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大的事,台灣做到了!
當我們可以上太空,可以看見5,500萬光年外的黑洞,那麼,眼前還有什麼挑戰,是我們沒有勇氣面對的?— 蔡英文 中華民國總統
☆地表最大的天文事件——黑洞攝影的幕後故事
☆全台灣最強的望遠鏡建築團隊,遠征沙漠與極地的冒險
☆資源有限的台灣,在國際舞台上以小博大的智慧
終於,人類見證了黑洞的存在,
進一步證實廣義相對論,
距離完成宇宙之謎的大拼圖,
又邁進大大的一步。
中研院領軍的台灣望遠鏡建築團隊,
是這次全球黑洞攝影計畫的關鍵推手。
二十五年來,他們面對著
氣候的嚴酷、離鄉背井的孤獨,與國際政治的凜冽……
他們建築的,不是望遠鏡,
而是智慧的天梯,
把宇宙的真相帶到人類眼前。
國際權威推薦
人類史上第一張黑洞照片誕生,讓全世界都看見台灣的研究實力。陳明堂重現二十五年來,幕後團隊以小搏大、克服困難,探索宇宙的過程。他們是激勵人心的台灣黑洞捕手,吸引下一代投入基礎科學領域!——廖俊智 中央研究院院長
神秘的黑洞,世人都想一窺究竟。終於在2019年,全球眾多團隊齊心協力,捕捉到第一張黑洞照片!解謎過程中,科技部長期支持的中研院及大學的天文團隊貢獻卓著。本書《黑洞捕手》敘述台灣團隊的奮鬥歷程,傳神刺激,值得一讀!——陳良基 科技部部長
台灣團隊胼手胝足,克服高山與極地的惡劣環境,把一件件台灣設計、製造的精密裝備組合完成,並在太平洋、南美及北極精準運作。感謝每一位參與計畫的中研院專家及中科院同仁,你們一直都是最棒的團隊。——杲中興 中山科學院院長
從風光明媚的夏威夷,到世界盡頭天寒地凍的北極圈,陳博士科學探險之路跌宕起伏,扣人心弦,而今他能在公餘之暇將這些精采過程寫成《黑洞捕手》一書,對喜愛天文醉心宇宙的讀者而言,確是一大福音!——孫維新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館長
第一張黑洞照片是科學的重大突破,而中研院天文所是我們的關鍵夥伴。台灣為了讓陣列看得更遠,展開英勇旅程,把望遠鏡送到格陵蘭。我很高興陳明堂說出台灣的努力,希望這些精采故事能鼓舞新世代起身仿效。——海諾法爾克(Heino Falcke) 事件視界望遠鏡科學理事會主席
陳明堂生動描述這起科學冒險,讓眾人知道台灣團隊在這項計畫中有多麼重要。跟這些優秀夥伴們合作是我的榮幸,我希望他們順利完成格陵蘭望遠鏡,帶人類看得更遠、更清晰。——謝普多爾曼(Sheperd S. Doeleman) 事件視界望遠鏡創始總監
這是非常精彩的一本書。作者生動的描述他成長、學習,與成功捕捉「黑洞陰影」的過程。「黑洞陰影」發生在遙遠的地方,地球還在「人猿共祖」的時代;5,500萬年後,黑洞周圍逸出的光芒抵達地球時,人類已誕生。中央研究院的陳明堂與國際團隊架設的天文望遠鏡,成功的接收到遠方貴客帶來的訊息,非常難得。
——李遠哲 諾貝爾化學獎得主、中央研究院前院長
(依來稿時間排序)
☆資源有限的台灣,在國際舞台上以小博大的智慧
終於,人類見證了黑洞的存在,
進一步證實廣義相對論,
距離完成宇宙之謎的大拼圖,
又邁進大大的一步。
中研院領軍的台灣望遠鏡建築團隊,
是這次全球黑洞攝影計畫的關鍵推手。
二十五年來,他們面對著
氣候的嚴酷、離鄉背井的孤獨,與國際政治的凜冽……
他們建築的,不是望遠鏡,
