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已有製作琺瑯器的記載,然雖名為「琺瑯」,實際上是琺瑯彩的各種胎器,如金、銀、瓷及玻璃等。
元朝對外交流日益頻繁,許多身懷絕技的外國工匠來到中國,而阿拉伯地區流行的金屬胎琺瑯製品,就是在此時受到蒙古貴族的賞識。
到了明朝,明代宗朱祁鈺對琺瑯情有獨鍾,琺瑯的工藝水準迅速提高。當時正值景泰年間,因琺瑯製品多以孔雀藍為主,人們就把琺瑯工藝品稱為「景泰藍」,琺瑯在中國的發展達到巔峰。
清代署有官方年款的掐絲琺瑯,有康熙、雍正、乾隆、嘉慶、同治、光緒,又康雍乾三朝為清代琺瑯的鼎盛期,依特色不同,可分為承先啟後的康熙琺瑯器、風格獨特的雍正琺瑯器,與異彩紛呈的乾隆琺瑯器。
琺瑯器的製作,需經繁複的工序與專精的技術,因此琺瑯製品造價成本高,不易在民間流行,主要為皇室和少數貴族所用。
而自從清道光年間,景泰藍分別在美國芝加哥世界博覽會、巴拿馬萬國博覽會上皆榮獲一等獎後,中國琺瑯已成為名聞遐邇、享譽國際的珍寶。
喜愛古典藝術品的讀者,絕不能錯過這本書!
- 版權訊息
- 序言 琺瑯精工
- 琺瑯源流 唐元時期
- 唐朝首開琺瑯工藝啟蒙
- 晶瑩剔透的元代琺瑯器
- 掐絲琺瑯 明代時期
- 樸實莊重的明早期琺瑯器
- 日趨繁縟的明中期琺瑯器
- 刻意求變的明晚期琺瑯器
- 絢麗多彩 清代時期
- 承前啟後的康熙時琺瑯器
- 風格獨特的雍正時琺瑯器
- 異彩紛呈的乾隆時琺瑯器
- 彌足珍貴的晚清琺瑯器
紙本書 NT$ 200
單本電子書
NT$
140
同分類熱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