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rt plus (Taiwan) [第87期]:讓花自己開-打狗的「藝」條行旅
- 點閱:32
- 作者: art plus編輯部編輯
- 出版社:藝術地圖有限公司
- 出版年:2019.12
- 格式:PDF,JPG
- 附註:雙月刊
租期7天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2-05-23
本期內容簡介
讓花自己開 — 打狗的「藝」條行旅
LET THE FLOWERS BLOOM - LOOKING INTO TAKAO RENAISSANCE ASSOCIATION
讓花自己開
LET THE FLOWERS BLOOM
文化沙漠似乎是高雄揮之不 去的標籤,如今,與其撕去 標籤,不如說應該用不同的視野,打 破標籤的標準,思考每一個城市的 獨特性。本期專題,以高雄為主題, 從港都的意象出發,分享駁二如何 從一個地點變成一個標誌高雄藝文 的地景,在山海的地緣關係中,以帶 狀的方式延伸至新興的金馬賓館, 與打狗文史再興會社,以當代藝術 以及歷史考察,揭開兩種不同的文 化面貌。
走讀打狗內裡—打狗文史再興會社
LOOKING INTO TAKAO RENAISSANCE ASSOCIATION
2012年,「打狗文 史再興 會社」於訴求保存日本時 代老屋群與居住權利的「新濱 街廓保存運動」中孕育而生。彼時追求現代化都市地景的市府怪手,一路由紅毛港、五金街⋯⋯向北伸入哈瑪星,在未 與居民溝通討論的情況下,企圖將建於20世紀初期的老屋群夷為平地,以供應前往旗津、西子灣等觀光勝地的遊客停車之處。當時起身抵抗的知識份子(多是從事藝術、建築、文化、都市發展等相關研究的碩士生)與在地居民,為捍衛並提升新濱老街廓的公共價值,於日後共同成立了非營利組織─以倡議文化保存與居住正義為旨的─打狗文史再興會社,希冀以民間的自發力量,翻轉公部門追求都市經濟發展而忽略歷史文化紋理的單向策略。
LET THE FLOWERS BLOOM
文化沙漠似乎是高雄揮之不 去的標籤,如今,與其撕去 標籤,不如說應該用不同的視野,打 破標籤的標準,思考每一個城市的 獨特性。本期專題,以高雄為主題, 從港都的意象出發,分享駁二如何 從一個地點變成一個標誌高雄藝文 的地景,在山海的地緣關係中,以帶 狀的方式延伸至新興的金馬賓館, 與打狗文史再興會社,以當代藝術 以及歷史考察,揭開兩種不同的文 化面貌。
走讀打狗內裡—打狗文史再興會社
LOOKING INTO TAKAO RENAISSANCE ASSOCIATION
2012年,「打狗文 史再興 會社」於訴求保存日本時 代老屋群與居住權利的「新濱 街廓保存運動」中孕育而生。彼時追求現代化都市地景的市府怪手,一路由紅毛港、五金街⋯⋯向北伸入哈瑪星,在未 與居民溝通討論的情況下,企圖將建於20世紀初期的老屋群夷為平地,以供應前往旗津、西子灣等觀光勝地的遊客停車之處。當時起身抵抗的知識份子(多是從事藝術、建築、文化、都市發展等相關研究的碩士生)與在地居民,為捍衛並提升新濱老街廓的公共價值,於日後共同成立了非營利組織─以倡議文化保存與居住正義為旨的─打狗文史再興會社,希冀以民間的自發力量,翻轉公部門追求都市經濟發展而忽略歷史文化紋理的單向策略。
- COLUMN(第2頁)
- 當代新流行美學(第2頁)
- 河南民族樂團民族交響音畫 《孫子兵法迴響》音樂會(第3頁)
- 爵士音樂劇《第十二夜》(第4頁)
- 從渾沌未開到人類現世:《人類黑區》的警世批判(第5頁)
- 規訓與懲罰中的女性身體《艾瑪 Emma》(第6頁)
- FEATURE(第7頁)
- 讓花自己開(第7頁)
- 走讀打狗內裡——打狗文史再興會社(第8頁)
- 河畔訪幽——田町河川(第10頁)
- 關於藝術 我們來聊聊(第11頁)
- 金馬賓館訪談文章(第12頁)
- 野無境—港邊最舊街角風景(第14頁)
- 萬事屋 做萬事(第15頁)
- 遊園駁二—從地點到地景(第16頁)
- ADVERTORIAL(第18頁)
- 衛武營開幕1週年 累積400萬人次參訪 票房銷售將衝破30萬人次(第18頁)
- 2020上半年衛武營精彩延續 戲劇、舞蹈大師級作品齊聚(第19頁)
- 不只一宿好眠,比歐緻居的多層次感官饗宴(第20頁)
- 綻放與流動的形體-2019北投久號藝術月(第22頁)
- 高雄藝博會 東南亞與東北亞藝術再聚焦(第23頁)
- 2019 C-LAB CREATORS 創作/研發支持計畫(第24頁)
- 空總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計劃 2020(第25頁)
- 以基因作譜,舞出生命藍圖 韋恩.麥葛萊格舞團《我的基因舞譜》(第26頁)
- 小劇場工作室十周年製作《綵排》(第26頁)
- 不可錯過的城區創意盛典(第27頁)
- 銅鑼灣化身成大型遊樂空間 港漫角色帶領大家「漫漫遊」探索城市(第27頁)
- PREVIEW(第28頁)
- 「達文西:藝術與科學.過去與現在」(第29頁)
- 文武傳奇:明清瓷上丹青(第29頁)
- BOOKED: 大館當代美術館之香港藝術書展(第29頁)
- 香港管弦樂團《梵志登指揮馬勒十與蕭斯達高維契十》(第29頁)
- 凌顯祐中提琴演奏會(第30頁)
- 貝蘭登堡協奏曲大全(第30頁)
- PROJECT ROUND ABOUT《親親麗南》(第30頁)
- 中英劇團《初見》(第30頁)
- 百老匯音樂劇《獅子王》(第31頁)
- 場所既視—下一代市場(第31頁)
- 超級——軌跡當代媒體與生活的總和(第31頁)
- 數位機動的寫意與寫實——智動與點雲(第31頁)
- 『小提琴女神』慕特小提琴獨奏會(第32頁)
- 台北市立國樂團『我的旁白人生』(第32頁)
- 『歲末貝九』水藍率國立臺灣交響樂團(第32頁)
- 舞蹈影像的探索——驫舞劇場《非常感謝您的參與》(第32頁)
- 在地文學與文化傳承——泰雅文學歌舞劇《原鄉戰歌~七日讀》(第33頁)
- 魔術表演與劇場空間——吳何1920魔術製作《WHAT IF。如果》(第33頁)
- 刺青——身之印(第33頁)
- LIFESTYLE COLUMN(第34頁)
- 藝敵藝友:現代藝術史上四對大師間的愛恨情仇(第34頁)
- 在亂世回歸的香港獨立樂團(第35頁)
紙本書 NT$ 128
單本電子書
NT$
79
點數租閱
15點
租期7天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2-05-23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2-05-23
其他刊期
同分類熱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