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期7天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5-02-02
本期內容簡介
Editor's Note 編輯台時間
巴菲特的行事曆
過去將近10年間,在生活周遭,「斷、捨、離」這3個字,漸漸地從日本作家山下英子寫的一本叫做《斷捨離》書,變成了一個「日常用語」,特別是當居住環境或辦公空間雜亂時,人們總會說,「是時候該『斷捨離』了!」
根據山下英子的界定,斷捨離指的是:斬「斷」物欲、「捨」棄舊物、脫「離」執念。如果只把斷捨離片面地解釋為整理、收納或丟東西,恐怕是誤解了原意。
首先,「收納術或整理術,這些策略本質上是在宣傳如何將過多的物件,密密實實地、見縫插針地塞滿我們的生活⋯⋯只會讓我們在浪費、過剩、惰性中喘不過氣來。」
其次,斷捨離雖然主張「減法運算」,讓生活更精簡樸素,但是斷捨離只是手段,真正的目的是「出」:不要一直想買新的,也不要捨不得丟棄舊的,而是要維持一種「有捨有得、有進有出」的流動狀態。
家裡的每一個空間都堆放著密密麻麻的雜物,說白了就是把房租(或房貸)都拿來給物品住,讓人的活動空間變狹小,心情也變煩躁;而即使將雜物嚴嚴實實地收納好,卻3個月、甚至3年也不見得拿出來使用一次,這不是愛惜、節省,而是浪費、逃避。
人事物,都是要用來交流、運用的,不是拿來堆放、塞擠的。「居住環境、工作現場、人生境遇,何其相似,」山下英子說。
根據CNBC報導,股神華倫.巴菲特(Warren Buffett)在2017年與比爾.蓋茲(Bill Gates)對談中,主持人問蓋茲,他從巴菲特身上學到了什麼?蓋茲說,第一件事是,留太多財產給孩子未必是好事;另一件事是,「華倫給我看了他的行事曆,裡面都白白的。」
蓋茲說,「我以前是每分鐘都排滿,我以為那是有在做事的唯一方式。」巴菲特教會了他保留一點時間用於思考的重要性,「行事曆上每分鐘都填滿,不代表你很認真。」巴菲特自己的解釋則是,「我可以買任何我想要的東西,但是我沒辦法買時間。」而「成功人士與真正成功人士之間的差異在於,真正成功的人對幾乎每一件事都說『不』。」
說「不」,絕對是困難的。1997年,剛重返蘋果(Apple)不久的史蒂夫.賈伯斯(Steve Jobs)在該年度世界開發者大會(Worldwide Developers Conference)上說:「專注就是說『不』。你得說『不、不、不』,而當你這樣做的時候,你會惹毛別人。」
眾所周知,賈伯斯重新整頓蘋果的關鍵策略之一,就是將公司混亂的產品線砍到只剩4條,也就是由「專業/消費」「筆電/桌機」這兩條軸線所構成的產品矩陣。說不,不只是表面上的裁員、砍產品而已,「而是有勇氣揚棄1000個好點子,目的在於達成唯一的重大目標。」
賈伯斯說,「對於沒做的事、有做的事,我同感驕傲。」不管是在工作或生活的場域裡,對於斬斷物欲、捨棄舊物、脫離執念,不要再心存猶疑,因為你已經知道,什麼是你的priority,什麼是真正重要的人事物。取捨,代表你心思清明,孰輕孰重了然於胸。
總編輯 齊立文
根據山下英子的界定,斷捨離指的是:斬「斷」物欲、「捨」棄舊物、脫「離」執念。如果只把斷捨離片面地解釋為整理、收納或丟東西,恐怕是誤解了原意。
首先,「收納術或整理術,這些策略本質上是在宣傳如何將過多的物件,密密實實地、見縫插針地塞滿我們的生活⋯⋯只會讓我們在浪費、過剩、惰性中喘不過氣來。」
其次,斷捨離雖然主張「減法運算」,讓生活更精簡樸素,但是斷捨離只是手段,真正的目的是「出」:不要一直想買新的,也不要捨不得丟棄舊的,而是要維持一種「有捨有得、有進有出」的流動狀態。
