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望就像人穿盔甲。穿一套,很好;穿太多,跑不動。
◎與人相處就像走獨木橋,總要有人先靠邊,彼此才能繼續前行。
◎遇上麻煩怎麼辦?勇敢說出「請幫幫我」,人生無煩惱。
◎面對逆境,鼓勵自己:有一天我就會把這故事「笑」著說給別人聽。
◎怎麼分辨世間善惡?260個字就可說完。
本書作者名取芳彥,被譽為日本最會說故事的和尚,
擔任真言宗密藏院住持近40年,
在修讀佛經與聆聽信眾煩惱的過程中,他體悟到:
人不可能沒有情緒,都會憤怒、嫉妒、執著、憂慮,
勸人(自己)不要生氣、放下、不要想太多,根本沒有用,
想活得自在,你需要「斷念的練習」。
什麼是「斷念」?不是單純的放棄,而是願你盡力,
盡力後,勉強不來的事就不要在意,人生就不再糾結。
‧被親友騙、被朋友暗算?別失望,
人本來就出乎意料的容易背信,別人會怎麼對你,你無能為力。
‧付出後卻沒有得到回報?別氣,世上本就不存在「好心有好報」,
當你祈求回報,就會不甘心。
‧面對逆境怎麼化解?
鼓勵自己,總有一天,我會把這故事「笑」著說給別人聽。
‧老覺得別人對不起你?
苦海的源頭,就是你總想如己所願、隨己所欲。
所以,作者總是這樣告訴我們:
一旦做了決定,其他選項就要捨棄,就跟買東西一樣,
沒有所謂貴或便宜,買到的當下,都是最好的東西。
面對多數人最難以處理、也會害怕的生與死,怎麼斷念?
作者說,最好的方法就是:「帶孩子來掃墓」吧!為什麼?
聽聽這位日本最會說故事的和尚與暢銷書作家,
如何用佛教的出世哲學,轉化為生活中入世的實踐。
本書特色
斷念,不是單純放棄,而是願你盡力。
勉強不來的事學會不在意,生活才得以繼續積極。
名人推薦
作家、臨床心理師/游乾桂
慈濟大學宗教與人文研究所教授兼所長/林建德
臨床心理師/洪仲清
自我成長系IG創作者/空之客棧
- 推薦序一 斷念,其實就是「轉念」/游乾桂(第11頁)
- 推薦序二 想斷煩惱,先學「斷念」/林建德(第15頁)
- 前言 斷念,不是放棄,是理解自己的無能為力(第19頁)
- 序章 你的困擾,都是自己想像出來的(第25頁)
- 01 世上所有事,都是因緣際會的結果(第27頁)
- 02 人際關係像美味料理,複雜才有趣(第29頁)
- 03 與人相處,經常贏了道理,卻輸了現實(第31頁)
- 04 「請幫幫我」—人生的百憂解(第33頁)
- 05 一旦做出決定,就要捨棄其他選項(第36頁)
- 06 苦海的源頭,總想如己所願、隨己所欲(第38頁)
- 07 內心的壞天氣,靠自己放晴!(第40頁)
- 第一章 斷念,是入世的實踐,不是出世的哲學(第43頁)
- 01 你要當好人,不是為誰當好人(第45頁)
- 02 速速遠離整天抱怨者!(第47頁)
- 03 我理解你的想法,但我不認同(第49頁)
- 04 與其人見人愛,不如我看誰都可愛(第51頁)
- 05 當你祈求回報,就會不甘心(第53頁)
- 06 今天的努力就到今天,不要替明天加油(第55頁)
- 07 忍耐不能永無止境,要有目標(第57頁)
- 08 網路陰謀論,讓人變得不快樂(第59頁)
- 09 不用失望,人本來就出乎意料的容易背信(第61頁)
- 10 關於逆境,有一天你要笑著說給別人聽(第64頁)
- 11 斷念,要先不否定結果(第66頁)
- 12 手機、郵件、社群,別成天掛在上頭(第68頁)
- 13 無論肚子或心靈,八分飽就好(第70頁)
- 14 志氣是:自己的事自己解決(第72頁)
- 15 老跟一群人一起混,你不會進步(第74頁)
- 16 做與不做,你都會後悔(第76頁)
- 第二章 放下,很難;轉念,就不難了(第79頁)
- 01 欲望就像盔甲,穿太多就走不動(第81頁)
- 02 世上沒有完美,接受「這樣就好」(第83頁)
- 03 有實力的人,從不害怕重複(第85頁)
- 04 多才多藝的人,都從專精一項技能開始(第87頁)
- 05 執著很好,過頭了就不好(第89頁)
- 06 一個人能完成的事有限,與人合作才有趣(第91頁)
- 07 環境是人的共業,僅憑一己之力很難改變(第93頁)
