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期7天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2-06-01
本期內容簡介
創意DIY從童年開始
Creative DIY Starting in Childhood
這是一個資訊及科技快速流動的年代,也是創客、STEAM 喊得震天價響的年代,大多數的孩子沉溺於聲光效果十足的電腦遊戲,或埋頭於手機的訊息與影片之中,人們只重視與「物」互動,卻逐漸遠離「人」和「環境」的互動。回溯物質匱乏的年代,沒有手機,沒有電腦,但我們卻能和同伴們悠遊於大自然中,取大自然的「物」和同儕小伙伴們盡情的玩耍,直到天黑換得一身的髒泥,帶著滿足的笑容回家。對比現代的孩子,這些似乎離他們愈來愈遠,如何讓這種與物、與人、與環境互動的玩耍方式,再度贏得孩子的目光呢?事實上,周遭的一切都是可取材之物,單用紙材就可以讓孩子們徜徉在童年的歡樂之中。
要如何讓現代的孩子度過一個充滿創意、令人腦筋轉動又歡樂無比的童年呢?猶記孩童時代,我們自創彈珠台時,為了解決橡皮筋拉力不足的問題,就想辦法到腳踏車店要廢棄的內胎;手削陀螺要製做成斧釘陀螺,但小孩子無法用鐵鎚錘扁鐵釘,就會想到將鐵釘放置在裝載甘蔗的五分車(小火車)下的鐵軌,讓小火車壓扁它;當想玩陶土之際,就會到磚窯廠去問老闆要一些黏土來玩,然後利用學校的垃圾場來一場野外燻燒。種種歷程,成就了我一顆善於轉動的腦袋。因此延伸前述理念,規劃了本期內容,以紙為發想,選擇兒童隨手易得之材料,以折紙、剪紙、紙雕等來製作玩具做成小書,這些發想不但可以建立起兒童愛物、惜物的習性,同時也可以讓他們發現身邊這些原本要丟棄的紙、紙杯等,原來也可以發揮創意,做出這麼多好玩的玩具,不但可以有造型,而且也可以有動感,再加上裝飾後,每一件玩具在玩膩之際,還可以變成家中的擺飾,同時也因此培養起自己DIY 的能力,讓共同遊玩的好友刮目相看。閱讀完本期內容,您若心動,不妨也動動您的手,動動您的腦,來做一件屬於您的玩具吧!
要如何讓現代的孩子度過一個充滿創意、令人腦筋轉動又歡樂無比的童年呢?猶記孩童時代,我們自創彈珠台時,為了解決橡皮筋拉力不足的問題,就想辦法到腳踏車店要廢棄的內胎;手削陀螺要製做成斧釘陀螺,但小孩子無法用鐵鎚錘扁鐵釘,就會想到將鐵釘放置在裝載甘蔗的五分車(小火車)下的鐵軌,讓小火車壓扁它;當想玩陶土之際,就會到磚窯廠去問老闆要一些黏土來玩,然後利用學校的垃圾場來一場野外燻燒。種種歷程,成就了我一顆善於轉動的腦袋。因此延伸前述理念,規劃了本期內容,以紙為發想,選擇兒童隨手易得之材料,以折紙、剪紙、紙雕等來製作玩具做成小書,這些發想不但可以建立起兒童愛物、惜物的習性,同時也可以讓他們發現身邊這些原本要丟棄的紙、紙杯等,原來也可以發揮創意,做出這麼多好玩的玩具,不但可以有造型,而且也可以有動感,再加上裝飾後,每一件玩具在玩膩之際,還可以變成家中的擺飾,同時也因此培養起自己DIY 的能力,讓共同遊玩的好友刮目相看。閱讀完本期內容,您若心動,不妨也動動您的手,動動您的腦,來做一件屬於您的玩具吧!
- 焦點話題 Focus Issue(第2頁)
- 策劃引言(第2頁)
- 喚醒藝術的種子(第4頁)
- 玩轉西卡紙(第12頁)
- 當紙杯不再只是紙杯(第21頁)
- 泥塑童玩,陶趣無限(第30頁)
- 設計vs. DIY(第36頁)
- 專欄市集 Special Feature(第44頁)
- 游藝美感解碼 Decoding Aesthetics in A/r/tography 會意熟語物謎 之四(第44頁)
- 藝教觀點 Drama Education 重省「專家衣缽」典範裡的幾個細節(第48頁)
- 異思.藝思 Perspectives of Arts 音樂與人的距離(第60頁)
- 藝海拾貝 Jewels of the Art World 德語舞台上的《緞子鞋》 從「西德電視台」改編到「薩爾茲堡藝術節」之禮讚(第66頁)
- 欣賞有譜 Art Appreciation 楊喚三首兒童詩中「家」的意象(第78頁)
- 美感解碼 Aesthetic Education 設計一份博物館的「名片」(第84頁)
- 故事基地 A Fairy Tale 我遇見我自己(第90頁)
- 充電站 Fuel Station 她的母語日(第B頁)
其他刊期
同分類熱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