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女養成之後,看似平凡的日常卻處處靈光閃現
還原那些寄附於俗常,卻也不安於俗常的生命輪廓
暢銷影視原著作家江鵝最新散文集 重磅上市
李屏瑤(作家)
柯裕棻(作家)
黃麗群(作家)
盧慧心(作家)
謝盈萱(演員)
嚴藝文(導演)
文壇、影視界 齊聲推薦
「先有前行,才有回頭的看見。就好像我學過外文,才愛上中文;講好台北的國語,才能講台南的台語;決絕排拒過人間,才養出寬和納受人間。關於追獵,我只好懷抱盼望,繼續在生活裡琢磨所有可對人言的細瑣,等待每一次在不可對人言的視界裡,依稀照見那頭言語道斷的豹。」──江鵝
廣受喜愛的話題電視劇《俗女養成記》原著作者江鵝睽違五年再出散文新作。有別於上一本以在傳統中藥店家庭養成的台南女兒故事為主軸,最新文集不改幽默詼諧本色,卻更多聚焦於成長後在台北打拚的都會熟女人生。
熟悉當年影視和原著的讀者應該知道,陳嘉玲不等於江鵝,但原作者本人相當肯定改作沒有偏離原著的核心精神。江鵝曾在訪談中表示,她跟「陳嘉玲」最大的共同點,是中年對生活各面向的反思,還有勇敢離開職場,做一個普通女人。這本《俗女日常》,也可說是這位勇敢的「普通女人」醒悟後學著做自己的第一手實驗記錄。
回到俗女的日常,說普通也不普通,玲瓏通透的智慧和文采,清爽的文字挾帶著不可言說的魔力,既療癒又提點,不只讓同世代的六年級女生心有戚戚,五至七年級的都會女子讀來應該也都會覺得毫不高深,卻又如獲天啟!
俗女會厭世嗎?當然會!因此你必須跟著她學會如何偶爾安住在彌斗諾威海底城(哪裡?喔,原來是Middle of Nowhere)而不嗆不咳。「俗女」回到台語不過就是「普通女子」,因此俗女不怕俗,且俗得理直氣壯,那是對人生有種看透後愈看愈可愛的本事。何不跟著她重新戴回年輕時嫌「俗」的金鍊子、有心事找土地公聊天、拜見文昌帝君,回老家的七夕不小心在市場吃了一晚早粥也增長了許多「奇怪的知識」……俗女讀者們下次再在厭世時想要戒斷臉書,或失眠時打開網購頁面,必定會覺得我道不孤。
再看看俗女的食膳日常,立馬想起身去找一碗(或煮一鍋)好吃的白米飯。放不放冬瓜的鳳梨酥、斯不斯文的起士、還是台北不常見的粉漿蛋餅……各有跟人密不可分的故事。你說煮菜多加點糖有什麼事?不也就是台南女兒的日常嗎。再跟著俗女肉身行走江湖,不管是做SPA、做健檢、留指甲、留不留頭髮,還是寵貓寵到必須偶爾提醒自己要守住「人權底線」,這一切,總是讓人忍不住一邊嘴角失守,一邊激賞叫絕,大嘆這些被低估了的日常,還真都是「有點禪的過程」。
跟著江鵝搭高鐵、搭公車,漁人碼頭或在世界各地放空,都在平凡日常中看見驚喜連連,驚喜的不是事件,而是她的視角。跟著她開車更是爽快,怎麼用字句形容駕駛者的喜悅呢?她偏偏很會:「觸目所及的三個車道四行隔線每一片反光板,同時在我的視網膜上以金光綻放出絕麗繁花,場面莊嚴奧秘如法華,知其美卻不知其所以美。我在那個瞬間感到充滿,皮囊之下湧灌無法理解卻能領受的極喜。」就這樣,誰能不被她文字的萬能金光,同樣「烤成一塊鬆暖香潤的戚風蛋糕」了呢。
黃麗群(作家)
盧慧心(作家)
謝盈萱(演員)
嚴藝文(導演)
文壇、影視界 齊聲推薦
「先有前行,才有回頭的看見。就好像我學過外文,才愛上中文;講好台北的國語,才能講台南的台語;決絕排拒過人間,才養出寬和納受人間。關於追獵,我只好懷抱盼望,繼續在生活裡琢磨所有可對人言的細瑣,等待每一次在不可對人言的視界裡,依稀照見那頭言語道斷的豹。」──江鵝
廣受喜愛的話題電視劇《俗女養成記》原著作者江鵝睽違五年再出散文新作。有別於上一本以在傳統中藥店家庭養成的台南女兒故事為主軸,最新文集不改幽默詼諧本色,卻更多聚焦於成長後在台北打拚的都會熟女人生。
熟悉當年影視和原著的讀者應該知道,陳嘉玲不等於江鵝,但原作者本人相當肯定改作沒有偏離原著的核心精神。江鵝曾在訪談中表示,她跟「陳嘉玲」最大的共同點,是中年對生活各面向的反思,還有勇敢離開職場,做一個普通女人。這本《俗女日常》,也可說是這位勇敢的「普通女人」醒悟後學著做自己的第一手實驗記錄。
回到俗女的日常,說普通也不普通,玲瓏通透的智慧和文采,清爽的文字挾帶著不可言說的魔力,既療癒又提點,不只讓同世代的六年級女生心有戚戚,五至七年級的都會女子讀來應該也都會覺得毫不高深,卻又如獲天啟!
