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期7天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2-07-08
本期內容簡介
本期主題:漫步在雲端——藝術市場的數位轉型
------
每年的歲末年初,各家研究機構便紛紛推出藝術市場的年度報告與未來預測。隨著線上拍賣、交易平台興起,和當今疫情進一步蔓延至歐洲與美洲大陸,數位平台逐漸成為藝術世界對外聯繫的重要管道,各美術館、機構與研究單位無一不將過往整理的線上資料庫開放供民眾無償漫遊,畫廊、線上學院等單位則紛紛開啟或強化「線上藝廊」的展陳,或是推出不同形式的學習折扣。在危機之下,原先不被看好的數位平台,瞬時成為危機下的唯一出口,也不禁令人展望其在疫情過後可能為藝術市場帶來的變化。因而此次專題我們除了彙整視覺藝術與網路應用迄今的脈絡發展與展望(石隆盛文),也整理了佳士得(Christie’s)與蘇富比兩大拍賣公司線上專拍近年的數據變化(楊上緯文),同時探問人工智慧如何可能改變藝術市場。以及探討在所謂社會隔離(social distancing)的情境下,數位遊戲的發展,可以為藝術展覽帶來什麼樣的協助與轉變(沈伯丞文)。
- EDITORIAL 編輯手記 異托邦的未來啟示錄(第22頁)
- COLUMN 今專欄(第24頁)
- 表演、事件與當代藝術(第24頁)
- 「迷因」與藝術(第26頁)
- 實至名歸的「會長」風範(第28頁)
- MISSING PIECES 名單之後 吳服店裡的神祕畫家—郭文興與他的「緣日」(第30頁)
- ART TALK 相談室(第32頁)
- 力晶黃崇仁玩物更勵志 效仿達文西,藝術智慧引領人生(第32頁)
- 何以在變局中穩定成長?對話MAI 36畫廊亞洲代表王維薇(第38頁)
- ARTIST 藝術家(第42頁)
- 洪易,不容易的美學工頭人蔘——Common People?平凡人格.反芻台灣(第42頁)
- 屠宏濤:一個人的繪畫史,或稱革命史(第48頁)
- OBSERVATION 藝點觀察(第50頁)
- 重估一切政治性的藝術(第50頁)
- VR與未來的藝術創作媒介 以陳芯宜《留給未來的殘影》為例(第54頁)
- 同城偷渡,藝術的緊急狀態還是常態?(第58頁)
- 追尋傑作的藝術市場(第62頁)
- COVER STORY 封面故事 歐文.沃姆:超越荒誕(第66頁)
- FEATURE 專題企畫(第72頁)
- 漫步在雲端——藝術市場的數位轉型(第72頁)
- COVID-19將促使視覺藝術生態的網路應用邁入新階段?(第74頁)
- 線上拍賣的創立與發展—以拍賣兩大龍頭蘇富比、佳士得為例(第78頁)
- 數位幫手——AI如何可能重塑藝術市場?(第80頁)
- Game Can Help:隔離時代的展覽技術(第84頁)
- SPECIAL REPORT 特別企畫(第88頁)
- 第18屆台新藝術獎—入圍理由(第88頁)
- 台新藝術獎2019年度觀察報告(第92頁)
- SPOTLIGHT 藝壇注目(第98頁)
- 差異的國族認同 當代館合力組裝米克斯(第98頁)
- 見與不見 王湘靈「快要降落的時候」(第100頁)
- 微策展:藝術展示空間的聯邦制(第102頁)
- 在南海灘豔陽下綻放的三位女性藝術家(第104頁)
- AUCTION 藝典拍賣 藝典中國2020「現當代藝術季」 創新推出拍賣直播(第108頁)
- ART FAIR 藝博會直擊 歐洲美術博覽會:全球疫情的直接衝擊(第110頁)
- SNG 展覽直擊 台灣(第112頁)
- ART SCENES 展覽選介(第130頁)
- 「墨韻微彩」——人文自省、生態關懷、精神傳承(第130頁)
- 草間求存:書非書(第132頁)
其他刊期
同分類熱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