- 08 行事曆不要排滿滿,留時間放空(第95頁)
- 09 不要計較划不划算,買到都是最好的(第97頁)
- 10 怎麼分辨世間善惡?兩百六十個字就可說完(第99頁)
- 11 正確答案只有一個的人生很無聊(第101頁)
- 12 了解流行,但不要追著跑(第104頁)
- 13 如何放下?先認清自己還放不下(第106頁)
- 14 你的不安,多半來自你太想要(第108頁)
- 15 永遠說實話,就不用記得自己說過什麼(第110頁)
- 16 一個人知不知足?從冰箱就可判斷(第112頁)
- 第三章 無壞不顯好,這就是人生(第115頁)
- 01 遇到不如意,先想「這不是我的錯」(第117頁)
- 02 過去無法改變,但可以抹除回憶(第119頁)
- 03 面對悲傷的五階段理論(第121頁)
- 04 講人壞話就像迴力鏢,最後會傷到自己(第124頁)
- 05 看清死亡,就能好好活一場(第127頁)
- 06 不想糾結,就弄清楚自己害怕的原因(第129頁)
- 07 為了堅持而堅持,其實是逞強(第131頁)
- 08 好心會有好報,這種說法很功利(第133頁)
- 09 躲不掉的事,就正面迎擊吧!(第135頁)
- 10 等待是好事,但要設定期限(第137頁)
- 11 愚痴,可以抒發情緒,但改變不了事實(第139頁)
- 12 討厭就說討厭,開心就說開心(第141頁)
- 13 金錢是維生手段,手段不能成為目的(第143頁)
- 14 我的隨便鍋配上妻子的認真蓋(第145頁)
- 15 「疑心」也是人生一大苦(第147頁)
- 16 無法反駁的孩子,內心不是悲傷,而是憤怒(第149頁)
- 17 身陷汙泥,如何絢爛綻放?(第151頁)
- 18 想要到彼岸,就趕緊渡河(第154頁)
- 19 老想維持現狀,你很難做自己(第156頁)
- 第四章 一加一只會等於二,這就是斷念(第159頁)
- 01 「說大話」未必是壞事(第161頁)
- 02 不要跟人比較!自己就很好(第163頁)
- 03 比贏的人,比輸的人,都不開心(第166頁)
- 04 低調卻不張揚,才是真本事(第168頁)
- 05 你以為的安定,最不安定(第170頁)
- 06 覺得別人不認同你?走趟墓園吧(第173頁)
- 07 夫妻吵架,連狗都不理(第175頁)
- 08 佛教十善戒,你能做到幾個?(第178頁)
- 09 「希望別人懂我」是強人所難(第180頁)
- 10 想得到更多稱讚,評價反而會變差(第182頁)
- 11 羨慕是好事,嫉妒就是毒藥(第184頁)
- 12 不要後悔之前的決定,你只是繞了一下遠路(第187頁)
- 13 人生就像走獨木橋,總得有人先靠邊(第189頁)
- 14 只想講道理,沒人想聽你!(第191頁)
- 第五章 人生沒有排練,一上場就是真實演出(第193頁)
- 01 奢侈品能填補空間,卻補不了空虛(第195頁)
- 02 盡人事之後,順其自然就好(第197頁)
- 03 想也沒用,不要再想,就當不可思議(第199頁)
- 04 追求便利,要有「到此為止」的覺悟(第201頁)
- 05 自以為「正確」,只是你的認為(第203頁)
- 06 聽到批評,你是反駁派還是發怒派?(第205頁)
- 07 晴天以外,都是「壞天氣」嗎?(第207頁)
- 08 期待別人幫,不如自己做(第210頁)
- 09 不知道就說不知道,勇於承認很重要(第212頁)
- 10 不會說好話?那就說實話(第214頁)
- 11 好好活著,就是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第217頁)
- 12 變老很正常,失衡的是你的心(第219頁)
- 13 視若無物,方能視生死為無物(第221頁)
- 14 我總是跟信徒說,請帶孩子來掃墓(第224頁)
- 15 心若平靜就是善,心若變亂就是惡!(第226頁)
- 16 人生跟考試一樣,只求六十分及格就好(第228頁)
- 參考文獻(第231頁)
紙本書 NT$ 380
單本電子書
NT$
266
同分類熱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