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錢如何影響愛與教養?:貧富不均下的育兒經濟學
-
點閱:4986
1066人已收藏
- 譯自:Love, money, and parenting:how economics explains the way we raise our kids
- 作者: 馬蒂亞斯.德普克(Matthias Doepke), 法布里奇歐.茲里波提(Fabrizio Zilibotti)著 , 吳凱琳, 劉復苓譯
- 出版社:親子天下出版 大和圖書總經銷
- 出版年:2021
- 集叢名:家庭與生活:70
- ISBN:9786263050136
- EISBN:9786263050198 EPUB
- 格式:EPUB 流式
- 字數:222624
- ● 本書因出版社限制不提供朗讀功能
- ● 本書因出版社限制不提供繁簡轉換功能
人們擁有多少小孩、選擇何種教養方式,其實都跟經濟學有關!
育兒環境如何影響家長的教養決策?就讓經濟學家跟你說清楚、講明白。
教養方式大不同,專斷、放任、威信、忽略……
為什麼我們這樣受教育,那樣養小孩?
教養為何會是這種風氣?很多人以為是各國文化不同,但絕不應漏掉經濟這項因素。因此當亞洲經濟起飛後,教養方式都趨向較早開始發展的歐美。
過去兩百年,全球家庭結構與教養態度發生劇烈轉變:教養成本提高,人們因為資源有限減少生育,進而出現少子化現象;時代快速變遷,未來工作難以預料,家長從強調勤奮順從,轉為看重獨立與想像力;性別分工不再明顯,已沒有絕對適合男性或女性的工作。
在這樣的環境下,家長如預期社會將變得更不平等、競爭更為激烈,他們回應的教養方式,就是想辦法讓孩子能夠在激烈的競爭中生存,並期望孩子有所成就。
兩位作者受歐美國家級研究支持,透過數據資料,結合過往的經濟學訓練、身為家長的親身經歷與童年體驗,將他們對家庭教養與總體經濟相互影響的觀察,歸納出育兒決策與行為背後的動機和因素。
透過本書,我們將能理解:在不平等的年代,金錢如何影響愛與教養?揭開教養問題的真相,進而做出最合適的選擇。
本書特色
◆ 統整農業時期、工業化社會與當代各時期教養史,梳理過去、現今、未來的教養觀念,形成宏大的教養視野。
◆ 觀察亞洲與歐美各國的教養風格與差異,收錄美國、荷蘭、瑞典、瑞士、英國、中國、日本等經典案例介紹。
◆ 分析在各種宗教、政治、性別與家庭因素影響下,家長為何會有不同的教養選擇。
好評推薦
張慧慈(小花媽) 《咬一口馬克思的水煎包》作者
蔡依橙 「素養教育工作坊」核心講師/「蔡依橙的閱讀筆記」版主
藍佩嘉 《拚教養》作者/台大社會學系特聘教授
雷浩斯 暢銷財經書作家
「本書研究了不同年代與地區的教養方式,針對起源和結果提出精闢分析,說明家長如何且為何要培養孩子的喜好與技能,好讓他們適應長大後將面臨的社會與經濟現實。這本充滿野心且論述完備的著作,縝密檢視家庭如何影響孩子的社會與經濟前景。」——詹姆士.赫克曼(James Heckman),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
「經濟學通常不會和教養聯想在一起,這本精采絕倫的著作將破除這項成見。本書證明了經濟因素如何徹底改變家長對孩子的看法與教養他們的手段,是一本必讀的佳作。」——戴倫.艾塞默魯(Daron Acemoglu),《國家為什麼會失敗》(Why Nations Fail)共同作者
「兩位作者為各種教養方式背後的原因提出經濟闡釋,並納入社會與文化因素。令人憂心的是,社會分歧可能讓某些家長把孩子逼得更緊,但艱困的經濟情勢又會讓他們白費力氣。因此作者希望,能藉由周全的政治干預來化解這些威脅。」——珍妮.亨弗里斯(Jane Humphries),牛津大學經濟史學教授
- 封面
- 書名頁
- 推薦序 育兒是誰的焦慮?當拚經濟遇上拚教養/張慧慈
- 導讀 透過經濟學,看見你的教養定位/蔡依橙
- 作者序 經濟誘因如何改變教養方式?
- 前言
- 第一部 在不平等時代養育小孩
- 第一章 教養方式經濟學
- 第二章 直升機父母崛起
- 第三章 現代全球教養方式
- 第四章 不平等、教養方式與教養陷阱
- 第二部 兒童教養史
- 第五章 專斷教養式微
- 第六章 性別角色轉變
- 第七章 生育率與教養成本
- 第八章 階級與價值觀
- 第三部 政策如何影響教養方式
- 第九章 學校系統組織
- 第十章 教養的未來
- 注釋
- 版權頁
紙本書 NT$ 500
單本電子書
NT$
350
同分類熱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