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 JPG
本書有DRM加密保護,需使用HyRead閱讀軟體開啟

  「這是一本專業舞者的隨想筆記,和這個世界上所有熱愛舞蹈的人一起分享,這些情感飽滿的文字,應該能夠讓您感受到─您的舞蹈之路,永遠不會孤獨。」

  「舞蹈,讓我們明白何為堅持、何為快樂、何為光明。舞台的燈光和慷慨的陽光一樣,使人愉悅、溫暖。」

作者簡介

陳蒨蒨

  2004赴北京進修,師承著名舞蹈家呂藝生教授,2007年取得北京舞蹈學院文學碩士學位後,繼而進入中國藝術研究院舞蹈研究所,跟隨著名舞蹈理論家歐建平教授學習,2010年取得文學博士學位,專業方向為舞蹈史論。


  現就職於北京師範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舞蹈系,「國際創意舞蹈研討會」創始人與秘書長。率先將「舞蹈管理學」的理論與實踐結合,實現舞蹈高校生「人人都可以上台」的理念,激發並實現舞蹈學生「一專多能」的潛力。 著有《用文化舞蹈》、《舞蹈管理和製作的理論與實踐》、《52則非知不可的舞蹈欣賞概念》、《舞蹈審美思考》。並於國內外學術期刊與學術會議中發表論文超過25篇。

李艾倩

  台灣省屏東縣人。大學畢業於中國文化大學舞蹈系,2013年取得臺灣藝術大學舞蹈研究所碩士學位,現任中國文化大學舞蹈系行政人員、士林社區大學成人芭蕾教師。碩士論文《家將團演出形式變化之研究─以屏東慈鳳宮家將比賽得獎團體作比較》,獲得2014年台灣舞蹈研究學會碩士論文菁霖獎。專書:《舞蹈管理和製作的理論與實踐》。發表文章有:〈舞蹈系畢業班展演之行銷策略比較─以中國文化大學為例〉、〈台灣中小學九年一貫制 「藝術與人文」領域初探〉、〈大學藝術行政人才培育規劃之初探─以中國文化大學為例〉。

孟 佳

  新師者教育研究院舞蹈教培部負責人。曾從事專職高中舞蹈教師多次輔導學生獲得北京市藝術節一、二、三等獎和最佳編導獎,並獲全國說課比賽中二等獎。臺北藝術大學舞蹈學院舞蹈教育專業碩士畢業。 深入研究「創造性舞蹈」,多次為全國各地舞蹈教師進行體驗式講座與培訓,包括「創造性舞蹈」 、「拉班身體教育」等課程。著有《創造性舞蹈的課程設計與教學方法》《舞蹈課程創新的研究方法與實施》。

武 萌

  舞蹈學博士/藝術學理論博士後/韓國舞蹈家協會理事/亞洲ICAF副秘書長/韓國慶熙大學特聘講師。

  主持北京師範大學青年教師基金專案;傳統舞蹈舞台化再創作動機研究人才培養;北京市藝術基金等專案。在國際核心學術期刊發表多篇論文。學術方面關注中國民族民間舞教學;傳統舞蹈舞台化再創作動機研究。

常肖妮

  現任教於北京師範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舞蹈系。創作作品《星期二》,受邀參加荷蘭阿姆斯特丹國際青年戲劇節;2011年參與文化部承辦的大型音樂舞蹈詩《亞洲銅》,任舞蹈導演。參加義大利羅馬參加「中意文化交流年」。

  2013年創作舞蹈影像作品《房間》,入圍希臘雅典影像藝術節。2014年為「青年舞蹈人才計畫」創作作品《鏡子》,首演於國家大劇院小劇場。同年創作作品《忽然悟空》入圍上海國際藝術節「青年藝術家扶持計畫」,該作品也於2017年入圍日本橫濱舞蹈節。2017年作品《沒有大象》受邀中國舞蹈家協會青年藝術家扶持計畫,首演於國家大劇院。並受邀香港第47屆香港藝術節。同年8月該作品受邀中國當代舞蹈雙年展,並於上海國際舞蹈中心進行展演。

繪者簡介

李宛霖

  台灣省屏東縣人。大學畢業於輔仁大學美術系,現職為中學視覺藝術老師。插畫圖:《舞蹈管理和製作的理論與實踐》。
  • 序(第3頁)
  • 作者團隊(第6頁)
  • 作者連連看(第16頁)
  • I 職業舞者的非人生活(第19頁)
    • 1. 舞蹈的信仰(第20頁)
    • 2. 舞者 vs. 技術(第37頁)
    • 3. 分裂的情感(第56頁)
  • II 編舞就是要大膽地做夢(第65頁)
    • 4. 找到做夢的地方(第66頁)
    • 5. 找到做自己的夢(第84頁)
  • III 舞蹈老師的糾結日常(第103頁)
    • 6. 情懷 or 執念(第104頁)
    • 7. 舞台上的天使 or 教室裡的魔鬼(第124頁)
    • 8. 老師 vs. 學生(第140頁)
  • IV 人人都有愛跳舞的靈魂(第151頁)
    • 9. 在理想與現實之間起舞(第152頁)
    • 10. 穿梭古今、融匯中外(第172頁)
  • 後記(第183頁)
紙本書 NT$ 280
單本電子書
NT$ 196

還沒安裝 HyRead 3 嗎?馬上免費安裝~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