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家健康雜誌 [第397期]:憂鬱失智照顧者 變通照護喘口氣
-
點閱:1528
37人已收藏
- 作者: 董氏基金會編輯部編著
- 出版社:財團法人董氏基金會
- 出版年:2021.11-12
- 格式:PDF,JPG
- 頁數:84
租期7天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5-01-31
本期內容簡介
台灣60歲以上者約有31萬人罹患憂鬱症,而2018年底失智症人口已超過28萬人。憂鬱症或失智症患者的家庭照顧者,因照護的需求常負擔過重,易成為「隱形的第二患者」。
為提供照顧者正確資訊、介紹兩種疾病如何照顧。本期封面主題採訪了多位照顧者,並由老年醫學專家、心理學家針對陪伴者會面臨的難題,例如:「當照顧者罹患憂鬱症,怎麼辦?」、「重鬱症沒病識感,拒絕就醫該如何處理?」怎麼「轉換模式照護失智家人,避免自己累倒」,給予建議及求助資源。
其中「揮別照顧倦怠,5個方法安頓身心」提醒照顧別人前先安頓好自己,覺察身心變化及倦怠反應,審視可動用的社會資源、爭取外援,建立喘息時間與紓壓習慣,能幫自己擺脫照顧者倦怠。
而「照護失智或憂鬱長者,避開地雷少衝突」,則提醒要先了解兩種疾病有哪些症狀,因為合理的期待能降低挫折感。專家也舉例說明回應憂鬱、失智長者的技巧,以免因誤解而衝突不斷。
■特別企劃:新冠肺炎期間,民眾防疫意識提升,感染肺炎人數大幅下降,但健保署統計2020年肺炎重症、進入加護病房治療的人數卻未減少。醫界憂心秋冬流感、肺炎大反撲,快來了解醫籲民眾打「哪3種疫苗」!
■SMART醫療:心肌炎在疫苗施打期間成為熱搜關鍵字,到底什麼是心肌炎?其實心肌炎也與病毒感染相關,秋冬好發流行性感冒,一旦感冒病毒入侵心臟轉趨嚴重,可能變成猛爆性心肌炎,死亡率會提高至30~40%,該怎麼警覺與治療?讓心臟專科醫師告訴你!
■元氣生活:不少父母忙於工作,請爺奶「顧孫」。不過,阿公阿嬤長期操勞,可能會引發媽媽手、肌腱炎、五十肩等問題。本期專訪復健科醫師、職能治療師傳授4招,解決長輩顧孫後,手痛、肩頸痛或肌腱拉傷的問題!
■吃出健康:近年台灣越來越多咖啡廳吹起燕麥奶、杏仁奶旋風,到底什麼是植物奶?營養價值能取代牛奶嗎?飲用該注意什麼?且看「燕麥奶、堅果奶等植物奶,哪種最營養?」報導。
此外,失眠已成為現代人的文明病,台灣民眾需持醫師處方籤才能購買藥品級褪黑激素,不少想改善失眠的人轉而購買食品級的褪黑激素(例如睡眠軟糖),企圖改善睡眠品質,不過真的有效嗎?本期「吃褪黑激素、睡眠軟糖可治失眠?」報導,帶您了解褪黑激素的正確資訊。
- 編輯導覽(第6頁)
- 專欄 廣博雅言 超前部署(第8頁)
- 封面主題 憂鬱失智照顧者 變通照護喘口氣(第10頁)
- 揮別照顧倦怠 5個方法安頓身心(第10頁)
- 照護失智或憂鬱長者 避開地雷少衝突(第13頁)
- 當照顧者罹患憂鬱症 接納自己生病的模樣更自在(第16頁)
- 重鬱症沒病識感 拒絕就醫怎麼辦?(第20頁)
- 轉換模式照護失智家人 可避免自己累倒(第24頁)
- 特別企劃(第30頁)
- 秋冬流感、肺炎恐大反撲 醫籲民眾快打這3種疫苗(第30頁)
- 樂齡瘋桌遊 活化腦力防失智(第34頁)
- 元氣生活 抱孫引發「媽媽手」難好?4招避免手痛、肩頸痛(第38頁)
- 吃出健康(第44頁)
- 燒肉配啤酒痛風易上身?高普林食物不能吃到飽(第44頁)
- 燕麥奶、堅果奶等植物奶 哪種最營養?(第48頁)
- 聚餐喝多,醒酒湯有效嗎 哪些解酒偏方可解宿醉(第52頁)
- 吃褪黑激素、睡眠軟糖 可治失眠?(第56頁)
- 健康加油站(第61頁)
- 你我都會老 咬不動嚥不下怎麼辦?(第61頁)
- 菸害新知(第69頁)
- 憂鬱症新知(第70頁)
- 營養新知(第72頁)
- SMART醫療(第62頁)
- 感冒恐引爆致死性心肌炎?怎麼警覺與治療(第62頁)
- 退化性關節炎痛到受不了 小針刀療法告別頑固性痠痛(第66頁)
- 無菸HITO(第74頁)
- 電子煙不能解憂與紓壓 是包裹糖衣的「憂鬱棒」(第74頁)
- 香港完成電子煙加熱菸「雙禁」修法 台灣拒菸聯盟尋求各黨團支持修法(第76頁)
- 美國政府下架加味電子煙 台灣應堅持不開放新型菸品(第78頁)
其他刊期
同分類熱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