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有DRM加密保護,需使用HyRead閱讀軟體開啟
  • 後疫時代產業發展新模式
  • 點閱:24
  • 作者: 岳俊豪講述
  • 出版社:工業技術研究院
  • 出版年:2020
  • 集叢名:眺望2021系列
  • 格式:JPG
  • 頁數:1

COVID-19疫情全球蔓延,全球產業或企業遭受斷料、缺工及員工染疫等衝擊,以及集中製造引發的生產中斷風險,如何以數位科技協助產業建構強韌基礎,使具有預警外力、吸收衝擊、快速恢復而不間斷其營運的能力,並協助產業布局全球、分散式製造、高價值活動根留臺灣,將是提升臺灣產業韌性、維持全球競爭力的關鍵。
 
在過去,供應鏈管理為了追求效益,集中在單一供應商和流通服務以降低成本,但此一態勢在後疫時代將遭到強力挑戰。企業的供應鏈管理該如何面對後疫情的新局勢,新創公司的供應鏈管理解決方案可為這個問題提供解答。
 
其次,疫情驅動人的需求快速改變,最後一公尺的服務被截斷;從馬斯洛需求模型看:生理層如食、醫、住、行,以實體服務為主;安全層如育、樂、工作,實體和資訊並重;歸屬層如網路交友、自我成長,則以資訊為主。後疫時代在生活需求帶動下,將衍生中長期創新商機,並形成產業新風貌。

 
簡報大綱
●疫情發展現況與經濟前景
●後疫時代產業新局與機會
●後疫時代臺灣產業布局


講述者介紹
 
岳俊豪 (Chun-Hao Yueh)
 
現任工研院產科國際所(ISTI)跨域組知識發展研究部經理。協助ISTI跨領域產業趨勢預測模型(IEKCQM)建置,包括機械與工具機、電子零組件、石油化工、汽車整車與零組件、顯示器、及半導體產業等,熟悉產業經濟與產業計量模型。從2013年至今,每一季度召開記者會發表個別產業研究成果,揭示該產業當前趨勢與未來挑戰,提出獨到的IEK觀點(IEKView),廣受媒體報導及轉載。另擔任國內半導體龍頭廠商委託計畫主持人,以獨到的資源使用效率與產業關連分析,量化廠商在國內生產、消費與雇用員工,為台灣創造的總經濟效益及就業效果。此外,亦協助執行經濟部技術處產業技術基磐研究與知識服務計畫,定期於大型研討會發表相關研究成果;協助地方政府(臺北市、新竹市)產業轉型與數位創新規劃研究;亦擔任經濟部中小企業處、投資業務處、中央銀行等單位的智庫幕僚,定期召開會議討論產業發展動態、關鍵議題剖析與上位政策鏈節等,協助國內產業發展與轉型。國立台北大學經濟學博士與國立中山大學經濟所碩士畢業。

紙本書 NT$ 2500
單本電子書
NT$ 1750

還沒安裝 HyRead 3 嗎?馬上免費安裝~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