家裡的每一個空間都堆放著密密麻麻的雜物,說白了就是把房租(或房貸)都拿來給物品住,讓人的活動空間變狹小,心情也變煩躁;而即使將雜物嚴嚴實實地收納好,卻3個月、甚至3年也不見得拿出來使用一次,這不是愛惜、節省,而是浪費、逃避。
人事物,都是要用來交流、運用的,不是拿來堆放、塞擠的。「居住環境、工作現場、人生境遇,何其相似,」山下英子說。
根據CNBC報導,股神華倫.巴菲特(Warren Buffett)在2017年與比爾.蓋茲(Bill Gates)對談中,主持人問蓋茲,他從巴菲特身上學到了什麼?蓋茲說,第一件事是,留太多財產給孩子未必是好事;另一件事是,「華倫給我看了他的行事曆,裡面都白白的。」
蓋茲說,「我以前是每分鐘都排滿,我以為那是有在做事的唯一方式。」巴菲特教會了他保留一點時間用於思考的重要性,「行事曆上每分鐘都填滿,不代表你很認真。」巴菲特自己的解釋則是,「我可以買任何我想要的東西,但是我沒辦法買時間。」而「成功人士與真正成功人士之間的差異在於,真正成功的人對幾乎每一件事都說『不』。」
說「不」,絕對是困難的。1997年,剛重返蘋果(Apple)不久的史蒂夫.賈伯斯(Steve Jobs)在該年度世界開發者大會(Worldwide Developers Conference)上說:「專注就是說『不』。你得說『不、不、不』,而當你這樣做的時候,你會惹毛別人。」
眾所周知,賈伯斯重新整頓蘋果的關鍵策略之一,就是將公司混亂的產品線砍到只剩4條,也就是由「專業/消費」「筆電/桌機」這兩條軸線所構成的產品矩陣。說不,不只是表面上的裁員、砍產品而已,「而是有勇氣揚棄1000個好點子,目的在於達成唯一的重大目標。」
賈伯斯說,「對於沒做的事、有做的事,我同感驕傲。」不管是在工作或生活的場域裡,對於斬斷物欲、捨棄舊物、脫離執念,不要再心存猶疑,因為你已經知道,什麼是你的priority,什麼是真正重要的人事物。取捨,代表你心思清明,孰輕孰重了然於胸。
總編輯 齊立文
- Column 專欄(第12頁)
- 編輯台時間 齊立文/ 巴菲特的行事曆(第12頁)
- 社長學步集 何飛鵬/ 尋找企業經營的領先指標(第16頁)
- 行銷學與用 謝明慧/ 聆聽回饋能優化產品,創新需洞悉顧客未察覺的需求(第18頁)
- 管理社會學 柯志哲/ 自己製造或外包?除了生產成本,你考慮過交易成本嗎?(第20頁)
- 管理顧問的工具箱 徐瑞廷/ 轉型就像參加三鐵!你準備好不斷改變了嗎?(第22頁)
- 活用財務學管理 龔汝沁/ 當免稅天堂不再,老闆的境外資金該放哪?(第24頁)
- 企業風險管理 曾韵/ 快又準的風管作業,既把關又降低部門衝突(第26頁)
- 風險相談室 王儷玲、許家豪/ 嚴肅看待退休規畫的重要性,即時行動、永遠不嫌晚(第38頁)
- 跨國職場觀察室 Cortilia Lin / 學習新技術的基本語言,長年經驗才有利用價值(第124頁)
- 數位金融荼靡 劉奕成/ 平台金流到專屬保險,從飲食習慣改變找出新服務(第126頁)
- 創業家大小事 郭家齊/ 鼓勵實驗「可逆決策」,以挫折堆疊出最佳方案(第128頁)
- Ideas Update 管理在線(第30頁)
- 《Fortune》/ Target 花70 億美元重整門市,找回實體店魅力、股價創新高(第30頁)
- 《Fast Company》/ 翻新電子產品正夯,品質不變、價格更低《HR Magazine》/ 辦公座位不固定,公司省成本、員工效率高?(第31頁)
- 《Nikkei Asian Review》/ 破除「中國製」粗糙、仿冒印象?服飾品牌搶攻海外時尚產業(第32頁)
- 《Berkeley Haas》/ 電腦輔助判斷的另類優點:減輕決策者的情緒壓力《週刊エコノミスト》/ 日韓貿易戰延燒,半導體材料供應為訂單轉移關鍵(第33頁)
