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常春月刊 [第473期]:關節痛止步
-
點閱:17
22人已收藏
- 並列題名:Evergreen
- 作者: 臺視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製作
- 出版社:臺視文化
- 出版年:2022.08
- 格式:PDF,JPG
- 頁數:148
- 附註:民96年3月起改名為 : 常春樂活, 期數繼續, 第293期(民96年8月)起恢復本刊名
本期內容簡介
【本月專題】關節痛止步
膝蓋要承受的重量遠比我們想的多更多,在平地走路時,膝蓋得承受體重的1.5~2倍壓力,上下樓梯約2~3倍,跑步則高達5倍,我們總是在無意間過度使用膝蓋,膝蓋若不好,很難走得舒服,行動力也會減弱,跟著專家的建議,讓關節痛止步。
【part1】錯誤姿勢,加重膝蓋負擔
膝蓋如何承受壓力?增加膝關節負擔的X種錯誤姿勢,列出常見的5種膝關節疾病,如退化性膝關節炎、膝之十字韌帶斷裂、膝之半月軟骨破裂…。
【part2】正確治療,解除疼痛警報
關節最重要的動態穩定者即是肌肉,肌肉由肌纖維構成,不僅是機械性構造,也是內分泌器官,收縮時可分泌肌動素,肌動素能影響中樞神經系統、心臟、腎臟、骨骼、軟骨等,有效促進肌肉生長,是強健膝關節第一要務。
【part3】顧關節10種好食物
顧關節飲食的原則主要是能促進關節健康並減少炎症,例如含有鈣質及維生素D的低脂乳製品,可以促進骨骼強健、提升骨密度。
【part4】10大護膝生活好習慣
建議坐的時候,小腿和大腿呈30度角,是對膝關節最好的坐姿;而且應該每坐半個小時,就要起來活動一下筋骨,促進血液循環,才能保固膝蓋健康。
【特別報導】不再久咳不癒了!
許多人發燒、感冒,甚至是這兩年來的新冠肺炎,在身體康復之後,咳嗽這個症狀卻持續著,甚至久久無法痊癒;先了解咳嗽的機制和關鍵,在透過每日飲食來止咳潤肺。
【part1】咳嗽不一定是感冒
咳嗽是為了幫助呼吸道把有害物質排出體外的自然反應,等於是身體防禦機制,不一定是感冒專屬的症狀,且可能是許多重大疾病的症狀之一,關於咳嗽的幾個關鍵一定要知道。
【part2】止咳化痰食譜
中醫主張藥食同源,多攝取養肺食物,例如白木耳、山藥、銀杏……等,這些都對止咳、潤肺有幫助,本篇特別請中醫師設計止咳化痰食譜,供讀者參考。
【特別報導】喝茶養生又排毒
你喜歡喝茶嗎?有些人把茶當開水喝,無時無刻都在喝茶;有些人則是一滴茶都不敢喝,就是怕茶中的咖啡因影響睡眠。但其實喝茶的好處還不少,茶葉中所含的一些成分,不但對養生有幫助,還能夠排除身體的毒素,來看看該怎麼喝茶,才能喝出健康。
【part1】】茶多酚好處多多
茶中的多酚可以防癌、提升抗氧化能力、降血壓、膽固醇、降血糖、提升注意力等;雖然喝茶好處多,但容易心悸、腸胃不佳、失眠等族群卻不宜多喝
【part2】茶食譜DIY,好吃又營養
本篇特別請營養專家設計茶飲料和茶食譜,除了最簡單的茶飲料之外,茶還可以做成點心或入菜,都能到攝取茶葉的養分。
膝蓋如何承受壓力?增加膝關節負擔的X種錯誤姿勢,列出常見的5種膝關節疾病,如退化性膝關節炎、膝之十字韌帶斷裂、膝之半月軟骨破裂…。
【part2】正確治療,解除疼痛警報
關節最重要的動態穩定者即是肌肉,肌肉由肌纖維構成,不僅是機械性構造,也是內分泌器官,收縮時可分泌肌動素,肌動素能影響中樞神經系統、心臟、腎臟、骨骼、軟骨等,有效促進肌肉生長,是強健膝關節第一要務。
【part3】顧關節10種好食物
顧關節飲食的原則主要是能促進關節健康並減少炎症,例如含有鈣質及維生素D的低脂乳製品,可以促進骨骼強健、提升骨密度。
【part4】10大護膝生活好習慣
建議坐的時候,小腿和大腿呈30度角,是對膝關節最好的坐姿;而且應該每坐半個小時,就要起來活動一下筋骨,促進血液循環,才能保固膝蓋健康。
【特別報導】不再久咳不癒了!
