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籍介紹
1995年,也就是三十而立的前夕,我毅然辭去貿易公司的秘書與企劃主任一職,背起行囊遠赴法國留學,沒有任何行前的學習計劃,只帶著一本《法漢詞典》與兩大箱行李,開啟人生完全嶄新的一頁。在巴黎生活的前三年,我就讀伊卡專業攝影學校(Icart-Photo),習得拍攝靜物和人像等技法,那時我主要以針孔相機與暗房技巧創作觀念性的攝影作品,但在六年後,順應著數位相機的便利性以及即時性,我將關注的角度轉移至生活周遭的人、事、物。
儘管人類發明「時間」的概念,創造時鐘或手錶等計時器,卻仍無法控制「時間」流逝後所帶來人、事、物改變或消失的現象。過去的分分秒秒、日日夜夜都無法像個沙漏倒過來計算,無法逆轉這些註定變動的人、事、物。我們唯有以照相機攝錄、拍照「介入」稍縱即逝的現在(當刻),讓照片記錄決定性的瞬間。而影像具有的記憶作用,能「勾起懷舊之情」(promouvoir la nostalgie), 勾起我們對過往時光的種種緬懷。保羅•梵樂希(Paul Valéry, 1871-1945)適切說明我對「時間」、「記憶」與「攝影」三者的關係,他說:「時間是注意力(attention)器官的感知力,多虧這個器官,我們才能夠捕捉變動,我們看不到太慢和太快的變化。」 我們對時間的感知是經由記憶,記憶讓我們知曉人、事、物的變動,察覺到經過的時間有多長或多短與所引發的改變有多少。而我們透過攝影捕捉那些決定性瞬間的狀態,以及深具意義卻不停變動的瞬間,透過攝影將過去日常生活中的片刻變成了回憶,再透過記憶與時間不停地作抵抗。特別是在失去某人、某事或某物之後與離開某地、某景等之後,對其所有的記憶,將會更強烈地激起回憶。
- 旅法生活記憶拼圖
- 姜麗華 CHIANG Li-Hua小傳
- 封面解說
- Le temps différé de l'éternel retour 不斷回歸其延遲的時間
- 旅法生活記憶拼圖
- 創作緣起
- 雕刻記憶拼圖
- 時間的延異
- 結語:結束是另一種開始
- 記憶拼圖索引 巴黎
- 局部放大圖
- 巴黎秋冬的憂鬱
- 非請勿進的遠方
- 冷眼
- 寄情
- 解構臉孔
- 柵欄
- 兩種人
- 靠近
- 關
- 枯枝
- 遺失的腳踏車
- 新衣裳
- 好心情
- 再見
- 新氣象
- 校園
- 黃金屋
- 電話
- 心天堂
- 相信
- 祈求
- 過節
- 巴黎市集
- 早操
- 恐怖份子
- 會議
- 小草
- 活影子
- 另類浪漫
- 透明甬道
- 現代與後現代
- 藝術沒是非對錯
- 昏眩
- 自拍相
- 看見城市甦醒
- 情人節的花
- 來自深淵
- 快速火車
- 日暮
- 雕像
- 新獸
- 看見巴黎
- 風景
- 時光隧道
- 等待
- 坐井觀天
- 私人停車場
- 平行線
- 心繫雨滿樓
- 遮蔽的天堂
- 女人花
- 總算
- 破紀錄
- 兒童的樂園
- 夢裡花落知多少
- 一生一次
- 不捨
- 香水
- 愛神的心
- 禁地
- 三分之一
- 湖情
- 秘密
- 玩伴
- 三度空間
- 兩片天空
- 索愛
- 盡頭
- 春暖花開
- 溝通
- 塞納河
- 簡單
- 非關美醜
- 影子舞會
- 分裂
- 習慣
- 剪影
- 出口
- 輕重
- 舞動的影
- 無止盡
- 一樣的上弦月
- 抉擇
- 墜落
- 面對左右
- 巧
- 相思
- 重逢
- 相約白頭偕老
- 不能停止
- 等待春天
- 停滯
- 距離
- 緊張
- 凝聽
- 愛的溫度
- 懂得放棄
- 離開
- 隱隱的憂
- 上天堂的梯子
- 作者介紹
- 學歷
- 展覽經驗
- 姜麗華 旅法生活記憶拼圖
- 封底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5-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