俗女會厭世嗎?當然會!因此你必須跟著她學會如何偶爾安住在彌斗諾威海底城(哪裡?喔,原來是Middle of Nowhere)而不嗆不咳。「俗女」回到台語不過就是「普通女子」,因此俗女不怕俗,且俗得理直氣壯,那是對人生有種看透後愈看愈可愛的本事。何不跟著她重新戴回年輕時嫌「俗」的金鍊子、有心事找土地公聊天、拜見文昌帝君,回老家的七夕不小心在市場吃了一晚早粥也增長了許多「奇怪的知識」……俗女讀者們下次再在厭世時想要戒斷臉書,或失眠時打開網購頁面,必定會覺得我道不孤。
再看看俗女的食膳日常,立馬想起身去找一碗(或煮一鍋)好吃的白米飯。放不放冬瓜的鳳梨酥、斯不斯文的起士、還是台北不常見的粉漿蛋餅……各有跟人密不可分的故事。你說煮菜多加點糖有什麼事?不也就是台南女兒的日常嗎。再跟著俗女肉身行走江湖,不管是做SPA、做健檢、留指甲、留不留頭髮,還是寵貓寵到必須偶爾提醒自己要守住「人權底線」,這一切,總是讓人忍不住一邊嘴角失守,一邊激賞叫絕,大嘆這些被低估了的日常,還真都是「有點禪的過程」。
跟著江鵝搭高鐵、搭公車,漁人碼頭或在世界各地放空,都在平凡日常中看見驚喜連連,驚喜的不是事件,而是她的視角。跟著她開車更是爽快,怎麼用字句形容駕駛者的喜悅呢?她偏偏很會:「觸目所及的三個車道四行隔線每一片反光板,同時在我的視網膜上以金光綻放出絕麗繁花,場面莊嚴奧秘如法華,知其美卻不知其所以美。我在那個瞬間感到充滿,皮囊之下湧灌無法理解卻能領受的極喜。」就這樣,誰能不被她文字的萬能金光,同樣「烤成一塊鬆暖香潤的戚風蛋糕」了呢。
- 封面
- 自序 追一隻豹
- 輯一 厭世日常
- 厭世求生自白
- 金鍊子
- 拜土地公
- 七夕的早粥
- 第二件襯衫
- 失眠購物策略
- 斷臉書記
- 在新月向宇宙許願
- 彌斗諾威海底城
- 天神的戚風
- 我長大了會自己吃飯飯了
- 輯二 食膳日常
- 我非常喜歡這樣吃一碗飯
- 煮菜加糖有事嗎
- 鳳梨酥這個人
- 三溫糖是這世上美好的存在
- 斯文的起司
- 生命中的粉漿蛋餅
- 小蘋果與市內人
- 美食街沒有美食
- 市場邊的賣菜大姐
- 新兩次
- 輯三 肉身日常
- 呱元呱點呱呱呱
- 完整的身世
- SPA裡的生化人
- 免費健檢
- 把頭髮留長的過程有點禪
- 第五天的指甲
- 馬桶刷
- 好你們現在可以再打了
- 交換禮物
- 輯四 放空日常
- 人權底線
- 糰糰的早餐
- 醃著溏心蛋用玻璃便當盒
- 螞蝗、桑蠶、陸龜、與軍情五處
- 去擎天崗
- 請問有到漁人碼頭嗎
- 搭高鐵返鄉的自得其樂
- 機車台南
- 雲
- 輯五 去日本玩不說日文
- 去日本玩不說日文
- 我在銀座逛街的時候有了重大發明
- 在超市的中心呼喊幸福
- 沒有,我沒有去過日本看櫻花
- 鬼才偷拖鞋
- 狂粉的單字課
- 流淚雖然可恥
- 輯六 說到愛情
- 書寫愛情的綠墨水
- 說到愛情,我想起飛蚊症
- IKEA其實是個有點陰險的地方
- 說到愛情我想起三十萬
- 說到愛情我想起馬鈴薯
- 說到愛情我想起扮仙
- 說到愛情我想到野生動物攝影師
- 說到愛情我想起露西
- 版權
- 封底
紙本書 NT$ 400
單本電子書
NT$
280
同分類熱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