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期14天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5-01-31
內容簡介
張曉風:「我喜歡分享吳敏顯這個『記錄人』極其認真極其翔實而又極其細膩多情的記憶。」
在山海環伺原本翠綠的田野,有我永遠挖掘不盡的礦脈。只要我繼續寫它,任誰去填平稻田溝渠,任誰去蓋豪華農舍,鋪再多的道路,砍除再多樹木竹圍,我還是能夠從記憶中去填補存真。——吳敏顯
蘭陽平原是哺育吳敏顯成長的故鄉,這裡的溪河溝渠、風土人情,不啻是他尋常生活的風景,也是他的心靈原鄉與創作來源。他大部分的散文或小說,都以這片土地作為舞台,《腳踏車與糖煮魚》,還是以素樸溫厚之筆,描繪回憶中已不復存的老街景、熟悉的鄉民、填平的河川稻田、被遺棄的神仙與老祖宗……
作者召喚久遠的影像,栩栩重現日治時期〈那一年半載〉,貧窮匱乏的婦女背著嬰兒「跑野米」貼補家用,可愛奶娃以另類的方式參與抗日;漁村孩童輪番學騎村裡第一輛腳踏車,準備長大後載新娘子回家,以及吃過便惦念難忘的里長的糖煮四破魚,拼貼成北部濱海公路上純樸的漁港風情畫。回顧單純動人的往事之餘,吳敏顯不忘活在當下,以幽默詼諧的筆調,刻畫現代人如何周旋詐騙電話,應對一則則「寂寞芳心等你來電」的簡訊,追尋被歲月塞爆而走失的記性。
過往的人事流轉,在吳敏顯的記憶中,散發出珍珠般璀璨的光輝,而現在的日常浮想聯翩,經由他真誠的書寫變得有滋有味, 像吃盤生菜沙拉般新鮮爽口, 於嬉鬧妙語中閃現人生智慧。
本書特色
★幽默趣味的在地書寫,親切易讀的日常散文
- 推薦序 張曉風(第3頁)
- 卷一(第7頁)
- 那一年半載(第8頁)
- 牙仙寶盒(第16頁)
- 尋找或遺忘(第26頁)
- 狙擊手(第38頁)
- 分身(第49頁)
- 卷二(第59頁)
- 田野的光燦(第60頁)
- 樹屋(第69頁)
- 波光(第73頁)
- 冷天的陽台(第81頁)
- 自己的影像(第91頁)
- 卷三(第103頁)
- 永遠是我的城鎮(第104頁)
- 神仙隱居的村落(第111頁)
- 寂寞的老祖宗(第125頁)
- 雜貨店(第135頁)
- 耳聞目睹(第145頁)
- 卷四(第151頁)
- 三峽四疊(第152頁)
- 紅瓦牆(第165頁)
- 腳踏車與糖煮魚(第174頁)
- 舊居(第191頁)
- 聽石獅子說話(第202頁)
- 後記 閱讀的樂趣(第217頁)
紙本書 NT$ 300
單本電子書
NT$
210
點數租閱
20點
租期14天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5-01-31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5-01-31
同分類熱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