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 JPG
本書有DRM加密保護,需使用HyRead閱讀軟體開啟
  • 工業材料 [第427期]:水電共生技術 綠能設施腐蝕防治
  • 點閱:420
    9人已收藏
  • 並列題名:Industrial materials
  • 作者: 工業材料編輯部編輯
  • 出版社:工業技術研究院材料與化工研究所
  • 出版年:2022.07
  • 格式:PDF,JPG
  • 頁數:170
租期7天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5-01-29

本期內容簡介

「水電共生技術」與「綠能設施腐蝕防治」兩大技術專題


水處理與能源整合的技術發展與潛力
    水是生命必需的物質,能源則是生活不能或缺的需求,過去被視作兩個獨立的環保議題進行討論,如能源可再生與不可再生、水資源是否充足等,導致水和能源之間的關聯性被嚴重地忽視,亦使水資源供應和能源生產之間的衝突有上升的趨勢。但實際上,水和能源關係密不可分。水的處理與供應是一種消耗能源的過程;而全球90%的能源生產都是水資源密集型,占全球每年總需水量約15%,僅次於農業,且逐年增加。由此可知,產生淡水是一個耗能程序,而產生電力則常需大量的用水,失其一則不能守其二。面對全球2050年淨零碳排與ESG永續投資兩大議題,如何在使用水資源的同時獲取能源的雙贏方式,有效解決水處理過程中「水能交織」(Water-Energy Nexus)的問題,整合性「水電共生技術」已是未來水處理技術發展的一個最佳選擇。本期水電共生技術專題,將針對發展中與具未來應用潛力之水處理與能源整合的技術進行介紹,如壓力遲滯滲透技術、鹽差產能、微生物脫鹽電池,以及有機廢水處理再利用整合沼氣發電能源化技術等,使讀者能藉此專題文章瞭解各種水電共生技術之特點與研發進程,吸引學界及業界有更多資源投入,以期為台灣水資源環境注入新的技術能量。

腐蝕防治材料與技術  綠能設施的幕後功臣    
    為落實政策規劃2025年再生能源發電量占比20%之目標,政府與民間積極以公私協力方式,投入綠色能源相關基礎建設。其中最重要太陽能與風力發電兩項,其主體雖為太陽能發電模組與風力發電機,然而其周邊基礎設施(如:太陽能支撐架、風力發電水下基礎設施)均需使用大量的鋼鐵與其他金屬材料。綠能設施帶動未來龐大的鋼鐵需求,讓低迷已久的國內鋼鐵業注入一劑強心針;但台灣多數太陽能與風力發電設施均設置於沿海甚至離岸,而台灣海域又位處全球最嚴苛腐蝕環境,屬於ISO 9223規範的CX等級。早期設置的太陽能電廠,其支撐架平均5~7年就有明顯腐蝕,遠遠不及設計服役的20年年限。由此可見,在積極推動綠能設施建置目標量的同時,確實需要更正確的腐蝕防治材料與技術注入,否則將為鋼鐵業與綠能產業帶來巨大隱憂。本期專題鎖定「綠能設施腐蝕防治」相關技術。包括〈太陽能光電用支架烤漆塗裝探討〉以導入烤漆加鍍鋅的腐蝕防治工法,來延長太陽能支撐架在海域的使用壽命;對現存的已鏽蝕太陽能支撐架,可於〈太陽能系統支架修補塗料〉一文中了解相關技術。另外,對於風力發電機建置初期與未來服役階段,相關表面腐蝕防治塗料、生物防治塗料、陰極保護系統、腐蝕檢測技術等,專題也邀請業界專家分享〈離岸風機塗裝系統認證及抗海生物塗料的開發〉、〈風機下部基礎結構之防蝕設計與檢測〉,期使讀者從中了解腐蝕防治技術與材料如何小兵立大功,穩定我國未來重要的能源設施安全與妥善性。

主題專欄與其他
     陶瓷薄膜專題〈高效率水氣分離技術〉一文報導工研院開發高效率水氣分離技術—Ubiquitous Water Wand (UWAW),是一種無需水源、冷卻介質或過濾消毒設備的造水技術。生質材料專題〈升級再造新美麗材料〉一文以升級再造(Upcycling)的概念,介紹包括油菜籽、咖啡渣、畜牧業回收角蛋白、釀造啤酒的副產物等生態新原料,就其永續性訴求、功效與應用進行剖析。綠色環保專題〈生分解發泡材料技術與應用〉接續上集,介紹多種目前全球正在發展的環境友善生物可分解發泡材料。能源/儲能專題〈鈣鈦礦太陽能電池之發展及應用展望〉揭示運用添加劑工程、界面工程以及串聯太陽能電池工程等優化技術,不僅提升PSC光電轉換效率還能增加元件穩定性,將深具未來願景。技術發表會〈建築物外牆板材之新選項—高耐候型轉印建材〉提出一使用優質氟碳原料的之創新建材,可因應建築規劃設計,實現美觀紋路與高耐候性及輕量化減碳兼具的優勢。專文篇篇精彩,歡迎賞閱!

雜誌簡介
 
工業材料雜誌係由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材料與化工研究所所發行,創刊於1987年,暢銷海內外的工業材料雜誌稱得上是國內最具權威的材料專業雜誌,以前瞻性產業之研究、發展、應用為報導主題,其內容包含各大領域,如光電顯示/無線通訊/能源儲能/智慧感測/綠色環保/電磁/輕金屬/複合材料/有機高分子/陶瓷薄膜/奈米微細技術/構裝散熱/材料設計檢測/市場瞭望/聚焦兩岸….等等。資訊新穎、市場動態掌握即時,是關心材料發展、材料應用、產業走向人士最佳的參考資料。每月一冊,受用無窮,廣泛且詳實的內容,成為產業界不可或缺的資訊來源。工業材料雜誌作者陣容堅強,除了有工研院內的數百位專家為強力後盾之外,舉凡產業界的技術先進、各大專院校的知名學者、海外學人、專家均在作者之列。自創刊以來,普受各界好評,同時,為數所大專院校推薦為選讀好書。
 

  • 水電共生技術專題 Special Report(第38頁)
    • 水處理與能源整合的技術發展與潛力(第38頁)
    • 壓力遲滯滲透技術發展趨勢(第39頁)
    • 鹽差發電技術原理與發展現況(第48頁)
    • 微生物脫鹽電池技術之發展與未來(第61頁)
    • 有機廢水資源循環再利用與沼氣發電能源化技術(第70頁)
  • 綠能設施腐蝕防治技術專題 Special Report(第77頁)
    • 腐蝕防治材料與技術,綠能設施的幕後功臣(第77頁)
    • 太陽能光電用支架烤漆塗裝探討(第78頁)
    • 太陽能系統支架修補塗料(第87頁)
    • 離岸風機塗裝系統認證及抗海生物塗料的開發(第98頁)
    • 風機下部基礎結構之防蝕設計與檢測(第111頁)
  • 材化史上的今天 Historical Discovery 7/10–促成電力時代來臨的人(第122頁)
  • 主題專欄 Topic Report(第124頁)
    • 高效率水氣分離技術(第124頁)
    • 升級再造新美麗材料(第135頁)
    • 生分解發泡材料技術與應用(下)(第141頁)
    •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之發展及應用展望(上)(第148頁)
  • 技術發表會 Technology Launch 建築物外牆板材之新選項–高耐候型轉印建材(第156頁)
紙本書 NT$ 350
單本電子書
NT$ 245

點數租閱 15點
租期7天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5-01-29
訂閱雜誌
還沒安裝 HyRead 3 嗎?馬上免費安裝~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