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資優班:珍視每個孩子的芬蘭教育
-
點閱:500
121人已收藏
- 作者: 陳之華作
- 出版社:木馬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出版 遠足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發行
- 出版年:2022
- ISBN:9786263141193
- EISBN:9786263142183 EPUB; 9786263142206 PDF
- 格式:EPUB 流式,PDF,JPG
- 書籍難度(SR):600 SR值是什麼?
- 適讀年齡:九年級
- 附註:典藏增修版 封面英文題名: Cherish every child : the true essence of Finnish education
- ● 本書因出版社限制不提供朗讀功能
- ● 本書因出版社限制不提供繁簡轉換功能
什麼是教改的未來?關切台灣教改發展者必讀!
★最具國際視野的親職與芬蘭教育專家,在教育大國現場的細膩觀察與宏觀思辨★
★國際視角‧對映在地,引領台灣新世紀教育思潮之代表作★
社會與文化的區隔與差異,關鍵根源在於:教育「概念」的不同。
★誠品選書、蟬聯誠品暢銷書榜十八週
★博客來年度百大暢銷書
★芬蘭最大報《赫爾辛基日報》獨家專訪滿版報導
二十一世紀的孩子,處於變幻莫測的世界浪潮中,更需一生受用的學習力。
當各國學生多為課業排名而競逐、焦慮,芬蘭選擇回歸最根本的人性思維,
以孩子為本,無能力分班、課程時數少、課業壓力小,
卻能在國際學生能力評量計畫(PISA)中屢創佳績,以教育立足世界。
這舉世艷羨的成就絕非一蹴可幾,
而是走過五十年的教改風雨路,方有如今的纍纍碩果。
在芬蘭,整套教育體制的核心思維是「先見林,再見樹」,
就制度面選擇以更多元、更人性化的模式,為教育者也為孩子放寬眼界,
以不躁進、不功利的軸心,試圖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
在孩子心中播下日後深入學習、終身學習的種子。
芬蘭經驗讓我們知道:教育不只是口號,
而是一個社會的核心精神,一個國家得以扎根、繁盛的根基。
只要教育概念改變,就有機會造就出不同的社會與文化。
沒有不樂於學習的孩子,只有願意給孩子希望的教育現場;
當我們選擇珍視每一個孩子,提供適性發展的學習環境,
那麼,每一個人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都能成為贏家。
如今,台灣教育的改革正在相似道路上努力前進:
以「素養」為核心,倡導「自發‧互動‧共好」,
期待下一代成為終身學習者,具適應力與應變性,開創這塊土地的未來。
而怎樣才能真正落實「成就每一個孩子」,齊步向美好未來邁進?
本書中記述的北國觀察與省思,皆為可照亮教育初心的殷切提醒。
芬蘭教育核心精神
■「先見林,再見樹」
鼓勵孩子多方嘗試,先啟發其學習的樂趣,在多元化的漸進式教學中,持續鑽研。
■不做無謂的競逐、排名
奉行「以孩子為本」的基本理念,讓孩子依興趣選擇不同的課程規劃,並依綜合表現評估。檢討是為了讓孩子知道改進空間,並為日後成長打下基礎。
■賦予學生自由與信任,學習為自己作主負責
自由是學習獨立的第一步,習題不由老師改正,而是讓孩子在課堂上自行討論、校對,啟動個人的學習動力。
■沒有資優班、不突顯資優生
將資源挹注於較弱勢的孩子。鼓勵表現較佳的學生協助其他人,落實平等、公正,減少差距,讓群體共好共榮。
■強調母語學習,養成在地認同感
學生修習英文與第二外語,並憑藉影片、音樂、遊戲等外國文化的興趣,持續自學精進。
■跨學科、主題式學習
生活結合跨學科教育,培養孩子獨立思考的能力,成為與時俱進的終身學習者。
★博客來年度百大暢銷書
★芬蘭最大報《赫爾辛基日報》獨家專訪滿版報導
二十一世紀的孩子,處於變幻莫測的世界浪潮中,更需一生受用的學習力。
當各國學生多為課業排名而競逐、焦慮,芬蘭選擇回歸最根本的人性思維,
以孩子為本,無能力分班、課程時數少、課業壓力小,
卻能在國際學生能力評量計畫(PISA)中屢創佳績,以教育立足世界。
這舉世艷羨的成就絕非一蹴可幾,
而是走過五十年的教改風雨路,方有如今的纍纍碩果。
在芬蘭,整套教育體制的核心思維是「先見林,再見樹」,
就制度面選擇以更多元、更人性化的模式,為教育者也為孩子放寬眼界,
以不躁進、不功利的軸心,試圖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
在孩子心中播下日後深入學習、終身學習的種子。
芬蘭經驗讓我們知道:教育不只是口號,
而是一個社會的核心精神,一個國家得以扎根、繁盛的根基。
只要教育概念改變,就有機會造就出不同的社會與文化。
沒有不樂於學習的孩子,只有願意給孩子希望的教育現場;
當我們選擇珍視每一個孩子,提供適性發展的學習環境,
那麼,每一個人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都能成為贏家。
如今,台灣教育的改革正在相似道路上努力前進:
以「素養」為核心,倡導「自發‧互動‧共好」,
期待下一代成為終身學習者,具適應力與應變性,開創這塊土地的未來。
而怎樣才能真正落實「成就每一個孩子」,齊步向美好未來邁進?
