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UB PDF JPG
本書有DRM加密保護,需使用HyRead閱讀軟體開啟

內容簡介
 
隨著網路興盛與紙本的漸趨衰微,「結黨營詩」的詩刊時代是否已經結束?面對時代的洪流也許我們無力逆轉,但辦好一份扎扎實實提供創作並探索臺灣詩學的專業刊物,理應是所有學院詩人所無法逃避的使命。《臺灣詩學》二十五年來的堅持已樹立一個值得肯定的典範,過去的承擔是如此堅持,未來的歷史也將持續瞻望。——林于弘(臺北教育大學語創系教授)
 
詩社是情感或理念結合下形成的團體,刊物則為詩社同仁執編與發聲的園地。一部資料彙編就算再怎麼厚,恐怕都難以呈現臺灣詩學季刊社走過二十五年的全貌,但至少它能夠證明,同仁欲以詩學與歷史競走之志向。——楊宗翰(淡江大學中文系助理教授)

 
本書輯錄臺灣詩學季刊社歷年重要文獻與影像紀錄:「回首來時路」選錄李瑞騰、蕭蕭、白靈、蘇紹連、向明等詩人發表精華;「刊物紀事」為《臺灣詩學季刊》、《臺灣詩學學刊》、《吹鼓吹詩論壇》篇目彙編與歷年大事記;「存影成詩」則有刊物封面書影、重要活動照片,不僅具有珍貴的史料價值,更承載臺灣新詩發展史的世代論述與情感!
 
本書特色
 
臺灣詩學論叢系列書之一
 
《臺灣詩學季刊》以論說臺灣詩學為其立刊宗旨之一,大部份同仁都在大學任教,能寫詩,亦都有現代新詩的論述能力,策劃編印「臺灣詩學論叢」,將收入有關臺灣現代詩的專著、論集、詩話等,初期將以同仁為主,未來不排除擴大徵稿,希望每隔一段時間可以出個幾本。第二批共有六本,包括向明的《詩人詩世界》、蕭蕭的《新詩創作學》、白靈的《新詩跨領域現象》、陳政彥的《身體.意識.敘事──現代詩九家論》、蕓朵的《濛濛詩意──蕓朵論新詩》和林于弘、楊宗翰的《與歷史競走──臺灣詩學季刊社25週年資料彙編》。叢書有總序,各本有自序,內文可分輯,最後或有附錄,如作者詩學年表等。期待本論叢能朝跨領域整合的大方向前進,為臺灣現代詩學的建設,略盡棉薄之力。
 
創立於1992年的臺灣詩學季刊社,迄今已歷二十五年,所創之《臺灣詩學季刊》、《臺灣詩學學刊》和《吹鼓吹詩論壇》,可視作臺灣在世紀之交的代表詩刊。本書完整輯錄歷年各期刊物編目、珍貴書影與活動照片、大事記。


編著者
 
林于弘
 
臺北市人,1966年生,輔仁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現為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語文與創作學系教授,臺灣詩學學刊主編。學術專長為語文教學及現當代文學,創作則以新詩為主,並兼涉散文及傳統詩。創作曾獲:中華文學獎、藍星詩社屈原詩獎、創世紀四十周年詩創作獎、吳濁流文學獎、臺灣省文學獎、聯合報文學獎、中央日報文學獎、時報文學獎等獎項。著有詩集《進化原理》、《文明併發症》、《航行,在詩的海域》、《縱橫福爾摩沙》、《經與緯的夢想》、《微言》、《邊境巡航——馬祖印象座標》及《方群截句》;以及論文《臺灣新詩分類學》、《九年一貫國語教科書的檢證與省思》、《初唐前期詩歌研究》、《光與影的對話:語文教學新論》、《我的第一堂作文課》、《群星熠熠——臺灣當代詩人析論》;另編有《應酬文書》、《大專國文選》(三冊)、《現代新詩讀本》、《臺灣一九六○世代詩人論文集》、《金門詩選》(戰爭卷、風景卷)及《閱讀與寫作》等。

 
楊宗翰
 
1976年生於臺北。曾任文訊雜誌社企畫總監、臺北教育大學語創系與東吳大學中文系兼任助理教授,現為淡江大學中國文學學系專任助理教授。著有《異語:現代詩與文學史論》(秀威經典,2017)、《台灣新詩評論:歷史與轉型》(新銳文創,2012)、《台灣現代詩史:批判的閱讀》(巨流,2002)、《台灣文學的當代視野》(文津,2002)。編有《淡江詩派的誕生》(允晨,2017)、《血仍未凝:尹玲文學論集》(釀出版,2016)、《逾越:台灣跨界詩歌選》(福州海風,2012)、《跨國界詩想:世華新詩評析》(唐山,2003)、《台灣文學史的省思》(富春,2002)、《文學經典與台灣文學》(富春,2002),並策畫「林燿德佚文選」、「菲律賓華文風」、「馬華文學獎大系」、「馬森文集」、「台灣七年級文學金典」等系列出版品。


  • 【臺灣詩學論叢】第二輯 總序/李瑞騰
  • 回首來時路
    • 《臺灣詩學季刊》第 1 期〈發刊辭〉/李瑞騰
    • 與時潮相呼應 ―― 臺灣詩學季刊社 15 週年慶/李瑞騰
    • 臺灣詩學季刊社及其詩刊/李瑞騰
    • 跨世紀與跨領域的詩學詩藝 ―― 臺灣詩學季刊社 20 週年慶/蕭蕭
    • 與時俱進 • 和弦共振 ―― 臺灣詩學季刊社成立 25 週年/蕭蕭
    • 詩刊時代的結束 ―― 兼憶臺灣詩學季刊的「竄起」/白靈
    • 走入網路文學論壇的社群場域/蘇紹連
    • 《臺灣詩學》刊務 1992 年~2003 年/蘇紹連
    • 那一年 ―― 回想《臺灣詩學》的出生/向明
  • 存影成詩
    • 刊物封面
    • 活動照片
  • 刊物紀事
    • 《臺灣詩學季刊》編目(1 - 40 期)
    • 《臺灣詩學學刊》編目(1 - 30 期)
    • 《吹鼓吹詩論壇》編目(1 - 30 期)
    • 臺灣詩學季刊社大事記(1992 - 2017)
  • 編後記
    • 如何臺灣?怎樣詩學?/林于弘
    • 以詩學,與歷史競走/楊宗翰
紙本書 NT$ 420
單本電子書
NT$ 294

還沒安裝 HyRead 3 嗎?馬上免費安裝~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