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新聞 2020/10/15 [第1754期]:北京砲彈加「台諜」賀雙十
-
點閱:9
5人已收藏
- 並列題名:The journalist
- 作者: 新新聞周刊編輯部編著
- 出版社:新新聞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 出版年:2020.10
- 格式:PDF,JPG
- 頁數:100
- 附註:周刊
租期7天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5-01-25
本期內容簡介
【封面故事】北京砲彈加「台諜」賀雙十
當藍綠都親美 台美復交會假戲真做?
小英國慶演說更傾美,中共讓李孟居、鄭宇欽「被認罪」
今年總統蔡英文的國慶演說沒有去年那麼「辣」,蔡英文向北京喊話:「願在符合對等尊嚴原則下,共同促成有意義的對話。」但也無法讓北京感受到善意。北京不只透過國台辦否定演說內容,更鋪陳一系列強硬對台威嚇行動,從軍演到連續三天安排「台灣間諜」上電視「認錯」。
在中美關係惡化、台美關係升溫的趨勢下,北京關注「台美建交」的可能性,讓旅居海外的中國學者釋出討論「台美建交」的專文測風向,對蔡政府充斥「不信任感」,兩岸敵意螺旋持續上升。
而回到台灣內部,國民黨立院黨團大動作提出「台美恢復邦交」、「請求美國協助抵抗中共」議案震驚各界,凸顯藍營青壯派立委嘗試漸漸撕去「親中」標籤的意圖。隨著全球新冷戰架構成形,台灣朝野越發向美靠攏,北京對台越發強硬,而另一項重要變數--美國大選逼近,美中台三角關係如何進展?
◎顧爾德
〈完整內容請見新新聞1754期〉
今年總統蔡英文的國慶演說沒有去年那麼「辣」,蔡英文向北京喊話:「願在符合對等尊嚴原則下,共同促成有意義的對話。」但也無法讓北京感受到善意。北京不只透過國台辦否定演說內容,更鋪陳一系列強硬對台威嚇行動,從軍演到連續三天安排「台灣間諜」上電視「認錯」。
在中美關係惡化、台美關係升溫的趨勢下,北京關注「台美建交」的可能性,讓旅居海外的中國學者釋出討論「台美建交」的專文測風向,對蔡政府充斥「不信任感」,兩岸敵意螺旋持續上升。
而回到台灣內部,國民黨立院黨團大動作提出「台美恢復邦交」、「請求美國協助抵抗中共」議案震驚各界,凸顯藍營青壯派立委嘗試漸漸撕去「親中」標籤的意圖。隨著全球新冷戰架構成形,台灣朝野越發向美靠攏,北京對台越發強硬,而另一項重要變數--美國大選逼近,美中台三角關係如何進展?
◎顧爾德
〈完整內容請見新新聞1754期〉
- 專欄(第6頁)
- 陳東豪專欄 腦袋不斷打結的國民黨(第6頁)
- 林庭瑤專欄 最親美的國民黨主席(第7頁)
- 姚人多專欄 風雨飄搖的中國國民黨(第8頁)
- 郭正亮專欄 中國恐怕更樂見川普連任(第10頁)
- 揭仲專欄 「後備戰力調整須征服兩座大山(第52頁)
- 蔡宏政專欄 中國債務驅動發展模式的危機(第54頁)
- 呂紹煒專欄 美國「打輸中美貿易戰」?(第56頁)
- 蕭子昂專欄 美國正處於歷史分界點 (第88頁)
- 張倩燁專欄 比美國大選結果更重要的事 (第90頁)
- 華爾街日報精選 美反科技巨頭壟斷 眾議院將立法拆?(第92頁)
- 米果專欄 熟齡就業趨勢(第95頁)
- 焦點人物(第12頁)
- 〈民之所欲,長在我心〉撰稿人詮釋「我不是我的我」 第一女文膽李靜宜看到的李登輝(第12頁)
- 避談政治二十年意外破戒 是在衝啥毀?蘇志誠敲山震虎執政黨(第14頁)
- 焦點(第16頁)
