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智」!要面對?還是逃避?
家及家人的關懷是失智症照護良藥
我們文化中傳統觀念:生病→就醫→服藥→康復,是一根深柢固的思維,是面對疾病的路徑,但所有的慢性病(Chronic Disease)卻無法用這路徑或思維來解決。大多數甚至以更殘酷的說,所有的慢性病是無法治癒(Cure)的,甚至日本有醫師認為除少數是遺傳的因素,大部分慢性病是屬於生活習慣病,我們必須學習與慢性病共處,更重要的是改善生活習慣,失智症(Dementia Diseases)正是其中之一。這本書中可以幫助讀者認識失智症。
有關失智症的暢銷作家伊佳奇以自身的經驗與所學與你一同找出可選擇的方案,無論是預防或是照護,由自己根據自己的狀況、需求與條件等,比較各種方案的利弊得失,你自己必須做出「當下」較適合你的決定。
本書基本的功能是幫助讀者如何預防失智症,也協助失智症的家屬或照護者,從開始當得知家人罹患失智症以後,所需要考慮與可能面對的問題,這些問題應先瞭解的相關資訊,作者伊佳奇以「失智症照護者畢業生」的經驗,及持續進修研究全球失智症照護資訊後的心得為讀者彙整出來。在有基本資訊,有目標與方法下,為自己、家中長者與家庭找出一條新的道路。
人人都可能會失智,在沒有失智前,建立健康生活,遠離失智或失能,即使有朝一日,上帝給了我這一禮物,我能為自己規劃失智症的長期照護方式,如何維繫動態下有品質與內涵的人生,我已經學會不要給他人增添麻煩與困擾。
每個人都要有準備!去面對可能罹患失智症後的自己!
專業推薦
王培寧 臺北榮總神經內科醫師
白明奇 成大醫院失智症中心主任、台灣臨床失智症學會理事長
李世代 輔大醫學院醫學系暨跨專業長期照護碩士學位學程教授
李怡娟 陽明大學社區護理研究所所長
李四端 節目主持人
易智言 電影導演
徐文俊 林口長庚醫院失智症中心主任
徐業良 元智大學老人福祉科技研究中心主任
曹汶龍 慈濟大林醫院失智症中心主任、嘉義縣失智共同照護中心主任
陳乃菁 高雄長庚醫院神經內科系智能與老化中心主任、高雄市失智症共同照護中心執行長
黃信彰 臺北榮民總醫院副院長
黃瑞仁 臺大醫院雲林分院院長、臺大醫學系內科教授
詹鼎正 臺大醫院竹東分院院長、臺大醫院老年醫學部前主任
劉秀枝 臺北榮總特約醫師、國立陽明大學臨床兼任教授
瑪法達 星座專家
賴裕和 臺大醫學院護理系教授、前臺大醫院護理部主任
本書基本的功能是幫助讀者如何預防失智症,也協助失智症的家屬或照護者,從開始當得知家人罹患失智症以後,所需要考慮與可能面對的問題,這些問題應先瞭解的相關資訊,作者伊佳奇以「失智症照護者畢業生」的經驗,及持續進修研究全球失智症照護資訊後的心得為讀者彙整出來。在有基本資訊,有目標與方法下,為自己、家中長者與家庭找出一條新的道路。
人人都可能會失智,在沒有失智前,建立健康生活,遠離失智或失能,即使有朝一日,上帝給了我這一禮物,我能為自己規劃失智症的長期照護方式,如何維繫動態下有品質與內涵的人生,我已經學會不要給他人增添麻煩與困擾。
每個人都要有準備!去面對可能罹患失智症後的自己!
專業推薦
王培寧 臺北榮總神經內科醫師
白明奇 成大醫院失智症中心主任、台灣臨床失智症學會理事長
李世代 輔大醫學院醫學系暨跨專業長期照護碩士學位學程教授
李怡娟 陽明大學社區護理研究所所長
李四端 節目主持人
易智言 電影導演
徐文俊 林口長庚醫院失智症中心主任
徐業良 元智大學老人福祉科技研究中心主任
曹汶龍 慈濟大林醫院失智症中心主任、嘉義縣失智共同照護中心主任
陳乃菁 高雄長庚醫院神經內科系智能與老化中心主任、高雄市失智症共同照護中心執行長
黃信彰 臺北榮民總醫院副院長
黃瑞仁 臺大醫院雲林分院院長、臺大醫學系內科教授
詹鼎正 臺大醫院竹東分院院長、臺大醫院老年醫學部前主任
劉秀枝 臺北榮總特約醫師、國立陽明大學臨床兼任教授
瑪法達 星座專家
賴裕和 臺大醫學院護理系教授、前臺大醫院護理部主任
- 封面
- 作者序:照護路上你我同行
- 導讀:「失智」!要面對?還是逃避?
