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 JPG
本書有DRM加密保護,需使用HyRead閱讀軟體開啟
租期14天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5-02-07

內容簡介

民間說唱藝術是以文學為基礎,配合音樂和表演的綜合藝術,或者對某種音樂形式賦之以口頭文學形式。它側重於文學方面,主要是從文學角度探討作為曲藝表演底本的構成,屬於民間文學的範疇。本書梳理東北的歷史淵源與流派,闡述各自的藝術特色。

作者簡介

田子馥,1937年生,筆名老圃。吉林省藝術研究院研究員。曾任吉林省藝術研究院黨總支書記、《新文化報》總編輯等。退休後特聘為吉林藝術學院客座研究員、碩士研究生導師。近二十年集中精力於詩學、美學、史學、人類學研究,有《中國詩學思維》、《中國東北漢文化史述》等二十多部專著。

劉季昌,1936年生,筆名季昌、中的矢。原籍山東惠民。相聲作家、理論家。國家一級編劇。歷任吉林省曲藝團團長、吉林省曲藝家協會副主席、顧問。《相聲大辭典》、《曲藝大辭典》編委。1956年開始曲藝創作,代表作相聲《沒意思外傳》、《女人狂想曲》等百餘篇。先後發表論文《相聲笑料分類研究》、《相聲流派研究》數十篇。

  • 第五章 東北琴書藝術源流(第235頁)
    • 一、吉林琴書歷史源流(第236頁)
    • 二、山東琴書的藝術特色(第242頁)
    • 三、河南墜子的源流(第250頁)
    • 四、單弦的藝術特色(第262頁)
  • 第六章 東北評書藝術源流(第271頁)
    • 一、評書的歷史源流(第273頁)
    • 二、評書的藝術特色(第274頁)
    • 三、評書的藝術流派(第279頁)
    • 四、評書藝術在東北(第280頁)
    • 五、評書藝術的名人名藝(第284頁)
    • 六、評書藝術的保留曲目(第293頁)
  • 第七章 東北皮影戲藝術源流(第301頁)
    • 一、皮影戲的歷史源流(第302頁)
    • 二、東北各地的皮影戲藝術(第310頁)
    • 三、皮影戲的藝術特色(第322頁)
    • 四、皮影道具製作(第338頁)
    • 五、皮影戲的名人名藝(第342頁)
    • 六、皮影戲的保留劇目(第345頁)
  • 第八章 東北韻誦體藝術源流(第347頁)
    • 一、快板書(含數來寶)(第348頁)
    • 二、山東快書(第361頁)
  • 第九章 東北相聲藝術源流(第369頁)
    • 一、相聲的歷史源流(第371頁)
    • 二、相聲的藝術特色(第373頁)
    • 三、相聲流派(第375頁)
    • 四、相聲在東北(第377頁)
    • 五、相聲藝術的名人名段(第380頁)
    • 六、相聲的保留曲目(第386頁)
  • 第十章 東北滿族說唱藝術(第391頁)
    • 一、滿族說部(第393頁)
    • 二、單鼓(太平鼓)(第406頁)
    • 三、八角鼓和扶餘「八角鼓」(第421頁)
    • 四、子弟書(第425頁)
  • 第十一章 東北蒙古族說唱藝術(第433頁)
    • 一、烏力格爾(第434頁)
    • 二、好來寶(第453頁)
  • 第十二章 東北朝鮮族說唱藝術(第463頁)
    • 一、才談(第464頁)
    • 二、漫談(第467頁)
    • 三、三老人(第470頁)
    • 四、鼓打鈴(第474頁)
    • 五、盤索里(第476頁)
    • 六、延邊唱談(第482頁)
    • 七、平鼓演唱(第485頁)
    • 八、延邊鼓書(第487頁)
    • 九、說話(第488頁)
  • 第十三章 東北少數民族說唱藝術的危機(第491頁)
  • 後記(第496頁)
紙本書 NT$ 360
單本電子書
NT$ 306

點數租閱 20點
租期14天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5-02-07
還沒安裝 HyRead 3 嗎?馬上免費安裝~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