本書中記述的北國觀察與省思,皆為可照亮教育初心的殷切提醒。
芬蘭教育核心精神
■「先見林,再見樹」
鼓勵孩子多方嘗試,先啟發其學習的樂趣,在多元化的漸進式教學中,持續鑽研。
■不做無謂的競逐、排名
奉行「以孩子為本」的基本理念,讓孩子依興趣選擇不同的課程規劃,並依綜合表現評估。檢討是為了讓孩子知道改進空間,並為日後成長打下基礎。
■賦予學生自由與信任,學習為自己作主負責
自由是學習獨立的第一步,習題不由老師改正,而是讓孩子在課堂上自行討論、校對,啟動個人的學習動力。
■沒有資優班、不突顯資優生
將資源挹注於較弱勢的孩子。鼓勵表現較佳的學生協助其他人,落實平等、公正,減少差距,讓群體共好共榮。
■強調母語學習,養成在地認同感
學生修習英文與第二外語,並憑藉影片、音樂、遊戲等外國文化的興趣,持續自學精進。
■跨學科、主題式學習
生活結合跨學科教育,培養孩子獨立思考的能力,成為與時俱進的終身學習者。
- 推薦序
- 新版序
- 引言
- 第一章 新生活的開始
- 芬蘭?Oh, my God!
- 戍守陲邊
- 初到芬蘭
- 「安居」難不難?
- 安家是大事
- 全身武裝, 玩雪去
- 芬蘭學校沒有制服
- 女兒轉入芬蘭學校
- 轉學,小小年紀的挑戰
- 第二章 芬蘭教育特質
- 芬蘭教育:「見樹」又「見林」
- 芬蘭教育:「先見林,再見樹」
- 重視教育, 百年如一日
- 扎實教改,成就了今天的芬蘭教育
- 全世界落差最小的教育體制
- 芬蘭教育最可貴之處
- 工作時數少,上課時數也少
- 芬蘭式的自我管理
- 老師一樣好:不用評比
- 教師,芬蘭高中生的第一志業
- 教育,一切都是為了學生
- 混齡教學在芬蘭
- 沒有後段班,只有引導班
- 芬蘭,為什麼要講「不讓一人落後」 ?
- 零年級, 不需要「贏在起跑點」
- 第三章 基礎教育篇
- 通識的開端
- 尊重多元的開始
- 開闊與內外兼具的視野
- 精彩、平衡的人生路
- 真槍實彈的生活教育
- 下課之後
- 英文,怎麼教的?
- 多語言的芬蘭人
- 家長會一窩蜂去選學校嗎?
- 教育,為了吸引人才回流與國際人力
- 閱讀是終身資產
- 每日至少半小時的閱讀
- 閱讀環境的引導
- 圖書館,芬蘭的人文地標
- 深入各地的流動圖書館
- 與芬蘭教科書的淵源
- 好作品,才有出頭天
- 用心的出版商與編著者
- 芬蘭真像是面鏡子
- 基礎教育之後:高中與職校
- 第四章 走訪各地的感動
- 「計程車」接送上下學
- 鄉鎮學校的孩子,英語真不錯
- 十五位學生的迷你小學
- 現代建築獎的學校
- 鋼骨創造溫馨的學習環境
- 淑女左手臂上的小鎮
- 極圈鎮上的中小學
- 我們有全世界最好的水質
- 萊維山邊的基提萊鎮
- 北極圈裡的台灣情
- 一代比一代更好
- 競爭力,來自何方?
- 拉普蘭首府的驚喜
- 特殊教育的深層感動
- 為弱勢量身訂做的教育
- 俄國邊界的芬蘭城鎮
- 移民孩子的教育
- 俄羅斯與芬蘭的歷史課
- 妳說,芬蘭教育為什麼成功?
- 為了教育,回到芬蘭
- 美麗的雪城
- 第五章 教育的未來式
- 自重自愛的芬蘭人
- 未來教師需要的能力
- 教育系學生的全新評選法
- 要平等?還是菁英?
- 教育,芬蘭的新品牌
- 教育,讓世界前來取經
- 來芬蘭唸書,好嗎?
- 適合做執行長的民族
- 芬蘭,妳的前途似錦
- 後記
紙本書 NT$ 420
單本電子書
NT$
294
同分類熱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