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夜三部曲》是台灣文學中重要大河小說之作,文本時間跨越了清乾隆年間至台灣終戰初期歷經二百年,李喬運用歷時性筆法敘述一群客家人來到苗栗地區的蕃仔林移民拓荒的經過。2002至2003年間,公共電視將其三部曲《寒夜》、《荒村》、《孤燈》陸續改編成電視劇—《寒夜》與《寒夜續曲》,首度以電視媒體的傳播方式展現了台灣人的情感、歷史與文化故事。本書中心著重在影劇文本的視覺感官之跨界交流,兩部導演分別使用較佳視覺影像來詮釋李喬獨特的書寫風格,如他擅長的人物心理摹寫或是日治時代歷史再現之內容。論文將從「寒夜」電視劇改編之忠實度比較作為出發,再深入探究人物情愛、認同思想、歷史敘事、台灣文化等四大主題。
- 推薦序《寒夜三部曲》及其電視劇研究(第i頁)
- 壹、緒論(第1頁)
- 一、前言(第1頁)
- 二、研究進路(第5頁)
- 三、文獻分析(第7頁)
- 貳、《寒夜三部曲》與其電視劇之創作背景(第15頁)
- 一、李喬生平及創作思想概論(第16頁)
- 二、《寒夜三部曲》創作時代背景(第23頁)
- 三、《寒夜三部曲》意義與價值(第39頁)
- 四、「寒夜」電視劇的創作時代背景(第48頁)
- 參、「寒夜」電視劇之情愛敘事(第61頁)
- 一、家族親情(第64頁)
- 二、患難友情(第107頁)
- 三、小人物愛情(第113頁)
- 肆、「寒夜」電視劇之地方認同形塑(第129頁)
- 一、個人身分與家族認同(第133頁)
- 二、族群記憶與地方認同(第145頁)
- 三、異族殖民與家國認同(第169頁)
- 伍、「寒夜」電視劇之歷史符號再現(第199頁)
- 一、記憶書寫:抵抗殖民的年代(第201頁)
- 二、影像詮釋:噍吧哖、二林事件到農民組織運動(第215頁)
- 三、志願兵流亡史(第230頁)
- 陸、「寒夜」電視劇之台灣文化傳播(第241頁)
- 一、農村與婚姻習俗文化(第244頁)
- 二、宗教生命的信仰文化(第258頁)
- 三、原住民與日治皇民文化(第271頁)
- 柒、結論(第281頁)
- 一、忠實與背叛?《寒夜》、《寒夜續曲》電視劇的改編(第281頁)
- 二、《寒夜》、《寒夜續曲》影像文本的劇作價值(第285頁)
- 三、研究局限與展望(第288頁)
- 參考書目(第291頁)
- 附錄一李喬與「寒夜」電視劇之對話(第305頁)
- 跋 夏,一個美麗的開始(第315頁)
紙本書 NT$ 390
單本電子書
NT$
273
同分類熱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