- 《Forbes》/ 用回收寶特瓶做3D 針織鞋,英國梅根王妃也是鐵粉!(第34頁)
- 《Chicago Booth Magazine》/ 帶新人的要訣:多問,引導他自己想出答案(第35頁)
- 《Entrepreneur》/ 11 歲姊妹創業,精緻沐浴球年營收破6 億(第36頁)
- Working Tips 實用祕技(第42頁)
- 思考技巧/「顯而易見」的批判想法,多半不是事實(第42頁)
- 簡報邏輯/明確說出論點與訴求,別再讓聽眾為你抓重點(第43頁)
- 筆記技巧/從目標回推執行步驟,讓計畫不再失焦與拖延(第44頁)
- 自我成長/贏得人心的第一步:推敲行為背後的想法(第45頁)
- Diagram 管理圖解 打造個人品牌的第一步/網路上所有線索拼湊出的形象,決定了「你是誰」(第46頁)
- Business Book Review 商管選書(第50頁)
- 英文書介 _《超級學習》(暫譯)/想每3 個月掌握一門知識,了解如何學習比學習更重要(第50頁)
- 中文書介 _《關鍵時刻:創造人生1% 的完美瞬間,取代99%的平淡時刻》/創造一分鐘「亮點」,升級平淡時刻成難忘體驗(第52頁)
- Back to Basics 主題學習 斷捨離(第56頁)
- 認清自我,迎向無負擔人生 心整頓乾淨,就不會什麼都想抓住不放(第58頁)
- Part1 原則篇 何謂斷捨離 學會篩選,才能活出有品質的生活(第61頁)
- Part2 經營管理篇(第65頁)
- Part3 職場篇(第73頁)
- Part4 生活篇(第85頁)
- 8周斷捨離計畫!(第90頁)
- Focus 本期焦點(第110頁)
- CEO 管理講堂/ WPP 集團台灣區董事長暨奧美集團大中華區副董事長 莊淑芬 只要是有意義的事,就「永」往直前(第110頁)
- 策略人物/上洋產業執行長 吳國華 從賣產品到賣服務,洗衣解決方案讓業績成長37%(第118頁)
- 創業人物/邑錡董事長 陳世哲 可連拍一年的縮時攝影機,故宮、日本警視廳都是他的客戶(第120頁)
- Special Report 特別企畫 成功者下班後的積極生活法則(第132頁)
- 下班保持「on」心態,人生目標不再遙不可及(第134頁)
- 強化職能 職涯最大的限制,來自於滿足現狀(第136頁)
- 增加收入 延伸興趣結合人脈,開啟斜槓人生(第139頁)
- 增廣見聞 去陌生地方認識不同人,挑戰未知、豐富人生(第142頁)
- 身體健康 身體是一輩子的夥伴,善待才走得長遠(第144頁)
- 人生樂趣 從日常構思夢想清單,充實每個假日(第146頁)
- 愛爾達科技執行長 陳怡君 工作高速運轉之餘,更要抓緊時間放鬆再充電(第148頁)
- 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兼任教授 陳永儀 會調酒、開鎖的心理學家:讓好奇心帶你體察人性(第150頁)
- 延伸閱讀 6 本書,開啟下班後的人生(第152頁)
- MBA@Office 辦公室商學院 名師一堂課Master Class___台大工商管理學院暨商學研究所教授 黃俊堯/不斷重新定位「我是誰」,企業才能不被時代淘汰(第154頁)
- Manager's Life 下班後(第158頁)
- 職人精神_史坦威鋼琴中心技術總監 林啟示/ 每一次校準都是自我要求,完不完美只有自己知道(第158頁)
- 名人的勵志課Best Quotes _女神卡卡(Lady Gaga)/ “Don't allow people to dim your shine because they are blinded."(第162頁)
其他刊期
同分類熱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