許多人發燒、感冒,甚至是這兩年來的新冠肺炎,在身體康復之後,咳嗽這個症狀卻持續著,甚至久久無法痊癒;先了解咳嗽的機制和關鍵,在透過每日飲食來止咳潤肺。
【part1】咳嗽不一定是感冒
咳嗽是為了幫助呼吸道把有害物質排出體外的自然反應,等於是身體防禦機制,不一定是感冒專屬的症狀,且可能是許多重大疾病的症狀之一,關於咳嗽的幾個關鍵一定要知道。
【part2】止咳化痰食譜
中醫主張藥食同源,多攝取養肺食物,例如白木耳、山藥、銀杏……等,這些都對止咳、潤肺有幫助,本篇特別請中醫師設計止咳化痰食譜,供讀者參考。
【特別報導】喝茶養生又排毒
你喜歡喝茶嗎?有些人把茶當開水喝,無時無刻都在喝茶;有些人則是一滴茶都不敢喝,就是怕茶中的咖啡因影響睡眠。但其實喝茶的好處還不少,茶葉中所含的一些成分,不但對養生有幫助,還能夠排除身體的毒素,來看看該怎麼喝茶,才能喝出健康。
【part1】】茶多酚好處多多
茶中的多酚可以防癌、提升抗氧化能力、降血壓、膽固醇、降血糖、提升注意力等;雖然喝茶好處多,但容易心悸、腸胃不佳、失眠等族群卻不宜多喝
【part2】茶食譜DIY,好吃又營養
本篇特別請營養專家設計茶飲料和茶食譜,除了最簡單的茶飲料之外,茶還可以做成點心或入菜,都能到攝取茶葉的養分。
- 編輯筆記 輕鬆踏出每一步(第4頁)
- 健康新訊(第12頁)
- 動物實驗大成功!疫苗mRNA技術為修補心肌帶來新希望(第12頁)
- 過動症治療藥物真是「聰明藥」!不只讓兒少聰明,失智症也有效(第13頁)
- 每週4瓶啤酒,可能增加認知功能下降風險(第14頁)
- 假日運動員真的有幫助!研究證實可降低早死風險(第15頁)
- 專題報導 關節痛止步(第17頁)
- 錯誤姿勢,加重膝蓋負擔(第18頁)
- 正確治療,解除疼痛警報(第26頁)
- 顧關節10種好食物(第36頁)
- 10大護膝生活好習慣(第46頁)
- 癌症新知 從朱俐靜罹癌離世,談乳癌篩檢現況及展望(第52頁)
- 醫療保健(第60頁)
- 一次看懂MIS-C,6症狀是警訊速就醫(第60頁)
- 長新冠、急性後遺症不一樣,別傻傻分不清(第66頁)
- 卵巢早衰擔心生不出來!AI協助生出健康寶寶(第70頁)
- 失智症無預警敲門,布魯斯威利失語症息影(第74頁)
- 年紀大一點,血壓可以高一點?(第80頁)
- 特別報導 喝茶養生又排毒(第84頁)
- 茶多酚好處多多(第85頁)
- 茶食譜DIY,好吃又營養(第89頁)
- 名醫系列 台灣鼻科醫學會理事長葉德輝 用鼻呼吸是最基礎的養生之道(第94頁)
- 健康生活(第100頁)
- 猴痘不是新病毒,2支疫苗可預防感染(第100頁)
- 兒少新冠後遺症影響生活,可以找復健科醫師幫忙(第102頁)
- 飲食4關鍵,讓孩子高人一等(第108頁)
- 吞嚥困難,喝水會嗆到!恐肌少症所導致(第112頁)
- 特別報導 不再久咳不癒了!(第120頁)
- 咳嗽不一定是感冒(第121頁)
- 止咳化痰食譜(第124頁)
- 好食主義(第128頁)
- 什麼是磷蝦油?一定要南極的嗎?(第128頁)
- 來吃甜點消暑氣(第132頁)
- 保健書摘 適合外食者的類生酮飲食法(第138頁)
紙本書 NT$ 180
單本電子書
NT$
180
其他刊期
同分類熱門書