而是智慧的天梯,
把宇宙的真相帶到人類眼前。
國際權威推薦
人類史上第一張黑洞照片誕生,讓全世界都看見台灣的研究實力。陳明堂重現二十五年來,幕後團隊以小搏大、克服困難,探索宇宙的過程。他們是激勵人心的台灣黑洞捕手,吸引下一代投入基礎科學領域!——廖俊智 中央研究院院長
神秘的黑洞,世人都想一窺究竟。終於在2019年,全球眾多團隊齊心協力,捕捉到第一張黑洞照片!解謎過程中,科技部長期支持的中研院及大學的天文團隊貢獻卓著。本書《黑洞捕手》敘述台灣團隊的奮鬥歷程,傳神刺激,值得一讀!——陳良基 科技部部長
台灣團隊胼手胝足,克服高山與極地的惡劣環境,把一件件台灣設計、製造的精密裝備組合完成,並在太平洋、南美及北極精準運作。感謝每一位參與計畫的中研院專家及中科院同仁,你們一直都是最棒的團隊。——杲中興 中山科學院院長
從風光明媚的夏威夷,到世界盡頭天寒地凍的北極圈,陳博士科學探險之路跌宕起伏,扣人心弦,而今他能在公餘之暇將這些精采過程寫成《黑洞捕手》一書,對喜愛天文醉心宇宙的讀者而言,確是一大福音!——孫維新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館長
第一張黑洞照片是科學的重大突破,而中研院天文所是我們的關鍵夥伴。台灣為了讓陣列看得更遠,展開英勇旅程,把望遠鏡送到格陵蘭。我很高興陳明堂說出台灣的努力,希望這些精采故事能鼓舞新世代起身仿效。——海諾法爾克(Heino Falcke) 事件視界望遠鏡科學理事會主席
陳明堂生動描述這起科學冒險,讓眾人知道台灣團隊在這項計畫中有多麼重要。跟這些優秀夥伴們合作是我的榮幸,我希望他們順利完成格陵蘭望遠鏡,帶人類看得更遠、更清晰。——謝普多爾曼(Sheperd S. Doeleman) 事件視界望遠鏡創始總監
這是非常精彩的一本書。作者生動的描述他成長、學習,與成功捕捉「黑洞陰影」的過程。「黑洞陰影」發生在遙遠的地方,地球還在「人猿共祖」的時代;5,500萬年後,黑洞周圍逸出的光芒抵達地球時,人類已誕生。中央研究院的陳明堂與國際團隊架設的天文望遠鏡,成功的接收到遠方貴客帶來的訊息,非常難得。
——李遠哲 諾貝爾化學獎得主、中央研究院前院長
(依來稿時間排序)
- ◌ 推薦序 在世界盡頭遠眺黑洞的美麗剪影 孫維新
- ◌ 作者序 榮耀下的遺憾
- ◌ 關於黑洞攝影,你可能想知道 ……
- ◌ 第 1 章 浩瀚星空
- ◌ 第 2 章 踏入天文界
- ◌ 第 3 章 招兵買馬
- ◌ 第 4 章 地球和宇宙的連接點
- ◌ 第 5 章 槍聲響起
- ◌ 第 6 章 原型機風波
- ◌ 第 7 章 拆解原型機
- ◌ 第 8 章 原地踏步
- ◌ 第 9 章 急起直追
- ◌ 第 10 章 極北之地
- ◌ 第 11 章 最後衝刺
- ◌ 第 12 章 第一道光
- ◌ 第 13 章 黑洞現形
- ◌ 結語 未讀千卷書,已走萬里路
- ◌ 致謝
- ◌ 附錄
- ◌ 圖片來源
- ◌ 中英對照表
文:出版社提供
冬天過後,我們再次回到圖勒空軍基地已是2017年4月初,飛越過冰封的港口,抵達白雪覆蓋著的圖勒機場。圖勒是個乾燥的地方,年降雪量其實不多,地上的雪絕大部分是風從冰原上吹過來的。
more
同分類熱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