- 七海官邸的小老弟,變身天下第一大安警衛 李登輝與大內侍衛未曾解密的故事(第16頁)
- 政壇透視(第20頁)
- 鎖定營養午餐戰場 藍少主蔣萬安領軍大戰美豬牛(第20頁)
- 會議幕後》藍綠白在一條十九公里的軌道上大車拚 基隆輕軌成政治風暴林佳龍親自拆彈(第22頁)
- 黨產會「吃月餅討黨產」,聽證會未邀國民黨與會 護美齡樓 雷倩用蔣宋美齡批示當證據(第25頁)
- 風雲人物(第26頁)
- 在野黨轟農委會主委開放萊豬烏紗帽不保 府院擔心陳吉仲喝到肝不好(第26頁)
- 有辦法睜眼說瞎話,一本正經跟進總統的離譜政策 川普信徒 副總統彭斯護主無下限(第68頁)
- 司法(第28頁)
- 辦案效率與人權如何取得平衡 《科偵法》急喊卡 下一步怎麼走?(第28頁)
- 軍事縱橫(第32頁)
- 老舊艦艇更新與新裝備研發都一波三折 海軍戰力提升不順 劣勢兵力擋共軍(第32頁)
- 參謀總長赴台船向立委專報,爭取解凍十億元預算 紅區裝備無著 國造潛艦恐剩精美外殼(第34頁)
- 嚴德發指示成立專案調查小組調查羅德民 軍情局失火 點燃三位同屆同學戰火(第36頁)
- 封面故事 小英國慶演說更傾美,中共讓李孟居、鄭宇欽「被認罪」 台美越走越近 北京砲彈加「台諜」賀雙十(第38頁)
- 北京不信任小英,為台美建交畫紅線 習近平拒絕向蔡英文「自然靠攏」(第44頁)
- 江啟臣為首青壯派想撕親中標籤,又怕得罪老一輩深藍 「台美復交」案燒出藍營世代路線之爭(第48頁)
- 攔截民進黨話語權,自認不違背親美和中路線 復交案 藍想「打著綠旗反綠旗」(第50頁)
- CEO想什麼(第58頁)
- 國泰金要幫資金找合適出口,業界及學界擔心對房市造成副作用 李長庚疾呼鬆綁壽險業不動產限制(第58頁)
- 財經解碼(第60頁)
- 中資炒股說傳遍市場多年,證交所、會計師難脫把關不力之嫌 檢調、大股東拿康友前高層掏空沒皮條(第60頁)
- 蕉農投保意願低,承保面積腰斬 農委會應避口水戰 拚高投保率(第62頁)
- 兩個月的匯兌成本恐吃掉大半獲利 新台幣狂升 壽險業笑不出來(第63頁)
- 官學界各自表述,沒有部會願開第一槍 房價驚驚漲 政府該不該出手打房?(第64頁)
- 寰宇一周(第66頁)
- 北韓黨慶深夜閱兵,金正恩哽咽曝三大危機(第66頁)
- 五島國揚言退出太平洋論壇,中國恐趁隙擴張(第66頁)
- 吉爾吉斯親中總統舞弊挨轟,一帶一路添變數(第66頁)
- 哥倫布日掀殖民傷口,墨西哥要求西班牙道歉(第67頁)
- WTO將迎來非裔或亞裔首位女性總幹事(第67頁)
- 觀天下(第70頁)
- 十月諾貝爾周,三大自然科學獎打前鋒 反智反理性年代 科學更顯得美麗(第70頁)
- 世界與台灣(第72頁)
- 來自火星的美國與來自金星的梵蒂岡涇渭分明 教廷槓龐佩歐 不想當川普選舉工具(第72頁)
- 喪失傳統搖擺州、辯論會未能盡功、染疾後荒唐行徑不斷 川普神速「康復」 選情病入膏肓?(第75頁)
- 刷掉日本學術會議六名學者,堅稱事先不知情 報復反安倍 菅義偉向學術界宣戰(第78頁)
- 習近平的中國(第80頁)
- 屢屢放話要投案卻又神隱 陳同佳再度演出狼來了?(第80頁)
- 打擦邊球揭社會黑暗,挑戰當局紅線禁區 中國推理劇火紅 會惹毛黨中央?(第81頁)
- 數字看中國(第84頁)
- 近五年戰艦總噸數比美國多五成 中國軍艦數暴增 挑戰美國海上霸權(第84頁)
- 說書(第86頁)
- 高大外表藏不住川普巨嬰性格(第86頁)
其他刊期
同分類熱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