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歸零, 遇見真實:一位行腳僧, 1648個「向內朝聖」的日子
- 點閱:207
- 譯自:In love with the world:a monk's journey through the bardos of living and dying
- 作者: 詠給.明就仁波切(Yongey Mingyur Rinpoche)作 , 海倫.特寇福(Helen Tworkov)執筆 , 妙琳法師翻譯 , 楊書婷, 陳慧梅審定
- 出版社:眾生文化發行 紅螞蟻圖書總經銷
- 出版年:2019[民108]
- 集叢名:經典開示:26
- ISBN:9789869785945
- 格式:EPUB 流式
- 附註:2019年10月[實體版]初版一刷
住持數座寺院、在全球擁有上百個禪修中心,被譽為當代禪修大師的詠給・明就仁波切於2011年六月秘密出走,展開四年半被稱為「自我自殺任務」的遊方閉關。
故事從明就仁波切的溜出自己寺院的大門,朝向未知旅程的那晚開始。此舉的動機是想要拋開界定其人生的各種頭銜和地位,並探索自己存在的最深層、最隱藏面向。然而,就在四年半閉關剛開始的第三個星期,仁波切生了一場重病,這場病使得仁波切處於生與死之間的「間隙」,並經歷中陰的各個階段。在這個瀕死經驗之後,他的旅程再次充滿熱忱地展開。
仁波切在整個閉關過程中的發現,從此成為他禪修和教法的恆久意義所在。本書詳實描寫了面對身體之死和自我之死這兩種死亡的探索之旅,以及如何將這兩種經驗建立連結。仁波切分享四年半遊方閉關中的無價收穫,以及支持他繼續前行的禪修練習,展現如何把臨終的恐懼轉化為喜樂的生活。
好評推薦
當我得知仁波切做出如此令人欽佩的決定,並展開相對短暫的四年雲遊時,我的內心即為此深深感動。本書呈現了尊貴的詠給・明就・多傑仁波切追尋祖師足跡的殊勝佛法修行。我確信這本書將激勵並引領每位有緣的讀者。——第十二世廣定大司徒 仁波切
這不只是一本關於外在歷險的遊記,因為仁波切把我們帶入一段內在發現之旅,在他遇到的外在挑戰和內在掙扎的敘述中,穿插著甚深的修持指導。——傑尊瑪.丹津.葩默
非凡的實證和甚深的教法,讓你帶著驚嘆、不斷地往下閱讀,完全不想停頓。這是一個智慧寶藏,能伴隨心靈修持進入前所未有的深度,並賦予你人生更深的意義。——馬修・李卡德
在仁波切獨自開始遊方閉關不久後,便立刻面對恐懼、厭惡、疾病和瀕死經驗。他願意如此詳細描述這個過程,對我自己的修道是莫大的幫助,也使得這本書成為我讀過最激勵人心的作品之一。——佩瑪・丘卓
人們常說修行是為了「放下」。放下兩個字說起來很容易,但是多少人能做到呢?仁波切有母親、外公,有他心愛的佛法教授、寺院、出家眾和無數在家弟子,他怎麼都放得下,就這樣走了?這麼長時間到底發生了什麼?我很期待仁波切
這本書會告訴我們。——李連杰
- 版權訊息
- │ 推薦序 │ 與法同行
- │ 推薦序 │ 摘下面具
- │ 推薦序 │ 為了放下
- │ 推薦序 │ 各界推薦
- │ 英文版序│ 超越自心
- │ 序曲│ 歸零之前
- 第一部 火上添薪
- 1. 你是誰?
- 2. 雖知有浪,卻仍置身海中
- 3. 含著金湯匙出生
- 4. 無常與死亡
- 5. 讓智慧生起
- 6. 中陰時,你該怎麼辦?
- 7. 密勒日巴教我們的那些事
- 8. 瓦拉納西火車站
- 9. 空性,而非空無
- 10. 看到什麼,就說出來
- 11. 來自我的老友—恐慌症—的探訪
- 12. 河堤上的一天
- 13. 關於睡眠與夢境
- 14. 學習游泳
- 15. 莫忘死之必然
- 第二部 回家
- 16. 佛陀色身圓寂處
- 17. 你的美夢是什麼?
- 18. 來到黑暗的盡頭
- 19. 偶遇者
- 20. 赤身與著衣
- 21. 不挑也不選
- 22. 以疼痛為修持
- 23. 四種自然之苦的河流
- 24. 憶起中陰
- 25. 萬緣放下,送走一切
- 26. 如果死亡是個好消息
- 27. 覺知無死
- 28. 當杯子碎裂時
- 29. 投生中陰
- │後記│ 於佛法中與你們同在
- │致謝 │
- │辭彙表│
紙本書 NT$ 399
單本電子書
NT$
279
同分類熱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