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期7天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5-01-29
本期內容簡介
【Cover Story | 封面故事】
新藥?科技? 創新防「鬱」新解方
臺灣精神疾病患者達273萬人,超過總人口十分之一,
已僅次心血管、癌症,成為第三大生命整體失能負擔疾病。
多元心理健康照護與新創科技應用,臺灣很缺乏……
【Special Report|專題報導】
DCB「創新前瞻計畫」
加值學研蛻變明日之星
生技中心執行經濟部技術處「創新前瞻計畫」,
鎖定首見(first-in-class)新藥,
經過十餘年努力,成功協助多項學研技術技轉,
蛻變為產業界極富潛力的明日之星。
深耕多年的蛋白質藥物及開發平台衍生多家新創公司;
如今,生技中心又再為臺灣下一個生技十年布了哪些局?
【People|人物】
中西醫合併 媲美「羅倫佐的油」
邱麗珠探勘大腦神經奧秘 十年釀First-in-Class新藥
2019年12月3日,臺大醫學院腦與心智研究所、藥理學科所教授邱麗珠以「發現食慾素(orexin A)調控中樞神經疼痛以及藥物成癮的機轉」榮獲「第15屆永信李天德醫藥科技獎」的卓越醫藥科技獎。一路以來,邱麗珠研究都專攻「首創、推翻理論」,她以大膽假設小心求證的精神,逐步挖掘大腦神經機制原理,更進一步應用於臨床。目前,正醞釀市場首見(First-in-Class) 治療偏頭痛、思覺失調、妥瑞症新藥,盼為患者帶來新福音。
更多兩岸產業資訊、專家觀點皆在《環球生技期刊》Vol.78
多元心理健康照護與新創科技應用,臺灣很缺乏……
【Special Report|專題報導】
DCB「創新前瞻計畫」
加值學研蛻變明日之星
生技中心執行經濟部技術處「創新前瞻計畫」,
鎖定首見(first-in-class)新藥,
經過十餘年努力,成功協助多項學研技術技轉,
蛻變為產業界極富潛力的明日之星。
深耕多年的蛋白質藥物及開發平台衍生多家新創公司;
如今,生技中心又再為臺灣下一個生技十年布了哪些局?
【People|人物】
中西醫合併 媲美「羅倫佐的油」
邱麗珠探勘大腦神經奧秘 十年釀First-in-Class新藥
2019年12月3日,臺大醫學院腦與心智研究所、藥理學科所教授邱麗珠以「發現食慾素(orexin A)調控中樞神經疼痛以及藥物成癮的機轉」榮獲「第15屆永信李天德醫藥科技獎」的卓越醫藥科技獎。一路以來,邱麗珠研究都專攻「首創、推翻理論」,她以大膽假設小心求證的精神,逐步挖掘大腦神經機制原理,更進一步應用於臨床。目前,正醞釀市場首見(First-in-Class) 治療偏頭痛、思覺失調、妥瑞症新藥,盼為患者帶來新福音。
更多兩岸產業資訊、專家觀點皆在《環球生技期刊》Vol.78
- Editor's Note|編輯筆記(第2頁)
- 「政治」疫苗難題多 臺灣防疫恐開高走低!?(第2頁)
- View Point|專家觀點(第10頁)
- 遠距科技結合醫療已成「Must To Have」(第10頁)
- Opinion|名人語錄(第12頁)
- 「2020 BTC 會議」專家語錄(第12頁)
- Special Report|專題報導 DCB加值學研蛻變明日之星「創新前瞻計畫」(第24頁)
- 瞄準未滿足醫療需求疾病 DCB創新前瞻計畫 4大潛力技術大公開(第32頁)
- 「低免疫原性iPSC」、「異體CAR-T 療法」 DCB+日本FBRI助建立臺灣異體細胞治療SOP(第38頁)
- DCB「創新創業核心」助力研究團隊挖掘CEO(第42頁)
- Industry|產業(第44頁)
- 國家生技研究園區 全臺最大生醫新創加速基地落成(第44頁)
- 中研院領產學研共組抗疫大平台 研發到應用歷程總回顧(第48頁)
- 全球農化企業掀專屬獨賣協議 垂直策略結盟成關鍵發展利基(第52頁)
- 生技新兵三顧 如何贏得日立集團點頭?(第56頁)
- Bio Library|生醫知識庫(第60頁)
- 13位科學家 6 年超過200篇國際論文民間最大生醫研究資助TBF開辦六年有成(第60頁)
- 「2020 臺北生技產業高峰論壇」 邁向精準大健康異業DNA 整合為創新之首(第70頁)
- 【產業報告教室】系列 憂鬱症2030全球第一大病整合精神疾病產業鏈不容緩(第74頁)
- Investment|投資(第78頁)
- IPO發行估值較去年同期增長52% 2020 Q2國際生技投創活力旺盛(第78頁)
- Company|新銳公司(第82頁)
- 黑科技「太赫茲波」開發醫療應用 筑波醫電開發非染色組織病變檢測系統(第82頁)
- People|人物(第86頁)
- 中西醫合併 媲美「羅倫佐的油」 邱麗珠探勘大腦神經奧秘十年釀First-in-Class新藥(第86頁)
- Medi-care+|新醫療(第90頁)
- MIT 葉克膜機器 開創急救新紀元 陳益祥「選擇性腦部深度低溫法」急救護心更「護腦」(第90頁)
- Bio & Law|生技法律(第92頁)
- 兩岸專利權延長補償差異有利臺灣創新原研藥西進(第92頁)
- Bio Bookshelf|生技書房(第94頁)
- 憂鬱症的反面不是快樂 而是活力正午惡魔――憂鬱症的全面圖像(第94頁)
- Cover Story|封面故事 新藥?科技?創新防「鬱」新解方(第96頁)
- 是毒?還是藥?FDA 開綠燈 創新迷幻藥治精神病(第104頁)
- 心理健康公衛有賴跨部會合作心口司長諶立中:「疏導」須從文化層面著手(第108頁)
- 首創臨床精神疾病腦部病灶「3D 視覺化」陽明AI 分析腦影像思覺失調症診斷準確率破9 成(第112頁)
- 挑戰世界前所未有、獲國際安規認證仁寶加持宏智生醫AI 憂鬱症腦波輔助診斷系統明年上市(第114頁)
- 全臺第一套共享式健康通訊平台鳴醫創FarHugs最暖心遠距抱抱平台(第118頁)
- Appendix|附錄(第121頁)
- 臺灣股市:臺灣生技股漲跌排名(第121頁)
其他刊期
同分類熱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