- 推薦序:做好準備,當失智症來臨時就不怕
- 推薦序:失智,沒有標準照護,只有特殊照護
- 推薦序:「照護」是失智症「治療」中重要的一環
- 推薦序:治療失智症,邁向新世代
- 【第1章】從瓊瑤事件看失智症照護
- 1-1 瓊瑤證實平鑫濤罹患血管性失智症 是因小中風引起
- 1-2 小中風的症狀
- 1-3 「周全性老年評估」
- 1-4 認知訓練等非藥物療法活動
- 1-5 重度失智症患者是否該插鼻胃管?
- 1-6 鼻胃管之外,是否還有其他選擇?
- 【第2章】遠離失智症有方法?
- 2-7 只聽樓梯響—失智症藥物的研發
- 2-8 失智症正名與預防
- 2-9 你願意花一萬多元 檢測是否罹患阿茲海默症嗎?
- 2-10 早期發現失智症有何意義?
- 2-11 輕度認知障礙(MCI)與輕度行為障礙(MBI)
- 2-12 阿茲海默症真是鋁惹的禍?
- 2-13 聞不到花生醬 是罹患阿茲海默症?
- 2-14 咖哩是否可預防失智症?
- 2-15 銀杏是否可治療失智症?
- 2-16 空氣污染也成為阿茲海默症的元兇之一?
- 2-17 美國阿茲海默氏症協會二〇一七年事實與數據
- 2-18 懂兩種語言 可延緩阿茲海默症出現?
- 【第3章】失智症長者在老年醫學上課題—台灣少探討的課題
- 3-19 「失去」、「老化」與「退化」
- 3-20 周全性老年評估
- 3-21 高齡患者症候群及多重用藥
- 3-22 預防跌倒與肌少症
- 【第4章】失智症醫療照護—如何就醫與選擇醫師
- 4-23 就醫的挑戰
- 4-24 如何選擇醫院與醫師
- 4-25 如何與醫師建立良好伙伴關係
- 【第5章】分析與整合家庭資源
- 5-26 面對失智症照護的心理建設
- 5-27 照護失智症長者是人生成長的一門功課
- 5-28 維持失智症長者的尊嚴與自信
- 5-29 家及家人的關懷是失智症照護良藥
- 5-30 照護停、聽、看後 放寬標準與放慢腳步
- 5-31 送日照 請外傭 家人就沒事了?
- 5-32 家庭建立照護共識 避免「天邊孝女/子」
- 5-33 失智症照護的財務規劃
- 5-34 失智症長者可以獨居嗎?
- 5-35 輕度阿茲海默症長者能繼續開車嗎?
- 5-36 照護失智症家人該不該辭職?
- 【第6章】認識社會資源
- 6-37 「長照十年計畫2.0」有那些服務
- 6-38 日間照顧中心對失智症照護的功能
- 6-39 如何選擇日間照顧中心
- 6-40 長照2.0的小規模多機能服務
- 6-41 聘請適宜的外籍看護
- 6-42 聘請居家照顧與個案管理
- 6-43 如何選擇二十四小時的照護機構
- 【第7章】失智症照護模式
- 7-44 失智症照護模式——生活自立的「非藥物療法」內涵
- 7-45 瞭解簡短智能測驗MMSE運用到非藥物療法活動計畫
- 7-46 照護模式——失智村與失智症社區支持網
- 【第8章】失智症照護與文化價值
- 8-47 家庭為核心的失智症照護
- 8-48 「修女研究」(Nun Study) 對失智症照護的影響
- 8-49 「減法照護」在台灣可行嗎?
- 8-50 法律 可保護失智老爸嗎?
- 版權
紙本書 NT$ 380
單本電子書
NT$
266
同分類熱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