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期14天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5-01-30
到上海唱紅了才算真紅!
十九世紀末至二十世紀上半葉,以上海為中心發展出足以與北京分庭抗禮的海派京劇是京劇史上最為傳奇的一頁。本書核心關注海派京劇與表演內涵主要影響源頭京派京劇的差異性及本土化發展藝術特徵。透過對班園合一商業生產體制的梳理,確立戲園經營者在演劇商品生產過程中佔有主導地位,論證營運體制與演劇內容之間的絕對關聯性。更進一步還原伶人的聲音,以三百多張老唱片和十數位老藝術家現身說法,對於機關佈景、連臺本戲、聯彈音樂等藝術主體相關議題,進行充份的論證與分析,彌補現行學術研究中,對海派京劇藝術內涵認識之不足。同時,作者亦結合自身的科班演劇經驗與圈內人觀點,重新解析文獻,對學界既有之史觀,提出質疑與辨證。
- 推薦序/邱坤良 教授(第i頁)
- 推薦序/王安祈 教授(第v頁)
- 推薦序/孫海蛟 教授(第xi頁)
- 自序(第xiii頁)
- 緒論 由外而內——照見活色生香的海派京劇(第1頁)
- 第一節 跨越史論與史實間的裂隙(第2頁)
- 第二節 前人視野中的海派京劇(第5頁)
- 第三節 探索海派京劇藝術核心(第11頁)
- 小結(第18頁)
- 第一章 京海凝視——重看京劇史的北京中心觀點(第19頁)
- 第一節 南方京戲的形成脈絡(第22頁)
- 第二節 京派、海派與南派之別(第35頁)
- 第三節 京海之爭(第59頁)
- 小結(第71頁)
- 第二章 獲利至上——以劇場經營者為觀察中心(第73頁)
- 第一節 以戲園經營者為中心的班園合一制(第76頁)
- 第二節 影響經營者決策的關鍵力量——案目(第99頁)
- 第三節 引領/跟上風潮——經營者主導權的展現(第121頁)
- 小結(第160頁)
- 第三章 戲從景出——以機關布景做為創作核心思維(第163頁)
- 第一節 連臺本戲的文本創作(第166頁)
- 第二節 機關布景的審美追求(第196頁)
- 第三節 行頭扮相的審美轉變(第221頁)
- 小結(第264頁)
- 第四章 在地重生——在地化發展的表演特徵(第267頁)
- 第一節 跨越行當的規範與彊界(第269頁)
- 第二節 有法度無定譜——海派做表的特色(第288頁)
- 第三節 唱念在地化發展——語音白字化及聯彈音樂初探(第313頁)
- 小結(第353頁)
- 結論 海派京劇之破與立(第379頁)
- 建立以製作為中心的體制,打造整體劇場(第381頁)
- 高度專業化、全面通俗化(第382頁)
- 建立一套超越行當的扮演創作新法則(第383頁)
- 突破穿關改良與創新行頭扮相(第384頁)
- 建立獨樹一幟的海派音樂:聯彈唱腔、改良新調(第385頁)
- 遺響——海派京劇的後續發展(第387頁)
- 餘暉——今日世界麒麟廳(第388頁)
- 未竟之業——未來值得探索的議題(第390頁)
- 引用資料(第393頁)
- 專書(第394頁)
- 學位論文(第400頁)
- 期刊及單篇文章(第401頁)
- 訪談(第405頁)
紙本書 NT$ 550
單本電子書
NT$
385
點數租閱
20點
租期14天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5-01-30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5-01-30
同分類熱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