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期14天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5-02-07
內容簡介
本叢刊共收錄了十二篇探討相關論題的文章,共分三編,主題分別為日治時期臺灣之產業與東亞海域、日治時期臺灣之海洋文化,以及近代東亞海域交流與海洋文化的諸相。
第一編產業與東亞海域收錄了大連汽船會社的臺灣航路開設、日治時期在臺日人對臺灣產業之研究、日治臺灣鰹節製造業發展,與日治臺灣木炭產業的發展狀況初探。第二編海洋文化收錄了對日治時期基隆地方領導階層的探討、基隆平安宮與獅球嶺古道、基隆仙洞巖寺,還有蘇澳地區的觀光發展等探討論文。第三編東亞海域交流收錄了19世紀中期對「摻偽茶」染色問題研究、清代中日的篆書書論、關於引進日版紙幣的淺析,以及日台海洋文化理論研究。
上述文章對於近代東亞海域的產業與海洋文化有多元的探討,適合對此議題有興趣的讀者參閱。
- 第一編 日治時期臺灣之產業與東亞海域(第V頁)
- 松浦章 大連汽船會社之臺灣航路的開設與高雄・丸一組(第1頁)
- 卞鳳奎 日治時期在臺日人對臺灣產業之研究 ― 以漁業移民為中心探討(第63頁)
- 王俊昌 日治時期臺灣鰹節製造業的發展(第103頁)
- 吳征濤 日治時期臺灣木炭產業的發展狀況初探(第143頁)
- 第二編 日治時期臺灣之海洋文化(第167頁)
- 安嘉芳 日治時期基隆的地方性領導階層:以《臺灣人士鑑》為探討中心(第169頁)
- 陳贏財 從基隆平安宮看清朝到日治時期的獅球嶺古道(第211頁)
- 葉玉雯 基隆百年仙洞巖寺 ― 日本宗教的並存與演化(第247頁)
- 欒佳琳 從日治時代看蘇澳地區的觀光發展 ― 以南方澳海水浴場中心探討(第277頁)
- 楊哲瑋 基隆港市合作的潛在資源與城市行銷(第315頁)
- 第三編 近代東亞海域交流與海洋文化的諸相(第353頁)
- 趙思倩 19 世紀中期英國文獻中的 “ 摻偽茶 ” 染色問題研究(第355頁)
- 曹悅 清代中國與江戶末期日本的篆書書論(第379頁)
- 何娟娟 關於上海華商信成銀行引進日本版紙幣的淺析(第407頁)
- 邢繼萱 日本與台灣海洋文化理論研究(第421頁)
紙本書 NT$ 500
單本電子書
NT$
350
點數租閱
20點
租期14天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5-02-07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5-02-07
同分類熱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