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期14天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5-02-01
內容介紹
湖北楚文化的發祥地,歷史悠久,文化燦爛。如今也是多樣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要保存地。
紅安蕩腔鑼鼓,是以唱腔為主,兼有吹打樂、打擊樂的一種表演形式,在眾多的鑼鼓表演藝術形式中,以三吹七打的樂器配置、內容豐富的詞牌、激盪人心的唱腔藝術特色矗立於民族音樂藝術之林。
- 總序(第I頁)
- 序(第III頁)
- 一、紅安蕩腔鑼鼓綜述(第1頁)
- 一 紅安蕩腔鑼鼓所在地域簡介(第2頁)
- 二 紅安蕩腔鑼鼓分佈圖(第5頁)
- 三 紅安蕩腔鑼鼓簡介(第6頁)
- 四 紅安蕩腔鑼鼓演奏技法(第9頁)
- 二、紅安蕩腔鑼鼓研討(第15頁)
- 一 紅安蕩腔鑼鼓源流(第16頁)
- 二 紅安蕩腔鑼鼓的主要特徵(第19頁)
- 三 紅安蕩腔鑼鼓的主要價值(第21頁)
- 三、紅安蕩腔鑼鼓部分傳承人簡介(第23頁)
- 一 省級代表性傳承人張紹國(第24頁)
- 二 市級代表性傳承人王凡林(第28頁)
- 三 市級代表性傳承人陳建明(第30頁)
- 四 市級代表性傳承人張建平(第32頁)
- 五 優秀代表性傳承人詹重儀(第34頁)
- 四、紅安蕩腔鑼鼓樂譜(第37頁)
- 一 蕩腔曲牌樂譜(第38頁)
- 二 吹打樂譜(第116頁)
- 三 打擊樂譜(第138頁)
- 四 點子(又名打頭)(第143頁)
- 五、紅安蕩腔鑼鼓的展演與交流(第145頁)
- 一 首屆「寶安杯」鄉村鑼鼓展演賽(第146頁)
- 二 慶國慶「文化惠民大派送」(第149頁)
- 三 紅安蕩腔鑼鼓研討與交流活動(第151頁)
- 四 紅安蕩腔鑼鼓實用活動剪影(第154頁)
- 後記(第158頁)
紙本書 NT$ 260
單本電子書
NT$
221
點數租閱
20點
租期14天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5-02-01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5-02-01
同分類熱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