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新聞 2020/08/20 [第1747期]:逆時中有沒有道理?
-
點閱:8
2人已收藏
- 並列題名:The journalist
- 作者: 新新聞周刊編輯部編著
- 出版社:新新聞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 出版年:2020.08
- 格式:PDF,JPG
- 頁數:100
- 附註:周刊
租期7天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5-03-24
本期內容簡介
【封面故事】逆時中有沒有道理?
「普篩派」、「隔離派」到底吵什麼
這個已爭論一陣子的問題,又因為彰化縣衛生局在主動採檢中,發現一名自美國返台的無症狀病人,引發中央、地方互槓,再度讓普篩議題受全國矚目;也有不少人將彰化縣衛生局長葉彥伯視為「逆時中」英雄。
連帶的,彰化縣衛生局與台大公衛學院合作,進行萬人武漢肺炎血清抗體調查,原訂8月25日公布結果,也臨時喊卡。但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批蓋牌會引發更多爭議,萬人篩檢已受社會高度關注討論,就應該公布,「不公布報告,台大也應說明清楚。」
普篩派vs.隔離派的內戰,不只是醫學與公衛領域內部的學術爭議,更攸關台灣所有民眾的健康安全。到底專家們在爭的是什麼?一些專家「逆時中」有沒有道理?
◎編輯部
〈完整內容請見新新聞1747期〉
- 專欄(第6頁)
- 林庭瑤專欄 《八佰》發威 「習經濟」蓄勢待發(第6頁)
- 姚人多專欄 柯文哲的崩壞(第8頁)
- 宋承恩專欄 馬英九倡苟和論 慎防變為武統鋪路(第10頁)
- 陳錦稷專欄 企業如何因應台幣匯率升值?(第46頁)
- 施威全專欄 葉彥伯給了面子 中央應撤回網軍(第48頁)
- 呂紹煒專欄 閒話彰銀案的八卦(第50頁)
- 華爾街日報精選 習近平首次發動政法系全面整風(第52頁)
- 加藤嘉一專欄 元朗:特區內的赤化禁區?(第90頁)
- 左眼看新聞 馬英九是共軍跟美軍聯合統帥?(第92頁)
- 米果專欄 登上日本Yahoo首頁的中央社(第93頁)
- 焦點人物(第12頁)
- 現任總統辦公室主任,參與歷次重大談判的老海陸人 小英的兩岸雷達 詹志宏接海基會秘書長(第12頁)
- 陳其邁手上的都市計畫王牌 鐵血教頭林欽榮 要幫高雄彎道超車(第13頁)
- 焦點(第14頁)
- 白色巨塔內鬥,震動府院高層 李登輝病危時 北榮上演院長之爭(第14頁)
- 封面故事 台大公衛幫「普篩派」vs.中央指揮中心「隔離派」 防疫內戰 逆時中 有沒有道理?(第17頁)
- 台灣防疫內戰,詹長權、葉彥伯對峙陳時中 三大壓力讓萬人大篩檢報告喊卡(第18頁)
- 魏明谷曾邀請當副縣長,執著於為鄉親「多做一點」 葉彥伯:我沒要逆時中(第21頁)
- 葉彥伯稱依標準流程辦理,陳時中說不知道有此檢測 彰化「多做一點」開巧門精準篩檢(第22頁)
- 李秉穎:放一個偽陰性進來,將可能出現一六四個重症 台灣抗疫到底需不需要普篩?(第24頁)
- 政治(第27頁)
- 一度可直通柯P,最後分手還傳遭市府法辦 陳景峻談柯文哲 雍正如何不變庸才(第27頁)
- 案情背後所藏人情、法律見解、司法惡鬥將逐一浮上檯面 為何石木欽彈劾案又辦得下去了?(第30頁)
- 政策一日三變、紓困金撥發互踢皮球 紓困夢魘 基層有人離職有人請長假(第31頁)
- 風雲人物(第33頁)
- 太陽花「小柴玲」有個「八百壯士」父親 退出時力 黑箱磨損了黃郁芬從政初衷(第33頁)
- 司法(第35頁)
- 讓法官不解、讓檢方擔心的高院雙陳連線 判弒母斷頭案無罪的關鍵人物多爭議(第35頁)
- 中央、地方隔空喊話三個月,基層政風人員敢怒不敢言 蔡清祥盧秀燕僵持 詹政曇成夾心餅(第38頁)
- 軍事縱橫(第40頁)
- 原擬一次打包,回歸年度預算,海上衛士暫不考慮 煞車對美軍購特別預算 小英在想什麼?(第40頁)
- 國防部拍板買美製飛彈,中科院長為國產叫屈 魚叉射程、導引皆輸雄二 僅機動性勝(第43頁)
- 財經(第56頁)
- 資通訊產業鏈完整,中美戰夾縫中搶新商機求生存 台廠不是塑膠做的 不怕華為禁令升級(第56頁)
- 愛奇藝效應(第58頁)
- 對中鷹派學川普「淨網」,反失合理納管契機 鋸箭法封殺愛奇藝 中資「合法不落地」(第58頁)
- 首場草案公聽會同為九月三日,納管原則採「抓大放小」 NCC祭OTT專法助陣愛奇藝禁令(第62頁)
- 台灣人依然能看愛奇藝,本土業者恐更難擴展海外市場 原要鎖中資的OTT專法懲罰了誰?(第63頁)
- 整合上下游產業鏈,讓在地故事躍上國際舞台 文策院助本土OTT打響台灣原創名號(第65頁)
- 數字看中國(第67頁)
- 中國OTT四分天下 愛奇藝居冠(第67頁)
- 歷史新新聞(第68頁)
- 把政界人士統統趕走,最後仍避不了政府掌控 我們曾努力不讓公視成為政府電視台(第68頁)
- 寰宇一周(第70頁)
- 「普丁頭號政敵」疑遭下毒,搭機抵德國救治(第70頁)
- 馬利首都爆軍事政變,民選總統被趕下台(第70頁)
- 德國祭「官方遛狗令」,飼主每日須遛狗兩次(第70頁)
- 白宮前策略長被控詐騙,首次出庭堅不認罪(第71頁)
- 加州史上第二大野火燒掉十五個台北面積(第71頁)
- 風雲人物(第72頁)
- 四年前川普選戰操盤手,遭控挪用美墨邊界築牆捐款 右翼旗手巴農 白宮策略長變詐欺犯(第72頁)
- 觀天下(第74頁)
- 民主黨執政,傅洛諾伊可能成為首位女防長 拜登國防部長熱門人選談美中抗衡(第74頁)
- 世界與台灣(第76頁)
- 首度以台灣名義成立的外館 台索「彼此取暖」有助被國際承認?(第76頁)
- 「菁英」賀錦麗抓不住進步派選民 拜登罩門:建制派與進步派的鬥爭(第78頁)
- 女性反川普線上社團如雨後春筍冒出 川普歧視用語令人噁 郊區女性怒火升(第81頁)
- 內閣官房長官菅義偉聲望急升,誰接班幹事長二階俊博影響力大 安倍咯血?自民黨接班人之爭開打(第84頁)
- 習近平的中國(第86頁)
- 焦點在香港局勢、中美關係與第十四個五年規畫 對美軟化是北戴河會議的共識(第86頁)
- 說書(第88頁)
- 尋找魔球難解的思考誤區解答(第88頁)
- 旅行鄉(第94頁)
- 報復性出遊新選擇,避暑又療癒 觀光鴨場動腦動手又動口(第94頁)
其他刊期
同分類熱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