到遺忘
近入高齡社會,不少以往比較不被重視的疾病逐漸成為焦點,例如失智症。最新統計發現,2017年台灣失智老人數已突破26萬人。
說起失智症,目前主要診斷以「輕度認知障礙」概念,來區分正常人及失智症之間認知變化的一個過渡時期;對大部分的患者而言,這是一個會退化到失智症的高危險群。
輕度認知障礙是觀察失智前期的標準,項目很多,重要性不言而喻;但一份由英國倫敦大學發表於醫學期刊《The Lancet》研究指出,「中老年聽力障礙」不僅是認知功能障礙的風險之一,且影響的比例高達9%,占各項因素之首。真是令人意想不到,聽力跟失智之間的關連,竟然如此密切且指標!但是一般人卻都認為重聽是老化現象,能治就治,不能治就買助聽器來解決,卻不知已經升高了進入失智的風險了。
老了重聽,所以電視、廣播聲音越開越大聲,關著門都聽得見;怪的是聽不清楚別人說話,自己卻會越講越大聲,最後就變成不管是跟誰說話,就是得扯著嗓門。聽在不知情的外人耳裡,明明是簡單的問候,彷彿變成吵架,正常的對話就變成了責問與追殺。重聽的人心中明白,也會越來越沉默,以免造成更多困擾與尷尬。
此外,聽不見會讓反應變遲鈍,更容易減少與外界的互動,落入惡性循環中的孤寂地獄中;況且人都不願讓人知道變老,通常也抗拒使用「代表老人的器具」,如助聽器、如拐杖。就算帶他去檢查,一般也會以「年紀大本來就會重聽」為理由而不願就醫,若再算上失智風險,或許重聽很快的就會成為高齡健康中重要的預防議題。所以家中若有老人抱怨聽不見,可別等閒視之。
- 編輯筆記 從無聲到遺忘(第6頁)
- 健康新訊(第16頁)
- 睡不夠、睡太多 皆增加早死風險(第16頁)
- 姿勢性低血壓 中風、失智機率大增(第17頁)
- 好好控制血糖 避免糖尿病患罹癌(第18頁)
- 想活久一點,不能滴酒不沾,但每天只能喝一點點(第19頁)
- 專題報導 長者重聽 失智風險增5倍(第21頁)
- 聽力差 大腦退化速度快(第22頁)
- 不是老年專利,重聽高危險3族群(第26頁)
- 出現這些症狀,快去檢查聽力(第32頁)
- 善用助聽設備,搶救聽力(第38頁)
- 保護聽力10個好習慣(第44頁)
- 醫療保健(第52頁)
- 好暈啊!眩暈症發作怎麼辦?(第52頁)
- 久坐久站,靜脈曲張爬上身(第60頁)
- 環境潮濕悶熱,香港腳、灰指甲易復發(第66頁)
- 酸痛貼布、藥膏傷肝腎?(第72頁)
- 健康生活(第76頁)
- 細緻美足養成教戰守則(第76頁)
- 中秋烤肉注意!高溫加熱暗藏健康危機?(第116頁)
- 魚油、Q10,這樣吃最健康!(第122頁)
- 晨起脖子僵硬,原來是落枕(第128頁)
- 空污好傷身,你的口罩能阻隔PM2.5嗎?(第136頁)
- 特別報導 哪些疾病會猝死?(第100頁)
- 小心!6大疾病會讓人猝死(第101頁)
- 防猝死!留意身體發出5大警訊(第108頁)
- 好食主義(第142頁)
- 啤酒熱量高?小心調味酒熱量更高(第142頁)
- 天天吃瓜消暑,濕氣纏身(第147頁)
- 名醫養生 三軍總醫院中暑防治中心主任 朱柏齡 戒甜食降血脂 好護心(第152頁)
- 保健書摘 涼拌豆腐料理,清爽又健康!!(第160頁)
- 心理對話 空巢期來臨,如何因應?(第168頁)
紙本書 NT$ 180
單本電子書
NT$
180
其他刊期
同分類熱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