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oney錢 [第145期]:這樣領配息 資產還能翻1倍
-
點閱:364
149人已收藏
- 作者: 《Money 錢》月刊編輯部編著
- 出版社:金尉股份有限公司
- 出版年:2019.10
- 格式:PDF,JPG
- 頁數:140
- 附註:月刊
租期7天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5-01-22
本期內容簡介
社長的話
用時間換取獲利空間
中美貿易戰開打已經1年多,好壞消息快速轉換,更讓人擔憂的是,貿易戰再衍生為貨幣戰,讓投資人的心情如洗三溫暖般起伏不定,就連股神巴菲特都開始拉高現金部位,而標榜高收益的新興市場債淨值也一直往下滑落,這讓即使是強調長期投資並希望每月有固定現金流的領息族,心情也七上八下,深怕固定領配息的日子受到影響。到底該怎麼做才能克服市場震盪的干擾,安心地長期投資?
沒有人知道金融風暴會不會再次來襲,但我們可預期的是,未來3至5年金融市場的波動會越來越大,而且貿易戰會是一場持久戰,不會在短期內就結束。既然如此,我們就要預先做好「防颱準備」,只要心理素質夠強,做好個人財務規劃與資產配置,然後堅持「長期投資」,就無須擔憂金融風暴來不來,因為就算市場有一段時間脫離正常軌道,但根據過往經驗,市場終究還是會再回升,不論股票或債券皆是如此。
在臉書的債券私密社團中,有人就已經在新興市場債券淨值下跌後,開始準備長期性的定期定額扣款,他們認為,縱使新興市場高收債最近受到市場影響而下跌,但依過去經驗,不會是永遠下跌,甚至有的投資人還開心地等待金融風暴再一次來襲,因為這可能是繼2008年金融海嘯後,財富再一次倍增的大好機會。
這些樂觀的投資人也是有根據的,因為從股票、債券等商品長達20年以上的歷史表現來看,一個多空景氣循環約需6∼10年,投資人可以用時間來換取獲利的空間。因為即使因特殊事件造成市場大幅波動,但長期趨勢仍會向上。
投資人現在該做的是先打造好「投資組合」,然後就是給予「時間」,耐心地忍受投資過程中出現的暫時性虧損。投資理財的目標是想讓自己過得更好,但過程中又不希望隨著市場漲跌而影響心理或生理,甚至影響到生活,因此,在面對投資時,看的應該是總量的累積過程,而不是看單一年度的賺賠。只要做好這些事:具備良好的投資心理素質、做好資產配置、給予時間、加上耐心,就能安然度過市場的起伏波動。
在臉書的債券私密社團中,有人就已經在新興市場債券淨值下跌後,開始準備長期性的定期定額扣款,他們認為,縱使新興市場高收債最近受到市場影響而下跌,但依過去經驗,不會是永遠下跌,甚至有的投資人還開心地等待金融風暴再一次來襲,因為這可能是繼2008年金融海嘯後,財富再一次倍增的大好機會。
這些樂觀的投資人也是有根據的,因為從股票、債券等商品長達20年以上的歷史表現來看,一個多空景氣循環約需6∼10年,投資人可以用時間來換取獲利的空間。因為即使因特殊事件造成市場大幅波動,但長期趨勢仍會向上。
投資人現在該做的是先打造好「投資組合」,然後就是給予「時間」,耐心地忍受投資過程中出現的暫時性虧損。投資理財的目標是想讓自己過得更好,但過程中又不希望隨著市場漲跌而影響心理或生理,甚至影響到生活,因此,在面對投資時,看的應該是總量的累積過程,而不是看單一年度的賺賠。只要做好這些事:具備良好的投資心理素質、做好資產配置、給予時間、加上耐心,就能安然度過市場的起伏波動。
- First(第12頁)
- 情報站(第12頁)
- 小豬公 4 方法根治你的亂買症(第15頁)
- 理財相對論 一次付清 PK 分期付款(第16頁)
- 贏家策略 信用卡分期 小心誤觸地雷(第18頁)
- 投資風向球 Fed 預防性降息 美股後市偏多(第20頁)
- Column(第22頁)
- 財經透視 / 呂忠達 貿易戰下的5 大投資觀察重點(第22頁)
- 財經主播台 / 邱沁宜 基金該買避險級別或原幣別?(第23頁)
- 家庭理財 / 林銘水 把風險當朋友 投資更給力!(第24頁)
- 小資理財術 / 艾蜜莉 評估金融股 這3 指標不列入考慮(第25頁)
- 理財心法 / 李柏鋒 投資全球別只靠一檔ETF(第26頁)
- 當票的故事 / 秦嗣林 放下偏執 不平的路就會變平坦(第27頁)
- Retire(第28頁)
- 理財會客室 / 林奇芬 退休理財 可善用數位科技服務(第28頁)
- 退休講堂 / 王儷玲 善用保險 降低高齡失智照顧風險(第29頁)
- 退休規劃 化解退休財務焦慮 先保險再投資(第30頁)
- 理財講座 金牌講師教你 有錢退休很簡單(第32頁)
- Star 陳亞蘭:投資自己是最好的投資(第34頁)
- Report 特別企劃 買3+1實支醫療險 這樣買才對!(第38頁)
- Insurance(第54頁)
- 保險對夠好 2019《Money 錢》保險AI 大賞 典禮盛況空前 榮獲各界好評(第54頁)
- 保險天地 買利變型保單 你該懂的4 重點(第62頁)
- 保單放大鏡 增額、還本型保險值得買嗎?(第64頁)
- 勞健保須知 全民健保App 幫你管理全家健康(第66頁)
- Planning 小資族理財健診 調整記帳方式 激發最強儲蓄力!她靠這招翻轉小資人生(第69頁)
- Cover 封面故事 這樣領配息 資產還能翻1倍 高息股.債券.特別股.REITs完美配置(第78頁)
- Fund(第92頁)
- 基金快易通 / 蕭碧燕 搶這類跌深基金 可能賠更多(第92頁)
- 理柏透視 / 馮志源 經濟躍升 泰國成東協投資明珠(第94頁)
- 基金教戰 投資級債是退休族抗波動首選(第96頁)
- 基金論壇 高投報不再 退休金該這樣存(第98頁)
- 20 Best 台股基金今年來漲逾20%(第100頁)
- Money(第102頁)
- Dr. Money 漫談 借貸投資高配息基金划算嗎?(第102頁)
- 匯眼看世界 / 李其展 強勢美元即將回歸?(第104頁)
- 理財學堂 搶買美元的時機到了?(第106頁)
- 省錢大作戰 主婦靠3 招無痛省出3 間房(第108頁)
- Family(第110頁)
- 稅務新知 繼承退休金後申報遺產3 重點(第110頁)
- 法律常識 11 歲小孩偷刷卡 父母須買單?(第112頁)
- Fintech 理財App 台股巴菲特App 在手 股神換你當(第114頁)
- Focus 專題報導 中美貿易戰歹戲拖棚 這些個股最受惠(第117頁)
- Invest(第124頁)
- 愛存股 綠能加持 台汽電股價漲不停(第124頁)
- 存股達人 / 陳重銘 年領股息逾200 萬元 存股達人陳重銘辭掉鐵飯碗(第126頁)
- 錢偵探 台灣哪些企業獲利最快?(第128頁)
- 風險面對面 投資特別股先想清楚6 大風險(第131頁)
- 阿甘的一封信 / 闕又上 被動投資已見泡沫?(第134頁)
- 產業ABC 5G 通訊帶旺4 大散熱指標股(第136頁)
其他刊期
同分類熱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